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杜如晦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完整篇章》,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古代言情《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杜如晦李世民,是作者大神“九剑本尊”出品的,简介如下:间他们都明白了李世民这一大早在兴奋什么。这养猪之法,的确有独到之妙!而接着,房玄龄观察了一下四周,皱了皱眉。“不过……李将军,你这兵营治理的不怎么样啊。”“玄龄,你这是什么话?”李靖顿时脸一板,意思好好的老房你怼我干什么?房玄龄摇摇头,“既是饲养牲畜之地,当封闭严实,以免牲畜之气息溢散出来。”......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完整篇章》精彩片段
“养猪?”
杜如晦这么一说。
李靖险些以为自己年纪大了耳朵出问题了。
陛下大清早的去长安军营,就为了养猪???
不是,等等,
陛下要养猪?
“克明,这是怎么回事,陛下怎么突然想起养……养猪来了?”
“是这样,陛下近日得高人指点,收获一养猪之法……”
“养猪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真不小。同样的饲喂,猪可比羊多出将近一倍的肉,陛下正是为了让百姓都能吃上肉,所以才决定亲自督办此事。”
“哦……”
李靖,还有一旁的房玄龄都点了点头。
要是这么说,那就说得通了。
可是……李靖还是不太明白。
“可陛下之前没想起此事,怎地突然就决定尝试养猪?”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也道,“还有我听说……这养猪,圈栏之内容易闹瘟,一个不慎便要倾家荡产,因此几乎没什么人愿意畜养。陛下这……”
杜如晦露出一个古怪又得意的笑容。
“这不是陛下近日得了高人指点,有了独门养猪之法,可避瘟。若是尝试成功,天下的肉价都要对半砍,诸位也知道陛下自来心系民生,故而亲自为之。”
“二位去了,一看便知。”
李靖和房玄龄都点点头,算是明白了情况。
马蹄声渐渐加快起来。
不过两人还是不太清楚的是。
天下不是无人养猪,而是每每为瘟疫所困,担心血本无归不敢尝试。
各种药方下去,基本上四个字:全军覆没。
没效果!
更何况猪肉滋味干柴,入口不讨喜,销路也不好。
陛下这是遇到了何方神人,还能想出养猪的好法子?
说起来,这肉滋味如何,也是个问题啊。
……
很快到了长安西郊。
军营正在此地。
李二远远望着营寨,心中十分亲切。
这可是他曾经亲自率领过许多年的军队啊。
现在天下定鼎,李二却有了新的使命交给这些士卒。
没错,说养猪这事,李二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军营。
军中伙食,便是粮草充足的时候,也往往只有干粮。
养猪的任务交给他们,若是成了,改善伙食不说,士卒们也都能多些家用补贴,一举两得。
很快……
李靖,杜如晦,房玄龄三人跟在李二身后,走进军营中。
一路按照李二的要求,不要多礼生长,直接去养猪的圈栏。
最后,到了一个类似草棚的地方。
走进一看。
李二,杜如晦同时点头。
这军营里办事就是快,丝毫不拖泥带水。清早杜如晦购置了猪仔,并圈栏建造之法送到了此处,现在就已经建造完成。
安营扎寨,军卒们再是熟练不过。
李靖和房玄龄则是一怔。
这草棚看上去,便和寻常的马厩等牲畜蓄养之所没什么区别。
但内部却是出心裁。
用一条条栅栏,将大圈栏,分割为了许许多多的小圈栏。
中有过道走廊,可供饲喂者进出。
房玄龄想起这与自己曾经见过的圈栏不同,说道,“陛下,这圈栏怎地建成这样?”
李靖也眉头微皱的点点头,“这圈栏能遮风避雨便是,为何要隔开成一个个小间?”
“这只是养猪的圈栏,如此岂不有些浪费力气了。”
虽然工作量没多到哪去——大头还是搭建草棚,但毕竟多了不少栅栏木桩,显然还是要费些功夫的。
但李二微微一笑。
“药师有所不知了吧。”
“这圈栏隔开,正是为了避免瘟疫!诸位何不想想,瘟疫是如何传播的?一而十,十而百。如此分隔开来,方可避免传播!”
“!”
“!!!”
李靖、房玄龄对视一眼。
这他们还真没想到!
诚然,养猪之法只是小道,但想想此术若能让天下肉价减半,百姓都能品尝肉食,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功绩了!
放眼万古,也没有哪个皇帝能让百姓人人有肉吃的!
瞬间他们都明白了李世民这一大早在兴奋什么。
这养猪之法,的确有独到之妙!
而接着,房玄龄观察了一下四周,皱了皱眉。
“不过……李将军,你这兵营治理的不怎么样啊。”
“玄龄,你这是什么话?”
李靖顿时脸一板,意思好好的老房你怼我干什么?
房玄龄摇摇头,“既是饲养牲畜之地,当封闭严实,以免牲畜之气息溢散出来。”
“军营之中务需整洁有序,这成何体统?”
房玄龄所指的,是这圈栏的四面。
没有任何墙壁,除了一排排坚固的柱子支撑,上方厚厚的茅草顶,没有任何遮蔽!
