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畅销巨著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畅销巨著

九剑本尊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李盛李世民,作者“九剑本尊”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这东西果然是神仙所赐啊。不一会……泥土被挖开。平平无奇的碧绿茎秆叶之下,小泥坑之中,显露出一块土黄土黄的圆形鼓起。长孙皇后双眼一亮。就是这东西了!不过下意识的看了周围的其他植株一眼。接着低头看着土豆。似乎个头也不是很大。这怎么能亩产三千斤?种植......

主角:李盛李世民   更新:2024-04-05 17: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盛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畅销巨著》,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李盛李世民,作者“九剑本尊”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这东西果然是神仙所赐啊。不一会……泥土被挖开。平平无奇的碧绿茎秆叶之下,小泥坑之中,显露出一块土黄土黄的圆形鼓起。长孙皇后双眼一亮。就是这东西了!不过下意识的看了周围的其他植株一眼。接着低头看着土豆。似乎个头也不是很大。这怎么能亩产三千斤?种植......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畅销巨著》精彩片段


小长乐可是记得在四书五经上看过这些描述。

李盛哈哈大笑,只当是小孩子童言童语,当即起身领着母女二人向前厅后走去。

但是实际上,李盛怎么会想得到,小长乐因为是当朝公主,李二的女儿,小小年纪想着为父亲分忧,连粮食产量都懵懂的知道一些。

很快。

三人到了后院中。

长孙皇后从李盛手中接过短柄锄头。

“嗯,夫人直接挖就是,到后面动作稍稍轻些便不会破坏土豆了。”

“呃……其实破坏一些也没关系,这土豆反正挺能放的,也不招虫蛀之类。”

李盛话音一落,长孙皇后感觉更不可思议了。

耐存储还不招虫。

这东西果然是神仙所赐啊。

不一会……

泥土被挖开。

平平无奇的碧绿茎秆叶之下,小泥坑之中,显露出一块土黄土黄的圆形鼓起。

长孙皇后双眼一亮。

就是这东西了!

不过下意识的看了周围的其他植株一眼。

接着低头看着土豆。

似乎个头也不是很大。

这怎么能亩产三千斤?种植明明就有些稀疏的样子,这一块土豆也就不到一斤啊。

挖掘继续。

不一会,土豆整个显露出来。

个头不大,略小于一个拳头。

长孙皇后皱眉,这连半斤都不到啊。

亩产有个一百斤都谢天谢地了吧。

但看着下面似乎还有根须,长孙皇后也就继续挖掘。

不一会……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下面居然还有一个土豆。

“这土豆怎么回事,这岂不像是双黄鸡蛋?可双黄鸡蛋,那也是极少数吧……”

心中暗暗思索,不过为丈夫分忧要紧,长孙皇后看了看。

下面还有根须,似乎还可以继续挖。

不一会,又挖出来一颗土豆……

“三个?三黄鸡蛋?等等……怎么下面还有?……”

接着继续挖。

李盛笑了笑,“夫人,土豆不是这么挖的。这土质十分松软,挖到这个程度,直接拔就可以了。”

“哦,我试试……”

“我来吧,夫人您休息一下。”

接着,长孙皇后目睹了这辈子最最惊人的一幕。

李盛从土壤之中,拔出了一连串至少几十颗土豆。

……

这一瞬间,连小长乐都愣住了。

“师……师父,这个土豆怎么这么多呀?”

而长孙皇后,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这一大串,至少在十斤往上。

想想一株水稻,才出米多少?

就算好几棵水稻对标一棵土豆,只怕分量也是拍马难及。

再看看这田地中遍地的碧绿,这亩产……

毫无疑问,是真有三千斤!

甚至很可能,都不止三千斤……

太震撼了!

惊天动地,不可思议!

……

长孙皇后锦衣玉食多年,此刻满手泥土,却忘了要清洗。

在她脑海中,隐隐浮现起一个念头。

这一天,绝对是要载入史册了!

大唐……天降祥瑞大唐了啊!

……

长孙皇后,深深吸了口气。

“公子,这土豆我想带些回去,给老李尝尝,可好?”

