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精品选集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

精品选集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

五十缺一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是网络作者“五十缺一”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朱再明徐器,详情概述:惑,随后又想到民间的传闻,传说朱三太子有一支后人流落海外,在一个叫什么澳洲的地方。难道……丁乔咽了口唾沫。这时,一群身穿官服模样的人上了船。他们敲了锣,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当中一个中年人扯着大嗓门儿,举着一叠纸,声如洪钟。“静一静,都静一静,大家向我看齐,我宣布个事!”大家都好奇的看过......

主角:朱再明徐器   更新:2024-01-21 18: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再明徐器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选集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由网络作家“五十缺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是网络作者“五十缺一”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朱再明徐器,详情概述:惑,随后又想到民间的传闻,传说朱三太子有一支后人流落海外,在一个叫什么澳洲的地方。难道……丁乔咽了口唾沫。这时,一群身穿官服模样的人上了船。他们敲了锣,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当中一个中年人扯着大嗓门儿,举着一叠纸,声如洪钟。“静一静,都静一静,大家向我看齐,我宣布个事!”大家都好奇的看过......

《精品选集反清复明:大英败局已定》精彩片段


朱再明正在工部,和徐器等工部大佬围着子弹生产线急得团团转。

从系统购买子弹还是太贵了,看着新军每天训练的弹药消耗量,朱再明一脸肉疼。

户部的1500万大明银币,是用来未来大明的建设的,这笔钱不能动。

大将军府的500万,是新军的军费,而且朱再明准备给海军购买战舰,这笔钱估计还不够用呢,也不能动。

最后,朱再明直接掏空了自己的几十万银币的私房钱,补充了足够的子弹和炮弹,才让新军的弹药富裕起来,打得起训练了。

至于6吨黄金总计50万大明金币,这笔钱是未来的黄金储备,也不能动。

所以,朱再明最后挤了点银币,从系统买了一条纯手工的子弹生产线。

子弹自己制造,比从系统买要便宜多了。

但是,等生产线具现出来,朱再明和几个工部大佬拿着使用说明书懵了。

三酸两碱怎么搞?雷酸汞怎么搞?

这两样材料是制作金属子弹的基础,没有酸碱厂,就造不出无烟火药;没有雷酸汞制备厂,就造不出底火;子弹生产线就是能开工,也就生产个子弹壳。

朱再明不信邪的从户部支取了几十万银币,购买了各类化工的技术资料。

然后又懵了。

技术资料是真的,还很详细。

但是这些化工厂建设所需的各种设备,包括相应技术工人,都不是现在的大明能玩的转的。

如果生产线靠买,原材料也靠买,略微一计算,这特么比直接买子弹贵多了。

造不如买,朱再明深刻体会到前世一些企业的运营逻辑。

没钱嘛~省钱嘛~没那个能力嘛~

最后,朱再明和徐器等人唉声叹气,仅仅依靠实验室制备的一点材料,试运行了一遍,造了一两千子弹。

“陛下,看来生产线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跟着皇帝参观生产线的户部尚书陈显立刻上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里的一切都离不开人,陛下,臣以为应该尽快建设小学、中学、大学,尽早培养各类人才。

同时,集合大明识字的工匠开展速成班,尽量先建立一套化工厂体系!”

“臣附议~”

“俺也一样!”

诸位大臣纷纷表态,大家流落澳洲也100多年了,接触过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

对于世界的认知比封闭的满清好了不少。

尤其是在参观了新建的新式蒸汽机制造厂、热火朝天训练的新军大营后,这些大臣们对于大明的军事优势有了清晰的认知。

似乎,除了人口少了点,咱们也不弱嘛。

如果能获得大量人口……

垂死病中惊坐起,列强竟是我自己?

大臣们突然对大明的前程充满了信心。

同时,他们对能从太上老君那里买各种物品的朱再明,也是越发的尊敬。

朱再明捏着自造的子弹端详,也想起来一件事,那就是雷酸汞貌似就在今年被发现。

世界各国也开始迈入火帽枪、激发枪的时代。

虽然大明依然保持技术优势,但是面对爆发产能的各个工业国,技术优势将会被数量优势所抹平。

必须要加快发展速度了。

……

随着猛烈的摇晃,丁乔从睡梦中醒来,入耳的是各种嘈杂声,以及“啪啪啪”的鞭炮声。

在短暂的迟疑后,他才想起来自己是在西班牙人的大帆船中。

一次水灾,他一家三口死的就剩自己一个,一路被官老爷驱赶来到泉州,在那里遇到了招工的西班牙人。

招工好哇,家里就剩我一个了,到哪里不是家?只要能吃口饭,哪怕去欧罗巴人的种植园他也认了。

他听人说,现在全世界到处都是欧罗巴人,他们驾着大帆船足迹遍布整个世界,他们买卖商品、开种植园、挖金矿……个个富得流油。

但是他不信,因为外面真的那么赚钱的话,为什么皇帝老儿不派舰队去呢?

前朝永乐帝还七下西洋呢。

肯定啊,是那些卖“猪仔”的奴隶贩子忽悠人的。

“猪仔”这个词,是他最近学到的,周围的西班牙人都是这么叫他们。

他摇摇晃晃的来到甲板,发现已经有不少“猪仔”趴在船舷,对着岸上指指点点。

丁乔也围上去,只一眼就愣住了。

新乡城港口并不大,但是此刻却挤满了西式大帆船,远处海面上漂泊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船队,大大小小的船只数量有两千多艘。

而岸边码头上,挂着各种旗帜和灯笼,还有几条横幅,有一群人正在燃放鞭炮,一片喜庆的景象。

丁乔上过私塾,也认得横幅上的几个字。

“欢迎来到大明新乡城。”

大明?大明不是早就亡了吗?

