男女主角分别是徐大民徐二龙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发飙的芭蕉”的创作能力,可以将徐大民徐二龙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内容介绍:着手叫道:“对,让他滚,分家没门,这个家,全是我挣的,他一根烧火柴也别想拿走。”吵吵闹闹声中,分家这事,总算确定下来。徐小玲怯怯站到徐二龙的旁边,拉着他衣襟:“哥,我跟你走。”徐二龙伸手揉揉她头顶:“你当然跟着我。”徐冬生瞪着张金芳:“这逆子,死活要分家,以后,你不许接济他,等他吃了上顿没下顿,他才知道锅儿是铁铸的。”......
《精选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精彩片段
徐二龙打断她的忆苦思甜:“奶,眼光要往前看,以前,大家还是吃大锅伙,吃集体食堂呢,现在,还是兴包产到户了……”
徐老太被噎得不知道如何接话。
“二龙,我不知道你今天怎么了,非要分家,听哥一句劝,奶奶年纪大了,你顺着她一点,别把她气得三长两短。”徐大民劝说。
徐二龙道:“嗯,你说话好听,你多说点,劝奶把这个家分了吧。否则气晕了,进医院又要花钱,家里已经欠了这么多的债,不可能再欠。”
“你个混账东西,这是咒你奶奶死?”徐冬生骂他:“你给我滚。”
徐老太气得不轻,挥着手叫道:“对,让他滚,分家没门,这个家,全是我挣的,他一根烧火柴也别想拿走。”
吵吵闹闹声中,分家这事,总算确定下来。
徐小玲怯怯站到徐二龙的旁边,拉着他衣襟:“哥,我跟你走。”
徐二龙伸手揉揉她头顶:“你当然跟着我。”
徐冬生瞪着张金芳:“这逆子,死活要分家,以后,你不许接济他,等他吃了上顿没下顿,他才知道锅儿是铁铸的。”
张金芳同样怯怯的垂着头。
这边,是自己的一对儿女,那边,是徐家一大家子人,包括自己的男人。
硬着头皮,她憋出一句:“我,我跟着我儿子过。”
“什么?”徐老太、徐冬生双双吃了一惊。
“你说什么?你个没良心的白眼狼,当初我好心把你收养,你就这样来报答我?跟着起哄要分家?存心想气死我?”徐老太质问。
张金芳咬着唇,低着头:“妈,我知道我不对,可二龙和小玲,是我儿女,我不能不管他们,你就当我对不起你好了。”
徐冬生双眼喷火。
这女人,一惯是低眉顺眼逆来顺受,今天居然敢唱反调。
“张金芳,你要跟着他们闹?你是不想跟我过日子了?”徐冬生喝问。
张金芳哪怕全身在发抖,可一直硬着头皮站在那儿,不退不让。
这是铁了心,要跟自己的儿女在一起。
****
徐二龙母子三人,住进了生产队的保管室。
保管室挺宽敞,以前是生产队里保管各种工具农具的地方,现在,那些生产资料分给社员后,这屋子暂时空了出来。
当然,不是无条件的给你住,毕竟,这是队里东西,不可能让你白白占便宜。
“二哥,以后,我们就住这儿了吗?”徐小玲提着小包袱,这里面,就是全部家当。
“嗯,暂时住两天,相信二哥,以后,一定会让你住上大房子,要啥有啥。”徐二龙说。
徐小玲点点头。
小丫头长着一张秀气的鹅蛋脸,柳眉弯弯,眼睛又大又黑,象山里九月雨水洗涮过的葡萄,两颊带着小酒窝,一笑起来,甜蜜蜜的。
其实他们俩兄妹,在家里的地位都是尴尬,在孙辈中,即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无形中,就被人忽视。
特别是徐小玲,是个丫头片子,更是没啥存在感。
现在能跟着二哥出来,她内心深处,有些小踊跃。
张金芳是另外的心情。
她对于分家单过,并不是很憧憬。
