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

五贯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现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这是“五贯钱”写的,人物桑枝夏徐璈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桑枝夏曾经是前途大好的农学博士,摔一跤后是被迫替嫁的苦命庶女!大婚当日,新郎官冲进喜房,甩手就砸了她一脸休书。可抄家的圣旨紧随而至,桑枝夏眼睁睁地看着被嫡长姐收买的太监撕了代表自由的休书,含泪跟纨绔丈夫走上了三千里流放路。西北乡村苦寒,棚顶白日透风夜间落雨,偏生还遇上了一堆难以习惯阶级变更的伪富贵奇葩亲戚。日子好难……可要活命先种地,若说挖土撒种赚钱致富,堂堂农学博士怕过谁?西北的黑土里长出最喜人的庄稼,冰冷的寒风中绽出最耀眼的花。苦寒褪去,迎面吹来的是独属于桑枝夏的春风万里。可她看着深情...

主角:桑枝夏徐璈   更新:2023-12-11 07: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桑枝夏徐璈的现代都市小说《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由网络作家“五贯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现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这是“五贯钱”写的,人物桑枝夏徐璈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桑枝夏曾经是前途大好的农学博士,摔一跤后是被迫替嫁的苦命庶女!大婚当日,新郎官冲进喜房,甩手就砸了她一脸休书。可抄家的圣旨紧随而至,桑枝夏眼睁睁地看着被嫡长姐收买的太监撕了代表自由的休书,含泪跟纨绔丈夫走上了三千里流放路。西北乡村苦寒,棚顶白日透风夜间落雨,偏生还遇上了一堆难以习惯阶级变更的伪富贵奇葩亲戚。日子好难……可要活命先种地,若说挖土撒种赚钱致富,堂堂农学博士怕过谁?西北的黑土里长出最喜人的庄稼,冰冷的寒风中绽出最耀眼的花。苦寒褪去,迎面吹来的是独属于桑枝夏的春风万里。可她看着深情...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精彩片段

“嗯?”
徐璈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了。
他身上穿着的还是昨晚那身衣裳,只是一夜过去,雪白的衣领被乱七八糟的草药汁染了个乱七八糟,隐隐透绿间衬得他的脸色越发苍白。
桑枝夏愣了好一会儿,才略显懊恼地扶住脑门。
“醒了?”
昨晚找的那些玩意儿还真的管用?
徐璈淡淡地嗯了一声以作回答。
桑枝夏恍惚间身前多了一片足以覆盖自己的阴影,还没抬头怀里就多了两个半青不红的野果子。
这显然不能是狱卒给的。
徐璈扔了果子就要走,可不远处突然有人喊:“桑枝夏的身上有银子啊!”
徐二婶指着她说:“我昨晚都看见了,她拿了东西贿赂人去给徐璈找药!”
“她身上藏了好东西,凭什么只给徐璈一个人用?!”
本来没见着的人闻声转头,当了两天小透明的桑枝夏瞬间成为目光焦点。
桑枝夏眉心狠狠一皱。
徐璈的声音紧随而出:“二婶莫不是饿昏头了?”
“抄家的事儿是圣上身边的亲信所为,她只是刚过门的新妇,怎会有你说的那种东西?”
徐二婶本就是精明的商户出身,寻死未能成,没了高门贵妇的束缚直接放飞自我。
她恶狠狠地说:“那我昨日见着的是什么?”
“徐璈,徐家变成现在这样可是你爹害的,桑枝夏既然是嫁进了徐家,就应该把东西都拿出来每个人都分上一份儿,那可不是你们能独吞的!”
她打了头阵,还不忘冲着面色阴沉的老太太煽风点火:“娘,我亲眼瞧见的,她就是藏了东西!”
“我们吃点儿干的糙的也就罢了,可您怎么能吃那些腌臜物?让她把银子拿出来打点一下,给您换点儿顺口的吃食孝敬一下,这不是她身为孙媳该做的吗?”
“她要是强辩说没有,那就搜身!我就不信搜不出来!”
老太太的怨气本来都是冲着徐璈去的,过去的两日也没人在意桑枝夏的死活。
可被这么一打岔,众人的眼中突然就多了桑枝夏这个人。
桑枝夏被气得冷笑,刚想站起来就再度被阴影所挡。
徐璈挡在了她的前面。
她愣住没动。
老太太见此阴沉沉地说:“徐璈,徐家没有这样的规矩。”
徐璈冷嗤道:“可徐家也没有无故搜身的道理。”
徐二叔冷眼瞧着,阴阳道:“这般护着,莫非还真说中了?”