一股猪圈的气息隐隐飘出……这还是刚刚迁入猪仔。
若是时日一长,指不定臭成什么样。
李靖一怔,老房说的好像也对啊。
军营里臭烘烘的成什么话?
一时间心中不悦,高声道,“陈三,给我过来!”
一名年轻小校急忙跑来李靖面前,拱手听命。因为听出李靖语气不善,满头大汗。
“这圈栏是杜大人叫你造的,既然如此,为何不建造周全?”
将军生气,小校顿时慌了,话都说不明白。
不过此时李二笑着摆了摆手。
“玄龄,药师,这事须怪不得这位小将。”
“卷栏修建成这般模样,自然是我的意思。”
……
“呃……陛下,这是为何?”
李靖呆了呆,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李二带兵能力,比天下名将都强大。
既然如此,陛下应该知道军营里要严肃整洁啊。
养猪算是照顾士卒生活,但圈栏为何不封闭?
正如玄龄所说,成何体统。
就见李二笑了笑。
“这便是养猪之法的第二条纲要,居所要清洁通风!”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消除封闭,方不至藏污纳垢!”
“这……这倒是有理!”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肯定的点了点头。
大战之后有大疫,房玄龄处理过的瘟疫何止一场两场?
根据他的经验,这圈栏的建造,好像还真的有用。
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过人的才智,决计想不到这个原理居然可以用来改善百姓的吃肉问题。
虽然他房玄龄和杜如晦,被大家称作房谋杜断。
但现在他只想知道,陛下遇到的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土豆……”
李盛的话长孙皇后一瞬间没听明白,不过一转念立刻就明白了。
孩子这意思是……
土豆这东西……家家户户都舍得吃?那岂不是说这玩意并不值钱?
怎么可能?
绝不可能!
“这土豆滋味如此甜美,岂不是难得之物?”
“夫人说的哪里话。这土豆我没怎么精耕细作,只是测试土地肥力而已。亩产虽然一般般,但也有个三千多斤啊。”
……
李盛笑着解释了一下,接着就继续给小长乐添新的土豆泥。
小孩子的嘴巴是最刁的,一道甜品能得到小孩子的认可,那就是最高不过的荣誉了。
但此刻,长孙皇后却是整个人呆在了原地。
三……多少?
三千多……斤?
这是什么数字?
她之前还想着这东西如此名贵,便国宴也可上得,
结果亩产三千多斤,这不是开玩笑吗?
你确定是三千多斤,不是三百多两?
……
“孩子,这土豆怎么能亩产三千多斤?天下万般食粮也不可能亩产这么多呀!”
“啊?呃,可是……夫人,这东西真的亩产三千多斤。如果是耕种精细得当,五六千斤也能拿出来的。”
李盛说的是实话,土豆这东西产量真就是这样。
后世的一线农业专家搞得试验田,土豆最高亩产,可以飙到两万多斤。
当然,这种用来写论文的试验田,没有多大参考性,但是一般的土豆田,真的可以达到这个量,据说连水稻都有亩产万斤的了,何况是土豆啊,李盛压根没把这当回事。
不过长孙皇后是彻底懵了。
要死了,三千多斤啊。这东西岂不是天上的仙种?
若非是神仙所赐,凡间……
凡间,长孙皇后知道,李二每天愁眉苦脸的两三件事里边,头等大事就是百姓的口腹问题。
寻常田地,通常都是一石多。
品质最好的良田,也就是两石。
两石,那就是两三百斤。
这……三千斤?
这亩产,岂能是人间之物???
天下焉有此理!
长孙皇后感觉大脑有些卡壳,一片空白。
她完全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李二每天,每月,每年心心念念的,除了啥时候才能干碎这群突厥蛮子。
就是哪里的百姓今年有没吃饱,
家乡没收成,要么吃人要么成群结队去外地乞讨,成为流民……然后流着流着自然就开始啸聚造反。
这东西……若是推广全国。
那……?
???
该是什么样的一番光景?
她简直无法想象。
不行,得亲自确认这件事!
这太重要了!
……
“孩子,这土豆我想亲自看看,若是可以,容我亲自掘上一棵,可好?”
长孙皇后双目放光的看着李盛,
这眼神直接给李盛吓了一跳,什么情况啊这么激动。
好像老李,老李夫人刚来那天就是这样。
不过只是挖土豆,也不是什么大事。
反正土豆田边篮子被自己带走了,棉儿莺儿在做家务,她们安排的晚餐显然也有土豆,正好还要去挖呢。
夫人想看个新鲜,那就看看咯。
“这有何难?夫人且随我来便是。”
“师父师父我也要去我也要挖土豆……挖了土豆大唐才有盛世……”
长乐也嚷嚷着要跟去挖土豆。她从小早慧,治国之道知道的不少,长孙皇后想到的事情,她也想到了。虽然只是对应着书册之上的知识,没有那么激烈的情绪就是了。
自古以来,粮食价格每上涨一段,天下便要多几个地方闹灾荒。
涨到一定程度,百姓就会易子而食,接着遍地烽火也就不可避免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