年轻时,想分家,现在儿女都大了,再来分家,她反而有些不大习惯。
她打量了一个保管室。
这么久无人住,保管室破败不堪,墙角落,全是 大大小小的蜘蛛网,大的蜘蛛,比麻将块还大。
张金芳找了长棍子,开始打扫那些蜘蛛网,徐小玲帮忙,开始扫地。
徐二龙从邻居喻平家里,借来水桶,出去挑水。
保管室里简陋,但还勉强算有一个木板床,以前保管员休息的地方,也可供人睡觉。
三人一起动手,忙碌半响,总算把保管室收拾妥当,勉强可以住人。
平素跟徐二龙交好的几个小伙子,听说徐二龙分家出来单过,都摸了过来。
大家一人给他凑点生活用品,勉强能在这儿生活下去。
徐二龙让小玲烧火煮红苕,当作晚餐。
“二哥,削两个红苕,多加一点水煮就好了。”小玲说。
“把苞米碎加上吧,否则吃不饱。”
“可得节约,我们就这么一点口粮。”
徐二龙好笑,心下却心酸,妹妹小小年纪,就得精打细算过日子。
可惜,前世她去世太早,至到死前,都没吃上一顿饱饭。
“放心,二哥不会让你饿着,你只管敞开肚子吃。”
吃东西的功夫,徐二龙默默想着心思。
第一步分家,目标达成,以后,不会再让幺房扒着自己一家吸血。
第二步,得想办法快速挣钱。
饭后,张金芳洗碗收拾东西,徐二龙带着徐小玲去田间。
这季节,正是黄鳝鱼鳅最肥美的季节,徐二龙拿着工具,带着徐小玲深一脚浅一脚踩在地上。
“二哥,这儿有一条。”徐小玲指着地上的黄鳝洞口,跟徐二龙比划。
徐二龙瞄准,屈起两指如钳,钳住黄鳝,滑溜溜的黄鳝就被丢进鱼篓之中。
“这儿也有呢。”
没多久,就捉了满满一鱼篓的黄鳝。
示意小玲先回去睡觉,徐二龙去了河边,准备碰碰运气。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乡下孩子,下河捉鱼捞虾、爬树掏鸟捉蛇这些全是基本操作。
经过一晚操劳,徐二龙收获不错。
除了常见的草鱼、鲤鱼外,还有一只甲鱼。
这年头的野生甲鱼,可是好东西啊。
以前,这些东西,拿回家,全家一起吃了。
甚至,还特意要把最好的一点,留给徐大民,怕他读书辛苦费脑子。
现在么,呵呵……
徐二龙看着不多的几条鱼,拿草绳穿了腮,拎成一串,又把甲鱼单独穿上草绳吊着。
然后,他把水笼子重新放下水去,上面系着绳,又把绳子埋进土里,让人一眼看不出来。
到时候回来,只需要把笼子收上来就好,如果运气好,里面还会网着些鱼。
徐二龙提着东西,急急向着城里赶,这甲鱼,他要拿去换钱。
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常规的路边市场,而是另辟奇径。
他看着徐二龙上前,爬上车头,探了一下,然后,跳下来。
徐大民心中松一口气,呵,这家伙,根本就不会嘛,还装模作样,吓我一跳。
哪料得,徐二龙居然腰身一缩,又钻到车轮底下。
徐大民才松了的那一口气,又提上来。
“你不会就一边去,别在这儿丢人现眼。”徐老太骂。
然后,又见得徐二龙从车底钻出来。
这一进一出,脸上手上蹭了不少油污。
一群小屁孩子笑了起来。
徐大民心想,徐二龙肯定、一定不会,他平时也没上哪儿去,怎么可能会修汽车?
自己还在县城读书,都不会修汽车,徐二龙更不可能修汽车。
如此一想,徐大民彻底的稳下心,对徐二龙道:“二龙,你不会修也没关系,这东西,特别复杂,需要专业的师傅,没有十年八年的经验,是修不好的。”
这一句话,表面上,看着是在安慰徐二龙。
实际内涵徐二龙修不好。
也是无形中给自己洗白,这需要很专业的师傅十年八年的经验,自己不会,也正常。
徐二龙看他一眼,眼带嘲弄:“谁说我修不好了?”
徐老太听得不服气,骂他道:“你这像个窜天猴一样,爬上爬下,像会修的?”