“徐璈,你们真的藏东西起了私心?”
桑枝夏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站起来扒拉开小山似的徐璈就说:“那二婶你说,我贿赂谁了?”
徐二婶想也不想地指了一个人:“他!”
桑枝夏转头看了一眼,客客气气地说:“官爷,我真的贿赂你了吗?”
被指证的狱卒当然不可能承认:“绝无此事!”
“这不就得了?”
她双手一摊无赖似的说:“二婶,眼花可以,胡言乱语也行。”
“可说话指证是要讲证据的。”
如果是被当面撞破,那她无话可说。
可事实上呢?
她微妙地掸了掸指尖,轻飘飘地说:“官爷,据说收受贿赂可是不小的罪,要是任由有些人这么张嘴就嚷的话,传出去保不齐会牵连多少人呢。”
有好处都会平分的狱卒一行人马上就黑着脸看了过去。
可徐二婶还是不服气。
“你既说自己没藏,那你敢让我搜吗?!”
桑枝夏嗤道:“我凭什么让你搜?”
“抄家的时候皇上派来的人已经搜过了,怎么二婶是在荒野里领悟了皇上的意思,要在这里代皇上再搜一次吗?”
“休得胡言!”
一直没说话的徐三叔皱眉打断,心有余悸地说:“徐家祸端已大,万不可再生枝节!”
桑枝夏脱口而出就是一句代皇权行事。
这样的话若是传出去,那又是一场灭顶之灾!
徐璈也在这时候转头:“不可胡言。”
桑枝夏纯属故意,闻言也只是笑笑装了个自己无知。
可话赶话说到这份上,当真也就没人再敢过来搜了。
有心想换吃食的老太太被如此阻拦,气得狠狠地哼了一声。
“好哇!”
“我之前倒是没看出来,你这个新妇还是个牙尖嘴利的祸害!”
“你给徐璈娶的好媳妇儿!”
全程沉默遭了无妄之灾的许文秀无措眨眼,下意识地看着桑枝夏说:“你……”
“没有。”
桑枝夏对这个软弱且爱哭的婆婆好感有限,敷衍了两个字就说:“不信就来搜啊。”
我看看谁敢搜!
搜身一事成了闹剧,可不满的情绪却在无声堆积。
接下来的几日,桑枝夏数不清自己遭了多少忌惮嫌恶的白眼,万幸的是她一点儿都不在意。
徐璈的脸色还是白得难看,可这人一如既往的是个沉默的哑巴。
如果不是见他时不时会忍不住咳出一两口血,桑枝夏很难发现他不舒服到了这种程度。
为免张扬再生事端,收了她好处的狱卒不敢冒头请大夫,桑枝夏只能揽了每日抽空给他找草药的活儿。
只是随着地方的迁徙,她每次找回来的药草都长得不一样。
许文秀胆儿弱,看到这些不知名的野草就想拦。
可徐璈嚼得眼也不眨。
这日徐璈继续啃草,桑枝夏搓着手上洗不去的药草汁子奇道:“你就不怕我哪日找的是毒草,吃下去就给你药死了?”
徐璈头也不抬地往嘴里塞了一根带刺的草,嚼得像反刍的老黄牛,答得言简意赅:“毒不死,伤在好。”
他是尝百草的本人,最能清楚吃下去的草有无药效。
桑枝夏找回来的这些或许功效没那么大,可翻涌的气血的确是在一日复一日中平静下去。
这些无害。
他终于木着脸嚼完了最后一根,起身时突然说:“你为何会识药?”
桑枝夏摆摆手,一言难尽地说:“小时候病了出不起看病的钱,只能自己找点儿草干嚼。”
问就是尝出来的经验!
徐璈眸中明暗交替一闪,蜷了蜷指尖说:“下次如果有替代的话,能不摘那种带刺的吗?”
桑枝夏啊了一声。
“怎么?”
“那个扎嘴。”
“啥玩意儿???”
被扎了一嘴刺的徐璈起身走了,桑枝夏莫名了片刻突然有些好笑。
天天吐血都不眨眼的人,居然怕扎嘴?
你莫不是在演我?