“这有何不可?那天做的是烧烤土豆片,正好夫人也让老李尝尝土豆泥!”

长孙皇后用力点头,眼眶泛红。

找到了孩儿,还带来了土豆这件祥瑞。

往后,大唐必定要靠这东西镇压气运。

而这个孩儿,简直就像是上苍派来帮助大唐的。

五味杂陈!

激动!

很快。

李盛主动又挖了好几株土豆,总共有五十斤。

不过他想到一个问题。

“等等,夫人这要怎么带回去?挺沉的!”

“哦,这不妨事,咱们先到前厅去。”

到了前厅。

接着长孙皇后拍了拍手。

李君羡一走进前厅,就见到了放在地上的箩筐,以及里面堆满了的土黄果实。


皇后说有祥瑞重宝献上,他还以为是说这东西很好吃,给自己尝尝。

但是现在看来,好像……皇后不是这个意思?

“皇后,此话怎讲?”

“陛下,寻常稻米,亩产几何?”

“这个……两石不到,良田最多三百斤。”

“那么稻米的价格是多少?”

“……唉,每石一两五六钱。”

这粮食价格李二都不想说话。

长孙皇后又是掩口一笑,“那便是了。每石粮食一两五六钱银,百姓暂且吃的起。”

“那臣妾且问陛下,亩产三百斤是一两五钱,若是亩产三千斤呢?”

亩产三百斤。

这是非常偶然的现象,只有最贵的那种良田才有这个产量。

其余的田地,大多都是二百斤上下。

也就意味着什么呢,一两五钱这个价格,对应的是二百斤左右的亩产。

亩产三千斤,这就是二百斤的十五倍。

产量增加十五倍?

长孙皇后话音一落。

李二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房玄龄口中的一点土豆泥差点把他这个老人家呛死。

亩产……

多少?

“皇后,你方才说什么?朕……朕没听清,许是近日欠缺休息了。”

“陛下不是没听清,是不敢信。”

“臣妾说的是,方才陛下所用之羹,材料为土豆。这土豆的亩产,是三千斤!”

……

整个甘露殿,此刻直接陷入了寂静。

诡异的寂静。

李二,房玄龄目瞪口呆的看着长孙皇后,下巴都快碰到鞋面了。

亩产三千斤。

你怎么不说三万斤呢?

这事就离谱!

打死李二,他夜不信天下又什么食物能亩产三千斤——除非是泥土,他就信!

但是此刻,长孙皇后的神情是那么的认真。

李二呆了许久,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

长孙皇后不是口误,自己也没有听错。

真是三千斤!

三千斤的亩产,比寻常的粮食高出十几倍。

相应的这些粮食的价格无疑也必然降到十几分之一。

也就是……呃,一钱一两。

现在大唐的粮价,一两五钱还是天下平定之初到处都没余粮,又有天灾和囤积粮食的世家大族炒高的产物。

若是按照正常的粮价来类比,怕是一钱白银能买两石土豆,也就是两三百斤。

这???

李二直接:???

房玄龄更是当场变成木头人,整个人,整张脸表情彻底凝固,丝毫都不动一下。

不知道的可能真以为这是一座木雕了!

长孙皇后看着李二呆若木鸡的表情,直接笑出声来,“陛下怎地不说话?若是不需要此物,那臣妾就拿去做些点心赏给宫女们了。”

“……不,不,等等,刀下留……不对,快给朕看看!”

李二直接激动的话都不会说了。

长孙皇后指了指阶下的箩筐。

“就在陛下面面前啊。”

“这便是臣妾要呈给陛下的祥瑞,土豆!”

李二,房玄龄立刻转头。

顾不上什么君臣礼法……直接一路狂奔到了箩筐跟前。

“此物,此物真能亩产三千斤?皇后,此事事关天下百姓生死,你可切不能欺瞒于朕呐!”

“陛下,臣妾与陛下结为夫妻,什么时候不说实话?”

“……”

李二直接哭出声了。

房玄龄也是瞬间老泪纵横。

这祥瑞……

这祥瑞……

天下百姓哭了这么久,老天终于开眼了啊!