这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熊亚伟瞧出一点门道。
他再度冲着徐二龙拱手:“兄弟,麻烦你帮个忙,我也想赶时间。”
说罢,又想撒支烟给徐二龙。
徐二龙接过烟,随手别在耳后。
徐老太说:“这个师傅,我跟你讲,我从小看着他长大,他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他要屙什么屎,你别被他唬了,他根本就不会修,就是想骗你的烟抽……”
话音未落,就见得徐二龙探头钻进前车盖下,东拧西拧,拆了一个什么零件下来。
“拿一分钱给我。”徐二龙向熊亚伟伸手。
熊亚伟掏钱包,掏出十元大团结,递到他手上。
“说了,要一分。”徐二龙道。
“哥,我这儿有一分。”徐小玲从口袋中,掏出一分钱递上。
就见得徐二龙拿着这一分,不知道对着什么擦了擦。
徐大民险些失笑,这他妈的算什么修车?
这擦机器,会拿一分钱去擦?
徐二龙哪会想到众人想法。
他示意熊亚伟:“你再去发动一下看看。”
“好。”熊亚伟上车,拧着钥匙。
刚才一直没反应的车,点着了。
“行了。”
“行了。”
徐二龙从车头跳下来,还体心的帮着盖上前车盖。
这是修好了?徐大民不可置信。
他冲着熊亚伟道:“这不可能,怎么这么简单的修好了?”
他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徐二龙,明明徐二龙没做什么啊,就是拿一分钱,把某个零件擦了擦。
换他上,他也会擦啊。
熊亚伟笑:“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不是,同志,你得多检查一下,根本就没修好。”
“对,你得试试。”
熊亚伟上车,试着把车往前缓慢的开出一程,确实没问题。
“兄弟,果真修好了,没问题,多谢你。”熊亚伟停下车,跟徐二龙郑重道谢。
他从口袋中,数了五张大团结,递到徐二龙的手上:“兄弟,我说话算话,这五张大团结,你拿着。”
徐二龙坦然收下这五十块钱。
凭什么不要?
上辈子的交情,是上辈子的。
这一辈,熊亚伟都在开车跑长途运输,而自己,还在卖黄鳝、卖凉水,一分两分的挣着辛苦钱。
自己这也是凭技术搞收入,明正言顺。
围观的村民,羡慕得眼红。
妈的,这徐二龙什么狗屎运气,就这么几下,就挣了五十块钱?
“兄弟手艺不错,是在哪家修车厂 上班?以后,车有问题,我开来你修。”熊亚伟说着客套话。
徐二龙摆手:“哪里,我哪会修什么车啊,胡乱折腾的。”
围观的村民,也是如此想,徐二龙什么时候会修车啊?
大家一个村子,看着他长大,连他早饭吃了什么,都一清二楚。
“以前生产队有拖拉机来,农技员修车的时候,我在一边看了几眼。”徐二龙谦虚,算是给自己会修车,找个合适的理由。
村民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看不出,徐二龙这么聪明,别人修拖拉机,他看了几眼,就学会了。”有人夸。
黄正农暗自惭愧,这证明,徐二龙比自己强啊。
自己可是专门培训过的,也只会修拖拉机的简单毛病。
可徐二龙举一翻三,看别人修拖拉机,就会修汽车了。
“二龙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我就看出,他一定有出息。”有老人夸夸其谈。
“你吹牛皮吧?这就看出来了?不是说,他们家,徐大民最聪明吗?”
“这一看就会,还不够聪明?当初扫盲班,让你认个字,反复念叨,一日就是一天,一天就是一日,你都记不住。”老大爷揭着他的老底。
大家哄笑。
笑声中,大家目光在徐大民和徐二龙之间反复打量。
不是说,徐大民是他们徐家最聪明的一个吗?
可这会儿看来,这大学生,好像,也不如徐二龙吧。
如果当初读书的机会给徐二龙,恐怕徐二龙一样能考个大学。
徐大民脸上难看。
他考上大学,这阵子,在全村最风光的,上哪儿,都是昂首挺胸,可现在,却感觉像是被人扒了底裤一样难堪。
都怪奶和小弟,为什么,今天晚上要把自己拉到这儿来?
自己好好呆在家里纳凉不好?