只是人再有意思,路还得继续。
流放的第八日,一直意识模糊只能勉强喂些水的老爷子终于开始清醒。
他们一行人也终于彻底远离了繁华盛景的京都。
在更远的地方,就是苦寒的西北……

小说《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三个月后,西北的边陲小城。
定西县,洛北村。
“什么?”
“我们要住的就是这种地方?!”
裹着一身泥沙抵达的徐二婶崩溃道:“就这么点儿地方?这怎么可能住得下?”
一直保持着文人傲骨的徐三婶也忍不住说:“对啊,咱家这么多人呢……”
可眼前坐落着的就是一户令人绝望的茅屋。
这破屋子放在三个月前,别说是徐家的主子,就是徐家的下人也都看不上。
护送前来的狱卒已经打道回府了,接应带路来此的汉子苦笑道:“哎呦,我的姑奶奶们,有这就不错了!”
徐家犯的是叛国的大罪,往日的故交旧友虽多,可谁敢在这时候冒着被皇上处置的风险冒头?
皇上虽说没判徐家的人去做苦力,可按规矩,徐家的人流放至定西,就该自生自灭了,别说是茅屋庇身,就是流落街头那也是罪有应得。
能得眼前这么一处小小的茅屋,这还是当年的侯爷在军中的旧友冒险给安置的。
多的当真就是没有了。
这汉子是爽利人,听不得徐家女眷扎耳朵的嫌弃,拽着徐璈到了边上小声说:“兄弟,我只能给你安排到这份上了。”
“我家将军说了,熬得住活得下去,那就来日尚有指望,可要是熬不住的话,那……”
“多谢。”
徐璈深知他接下来要说的是什么,双手抱拳深深一躬身,沙哑道:“徐璈知道。”
“哎哎哎,我就是顺手的事儿,不值当你这么客气。”
汉子望了一眼门口闹得乌七杂八的人,嗐了一声说:“你好生保重吧。”
“这见鬼的地方除了穷,别的都消停得很,不会有不识趣的来打搅,后头的事儿就只能你自己来了。”
冒险帮一次是情分,可没有接二连三冒险的本分。
接下来的路只能徐璈自己走了。
徐璈深感此时的帮扶不易,再三道谢后亲自送人出村。
饱受嫌弃的桑枝夏坐在门口的大树下,托着腮静静叹气。
三个多月过去了,她跟徐璈这对塑料夫妻维持着不远不近的关系,能说上几句话,但不是特别熟。
当然,她跟徐家的其他人更不熟。
一路折腾至此,她是真的累了。
可这些人怎么如此的有精气神???
茅屋的院子里正在炸锅。
徐二婶仔细看了,茅屋两进两出,正房一间,后院还延伸出了一间,东侧一间稍微宽敞点儿的,西侧并排的偏房三间,也就是说,满打满算是六间房。
人少的人家住进去是足够的,可徐家人多。
三个月的流放生涯已经彻底磨灭了徐二婶身上的贵气,此时啥也顾不得就对着汉子远去的方向啐了一口。
“这鸡笼似的地方够谁住啊?”
老太太的脸色也很难看。
“当真只能是这个了?就不能让徐璈再想想办法?”
老爷子冷冷地说:“荒郊野地都住过了,怎么这茅屋就入不得你们的眼了?”
老爷子被长子的事儿彻底击垮了心神,在路上一直都病歪歪的,精气神也不大好,很少开口。
可他到底是一家子的主心骨。
他说的话,徐家暂时还无人敢驳。
徐二婶不甘心地咬住下唇:“可这屋子也不比荒野好到哪儿去啊!”
许文秀三个月内遭了不少碎语,自知不受待见,赶紧一手拉着个孩子小声说:“我可以带着孩子们住一起。”
“大嫂这话说的,你不带着谁能帮你带着?”
徐二婶刻薄道:“你还以为这是侯府的大院呢?别说是你要带着这两个小的,就是徐璈他们也合该找个地方挤一挤!”
“反正我们两口子占一屋,明辉十六了,说不定紧接着就要成家娶亲,他要一个屋,明阳占一个屋!”
她这一开口直接要走了一半。
徐三婶见状赶紧说:“我家也要两个!嫣然都八岁了,肯定是不能跟我们一起的!”
总共就六个屋,正屋当属老太太和老爷子的,这么一分派顿时就只剩下个不能住人的牛棚!