……

一番激动。

许久许久……

李二,房玄龄两人方才平静下来。

长孙皇后也是抹了抹泪。

天下是他们召集百姓打的,自然知道神州百姓这么多年吃了多少苦头。

可是现在有了此物……

房玄龄吸了口气,颤声道,“此物滋味如此甜美,亩产却能达三千斤,这是天佑大唐,臣恭喜陛下!”


“如何让百姓吃饱,这可是亘古难题了。盛儿居然一举解决了,这岂不是天大的功绩?”

“我在想……盛儿若是成为皇帝,往后史官会如何记载?”

“便是比之尧舜,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观音婢,你以为如何?”

长孙皇后神情一怔。

微微皱眉叹息。

“承乾已封太子,咱们还是别说这个了……”

“这个我如何不知?”李世民摆了摆手,面有微笑,“你且说,我方才所言,如何?”

“史官来评价……”

长孙皇后吸了口气,肃容道,“我儿当功盖三皇五帝,更在尧舜之上。那尧舜二帝可让天下饥馑尽去了么?只怕也没做到,但我儿做到了!”

“哈哈哈哈哈……”

李二开怀大笑,心中十分畅快。

“不错,知我者观音婢,这正是我心中所想!”

“原先我以为,贸然多出一个皇子,这事恐怕会引起波澜。”

“要是这皇子再有些才华,那更是不容易了,定然会招人议论的。但现在……我发现,却也未必!”

“哦?”

“哦什么,先前魏征他们几个哭着喊着要见公子。若是改立盛儿为储,他们焉有不支持之理?”

“这倒是……”

长孙皇后想了想,李二说的也是实实。

甘露殿中求见高人的呼声,可不就是在她面前发生的。

作为母亲,何等骄傲。

心里当然,还是有些担心,承乾和盛儿这两个孩子不要闹出矛盾才好。

但想想也不至于,因为……

“想来应当……不至有什么问题。盛儿可是说了,你要的极品铁刀,其实不过是废铁而已呢。”

“废品?”

李二顿时愣住。

长孙皇后冷不丁来这么一句,倒还真让他懵了一下。

“盛儿的猎刀分明是宝刀啊,这炼铁之法更是奇术,怎的……啊!”

“想起来了?”

“朕想起来了,盛儿似乎……似乎是说过,若是条件成熟,得以建造更强大的火炉,更多的……什么来着?”

“届时便可以……可以炼制出新的钢铁,远胜那猎刀的品质,真正的削铁如泥!”

“不仅削铁如泥,那一日我带长乐去与他相见,还听盛儿说了。”

“这钢铁若能觅得一些稀有材料加入其中,更有无穷变化。”

“有的,硬度远远超过寻常钢铁,使刀的力度只要够大,那猎刀和豆腐也没什么两样。”

“有的,永不生锈。”

“有的,耐火,便是比炉中火滚烫百倍的火焰亦可承受,甚至超过黄金!”

“有的,柔韧无比,可用作……”

长孙皇后一边回忆,一边向李二转述了和李盛聊天时听来的话。

她和李盛这母子多年未见,又没有说明身份,也就只能聊聊先前见面时的话题了。

一聊,自然聊到了炼铁之类的话题上。

本来长孙皇后,听李盛聊这些,还觉得这孩子是不是……有些偏科啊,只有工学一路?虽说杜如晦对盛儿的见识思想大加赞叹,可还是要读些经史子集的才好。

结果这天李二直接听傻了。

“这……”

“这都是盛儿和你说的?”

“不是盛儿和我说的,难道是我自己在炼铁炉子前琢磨出来的?”

“天呐……”

李二直接吸了口气。

太恐怖了。

这钢铁竟有如此多的花样!

别的不说,就说战场。

耐热,岂不可以无视火攻?

坚硬,用处更不必说。

永不生锈,这简直是在把人尝试按在地上摩擦啊。

天下还能有不生锈的钢铁?!

那这东西别的不说,光是来一个汉代的铁器专卖,贩给这帮世家做陵墓,恐怕国库都能丰沛一大截!

倒时突厥束手,国库丰盈,百姓就能减税——这史官还不得把自个吹上天?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