这不是当众证明,自己不如徐二龙。
徐二龙跟熊亚伟挥手,趁熊亚伟上路前,徐二龙叮嘱:
“兄弟,我这只是暂时帮你解决了问题,临时应应急,你得把车开到县里的修车厂,好好检查一下。”
“对了,再提醒一下,你开长途,拿命挣钱,可有一句话,我还是郑重提醒你。”
“钱财身外物,钱是挣不完的,有时候,该舍就得舍,不要太过执着。”
上辈子的熊亚伟,因为忙着在外面挣钱,结果家里后院失火。
二十年啊,人生整整二十年,不比现在玩命挣钱重要?
所以,以前持观望态度的,或者不在意的,也跟着捉些黄鳝来卖了。
“不错,我家小玲挺能干的。”徐二龙笑着夸了她一句。
小玲有些不好意思:“二哥,你别笑我,你知道我没文化。”
其实,她也不过在村小读完,连初中都没上。
还好,这记帐,也就简单的加减乘除,没有太多复杂的操作。
再难一些,估计就不会了。
徐二龙心下打定主意,等九月开学,一定要送妹妹去读书。
****
杨利民几兄弟,在家里等着大家送黄鳝上门。
可他们全村吆喝了好几趟,也没几人送黄鳝过来。
送来的,也就是他们的一些亲戚,数量也不多。
甚至有亲戚当面问道:“你们也是先记帐,后给钱?能保证象徐二龙那样,准时给钱吗?”
杨四气道:“叔,你这话就不对,徐二龙是先欠债,我们也是欠债,你凭什么相信他,不相信我们?”
“我也没相信他啊?前几天,我可一次也没给他抓黄鳝,今天是看见他把所有人欠的钱给补上,我才相信了。”对方振振有词:“否则,我才不会去捉黄鳝。”
杨利民耐着性子解释:“叔,我们肯定会给钱,先欠着。”
“好,你给好好记下帐。”亲戚把今天抓的黄鳝,交给杨利民。
这零零总总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一百斤,这已经是极限了。
“不行啊。”杨三叹气:“我们在这儿收黄鳝,就这一点数量,跟我们自己去抓,差不多。”
“只怪徐二龙。”杨利民恨声道:“大家都习惯性的送到他那儿。”
“不如,我们多给些钱吧?”杨三说着他的馊主意:“他一毛钱收,我们一毛五收,那大家,肯定就送到我们这儿来。”
这一想,好象是这个道理哦。
杨四一脸敬佩的看着他:“三哥,你真聪明。”
“唉,今天太晚了,明天早上,我就开始四处吆喝,按一毛五的价格收,把徐二龙的门道给抵死。最好,让他以后没黄鳝可以卖。”杨利民想着这个,嘿嘿笑了起来。
徐二龙,只怪你得罪了我,老子要让你无路可走。
****
徐二龙估摸着时间,听着第一声鸡叫,起来开始装货。
而张金芳起床,默默给他们烙了几张鸡蛋饼,带着路上充饥。
又拿一个大号的军用水壶,灌了满满一壶凉水,半路上解渴。
徐二龙拿张荷叶,把烙饼给包上。
然后,他和喻平一起,把货分批次挑到公路边。
天边亮着启明星,公路上,远远过来两个人影,那是拉着板车的萝卜儿和缺牙齿。
徐二龙微微松一口气。
“大家加把劲,把货送到县城,请大家下馆子。”徐二龙鼓舞着大家。
“真的?”萝卜儿擦擦嘴角:“老子这么大,还没有去县城下过馆子呢。”
缺牙齿嫌弃的道:“切,瞧你这出息,居然没下过馆子。”
他也不想想,他也好不了多少,昨天才开荦。
“大家别怕,只要好好跟着我干,以后,天天下馆子都没问题。”徐二龙给大家许诺。
大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七手八脚,把货物给堆上板车。
昨天是坐着货车呼啦啦而去,感觉轻松加愉快。
可今天,这纯粹就是靠着人力了。
萝卜儿和缺牙齿在前面拉,徐二龙和喻平在后面推。
一千多斤的黄鳝,还是需要一点力气才能推得动。
缺牙齿嘀咕道:“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没有货车送了。”
“你们还有货车?”萝卜儿惊奇。
“那是当然,我们昨天就是货车专送。”缺牙齿吹着牛皮不打稿纸。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