许文秀为难地苦笑:“明煦和锦惜可以挨着我随便哪儿都能挤一挤,可……”
“可璈儿已经成亲了,他们夫妇总不能也跟我们挤在一处啊。”
成了亲的夫妇,就是在再拿不出手的人家,那也是要自己单独一个屋的。
哪儿有新婚夫妇紧挨着婆婆睡的理儿?
她难得鼓起勇气说一句,可话刚出就惹得徐二婶斥道:“与我们何干?”
“大嫂,你别忘了,咱们遭的这些罪都是为谁受的!要不是大哥糊涂,我们还好好的在侯府里宽宅大院的住着呢!”
相公叛国一事是许文秀心坎上最戳不得的痛,徐二婶一旦拿出来,无往不利。
眼看着亲娘被刺得泪水涟涟,两岁的妹妹也被吓得哭出了声儿,六岁的徐明煦马上就说:“不许说我娘!”
“我难不成是哪儿说错了吗?!”
徐二婶暴怒道:“我是你二婶,是受你爹牵连的二婶!你个小兔崽子还敢跟我嚷?!”
“弟妹,好好的你凶孩子做什么?”
“我怎么了?!”
徐二婶长久积压的愤怒终于喷泄而出,面红脖子粗地喊:“要不是你家,我们能沦落到这个地步?”
“你也不看看这都是谁害的!”
原本想插嘴的徐三叔闻声面上多了几分晦暗。
老太太和老爷子也是静静不言。
徐明煦到底是年纪小,被她这么一嚷吓得眼泪直打转,徐锦惜已经哭得在打嗝了。
眼看这软弱年幼的母子三人组就要抱头痛哭了,徐璈还不见回来的迹象,门外的桑枝夏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不行,她不想跟婆婆住。
她要站出来勇敢发言。
“享福的时候责无旁贷,担责的时候就分你家我家,合着苦都是别人吃的,甜果子就都是诸位该享的?”
她拍了拍木门上堆了不知多少年的老尘,呸了一声啧啧道:“二婶说的是,这破茅屋只怕是不够这么多人分,干脆大手一划拉,把外头的道儿也一起扒拉进来得了。”
“都一起出去睡道上多好,盖天睡地的省得都嫌地方小了,白日可见天光,夜晚仰头可看月亮,那滋味想想多敞亮。”
她挤兑完了二婶走过去,把哭得在地上都起不来身的婆婆扶起来,脚一勾翻了个小破凳子,扶着她坐下,顺手还捞起来个打哭嗝的娃娃。
她好笑地擦去徐锦惜脸上的泪,顺手拍了拍徐明煦的脑袋,微妙道:“好了,别哭了。”
哭成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家搬来的第一日就挂了丧呢。
徐二婶没想到她如此呛人,愣了下就怒道:“长辈说话,有你插嘴的份儿吗?!”
“可也要二婶有个当长辈的样儿啊。”
桑枝夏不甘示弱地挑眉:“二婶,这可是你先吵的。”
她算是看出来了。
徐璈是个轻易不开口的哑巴,婆婆是个水做的人儿。
一双弟妹合起来的岁数都没超过两只巴掌,她在这里临时组建的家里定位就是当嘴炮的。
这种时候,她不上谁上?
万幸桑枝夏嘴炮经验丰富,三言两语就挤兑得徐二婶绿了脸。
她无视了老爷子和老太太阴冷的脸色,冷笑道:“我瞧二婶的意见是大得很,只怕是容不得大房一家。”
“要我说过不下去就把家分了,独了门户分了家,省得互相看不顺眼渣渣呜呜的。”
“祖父,祖母,您二老说呢?”

小说《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桑枝夏实在是忍不住了,就往许文秀的身边凑:“婆婆,徐璈喝多了是什么样儿啊?你们都见过吗?”
许文秀艰难地止住笑声,神秘兮兮地指了指西棚的方向,小声说:“你别看他平日里装得正经,天生是个酒量浅的,两杯果子酒下肚就受不住了,醉得厉害,所以他平时滴酒不沾的。”
一喝就醉。
桑枝夏诧异挑眉似有不信。
徐璈这么大个人,酒量这么差的吗?
许文秀咳了一声含糊地说:“酒量浅就算了,喝多了就开始犯轴,不吵不闹也就是不肯睡,非要找着自己想要的才肯消停,闹起来就谁都摁不住,偏偏还是个酒醒得慢的,两杯酒也要迷糊上一夜,否则……”
“娘,你不是说要给明煦补衣裳吗?”