丁乔很是疑惑,随后又想到民间的传闻,传说朱三太子有一支后人流落海外,在一个叫什么澳洲的地方。

难道……

丁乔咽了口唾沫。

这时,一群身穿官服模样的人上了船。

他们敲了锣,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

当中一个中年人扯着大嗓门儿,举着一叠纸,声如洪钟。

“静一静,都静一静,大家向我看齐,我宣布个事!”

大家都好奇的看过去,但是眼神中有些惧怕,封建社会的百姓对官员有着天然的恐惧。

只是大伙儿发现,这几个官员貌似挺和善的。

只见那个官儿最大的,“撕拉”几下,把一叠纸撕成碎片抛入大海。

“我撕的就是大伙儿的卖身合同,现在,大家自由啦!”

合同,自然是在泉州上船前签的。

听西班牙人说,有个大客户买下了他们,让他们下矿。

短暂的沉寂后,丁乔壮着胆子,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

“官……官老爷,您是说,我们不用下矿了?”

不下矿,对于这些来到新地方身无分文的人来说,可不是好征兆。

不下矿了,他们哪来银钱吃饭?顿时有人七嘴八舌的说着。

中年人呵呵一笑,立刻出言解释,安抚了大家的心。

“放心,我大明已经划好了土地。你们以家庭为单位,每家按照人头分田分地分粮。

我大明武德皇帝陛下早就安排好了,皇恩浩荡,君恩如露。

保证大家伙儿,人人有田种,人人有衣穿,人人能上工……

这第一年啊,种田还免税哩~”

众人听着,如梦似幻,感觉在听什么童话故事。

等到官员们将一个红彤彤的小本子(户口本)记录好了,塞到他们手中,所有人才如梦方醒。

这一切,居然是真的!

他们,有家了!

大帆船上爆发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音如浪潮般一浪高过一浪。

“大明万岁!”

“陛下万年!”


若是统簕南下,明军不与其交战,而是北上秦淮,大清危矣!”

“纪铁嘴,可不要忘了明军海军,无论长江还是秦淮,我大清不可能守住。

为今之计,只能守金陵,守江南!

先保住赋税重地,再图其他。”

“你……,刘罗锅,若秦淮有失,明军兵锋可直指京师。

孰轻孰重,这还看不出来吗?”

两个老头言词激烈,在保江南还是保京师的问题上争论不休。

很快辩论就成了骂战。

“好你个铁齿铜牙纪晓岚,嘴倒是能说,就是不知道你下面的玩意儿,还能动吗?”

刘墉和纪晓岚讲道理是比不过的,但是骂人他在行。

纪晓岚淫邪的性格,大家都清楚。

都快入土的人了,前俩月还纳小妾呢。

御书房中,有几个官员甚至憋不住笑,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好了好了,朕召你们来是商议对策的,不是来骂街的。”

嘉庆赶紧制止了两人。

这要是以前,他不介意吃瓜。

可现在大明已经打上门了,再吃瓜,家都没了。

嘉庆站起来,在大臣们面前来回踱步。

过了会儿,似乎是想到了绝妙的点子,忍不住向大臣们分享。

“大明兵利,在陆军,在海军,在枪炮。

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

海面上,我大清绝无获胜可能。

但在陆地上,却可依靠城墙和高山,依靠八旗新军抵挡。”

嘉庆越说越有劲,甚至开始了手舞足蹈。

“数量庞大的绿营消耗明军,待明军困乏,八旗新军可破之!

但在这之前,我大清得想办法破除大明海军对长江沿岸的威胁。”

众人我看你你看我,刘墉也糊涂了,不知道嘉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纷纷投出疑惑的目光。

嘉庆淡然一笑,指着桌上的地图,开始了微操。

“若我大清集中长江与秦淮的大船,在长江入海口自沉,堵塞河道。

大明该当如何应对?”

沉船?

刘墉看着地图,眼神停在了江阴,心里估算着成功的可能性。

末了,他不得不佩服嘉庆帝奇思妙想。

大明的铁船庞大无比,吃水必然很深。

如果堵塞了河道狭窄处,大船自然入不了江了。

“皇上圣明!”

众人纷纷拜服。

而在金陵,洪承晚正在宴请奉旨前来协防的几个守备。

“梁大人,好些年没见了,风采依旧啊!”

“不敢说风采啊,浙地海盗猖獗,我已是焦头烂额了。这个张保仔,简直不当人子!”

“倒是你呢?老刘你不应该护送白银北上么?”

刘通喝了一口酒,眼中尽是无奈。

他说道。

“上面的那些大人,我怎么知道他们的想法,把我支开,兴许是动了这些白银的心思呢……”

“老刘,这话可别乱说,你我都是汉军旗武将,我们倒是能当没听见。

这要是给外人听去,恐怕明年老兄我就得给你上坟了。”

几人唉声叹气的,就连洪承晚也闷了几大碗。

以前在明朝,文官骑在他们头上。

现在在满清,骑在他们头上的,又多了个满人。

那皇台吉不是白来了嘛。

日子不好过啊。

这时,从紫禁城来的批复,被亲兵送了进来。

洪承晚看了一眼,面露失望,同时还有担忧。

几人见状,放下手中酒碗,好奇的看过来。

嘉庆说了一大堆勉励的废话,就派了统簕的四千人南下。

当看到沉船的指示后,大家伙儿脸上同样充满了担忧。

嘉庆远在天边,对这里的水系还不太熟悉。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