去而复返的徐璈及时出现打断了她的话,故作镇定地说:“天色不早了,再不补夜间就来不及了。”
许文秀想说自己都补好了,可对上自家儿子木头似的脸,只能是努力忽略桑枝夏眼中的好奇,配合地站起来说:“对对对,你不说我都忘了。”
“夏夏,我先带明煦和锦惜进去了,你们聊啊。”
知情人跑了,当事人站在原地目光幽幽。
桑枝夏背过身没让他看到自己脸上的笑,可紧接着身边就多了个蹲着的人影。
徐璈盯着她忍笑忍到抽搐的嘴角,意味不明地说:“想知道我的笑话?”
桑枝夏忍不住了,声音崩得有些发抖:“你怎么知道一定是笑话?”
徐璈没理会她的狡辩,轻飘飘地说:“想知道的话,等你的酒酿好了咱们喝一杯不就知道了?”
“不用问,让你现场看。”
桑枝夏头回撞见这种主动揭短的当事人,当即就乐得肩膀都抖了起来。
她笑得眼里亮晶晶的,转头看着徐璈隐隐泛着黑的脸说:“这可是你说的。”
“你要是喝醉了闹事,我一头给你塞桶里待着。”
徐璈被她话中的挑衅惹得飞起了眉梢,幽幽地说:“好哇,那你且等着瞧好吧。”
笑话说闹过了,在酒甑里蒸熟的糯米也到了可以出锅的时候。
徐三叔如法炮制将糯米和酒曲都混在一起封口装好,桑枝夏在睡前又特意泡了一些黄豆。
她挨着床板就开始眼皮下坠,被子裹好声音也闷闷的带着含糊:“明早上起来磨豆子,晚上给你做豆花吃怎么样?豆花你是甜的还是吃辣的?”
徐璈不甚在意地说:“都行,我不挑。”
他说完半天没得到回应,转头发现桑枝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熟了。
黑暗中,徐璈想到自己及冠后唯一一次醉酒闹的笑话,爬起来凑到床边忍无可忍地戳了戳桑枝夏的脸。
“还跟着其他人一起笑,你也不想想我是为谁闹的笑话……”
“小没良心的……”
没良心的一觉安稳至天明,睡醒了都不知道自己睡着的时候遭了怎样的谴责。
院子里不断传出石磨转动的声音,屋里的徐璈已经没了身影。
桑枝夏揉着眼睛走出去,这人果然是在磨豆子。
泡了一夜的黄豆在石磨里研磨一圈变得细腻,顺着石磨口滴滴答答地往木盆里汇聚带着白色泡沫的豆汁。
他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的,泡好的豆子已经磨了大半了。
桑枝夏洗漱好拿来纱布把磨好的豆汁滤了一遍,锅里多出来的就是散发着豆香气的豆浆。
徐璈把最后一点豆子磨好,看到被舀在木盆里的面粉就开始动手。
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揉面这项技能,已经不需要指点了。
趁着他揉面的工夫,桑枝夏就已经把要用的包子馅准备好了。
昨日买回来的猪肉剁碎成肉泥,用热水泡开的笋干和菌子切丁,加上调料抓拌均匀等着备用。
揉好的面发酵一会儿变得更加松软,桑枝夏一边揪面团一边说:“小米粥应该差不多了,你舀出来晾着,顺带帮我把蒸笼放上去用热气烘着。”
她说话的时候不耽误手上的活儿。
十八个褶的漂亮包子在她的手中一转一成型,很快就装了满满一蒸笼。
包子皮宣软馅儿浓香,小米粥也暖烘烘的煨暖了人的肠胃,还有加了糖浆甜滋滋的豆浆唇齿留香,这么一顿家常的早饭下去吃得人人的脸上都泛起了红。
“舒坦。”
徐三叔心满意足地说:“自打侄媳妇操持起了灶台,咱家这饭是一顿比一顿吃得更有盼头。”
虽说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可家常便饭吃舒心了,那干活儿也下得去力气了啊!
老太太对生活百般挑剔,唯独在桑枝夏的厨艺上能找到为数不多的安慰感。
她放下碗说:“里里外外的活儿都分着些做,饭点儿还是让她来吧。”
家里现在干活的人多,不缺桑枝夏这一个。
许文秀一想也好,做饭总比去背柴下力气强。
所有人都默认了桑枝夏不必做其他的,桑枝夏对此乐见其成,索性趁着手上得空的时候专心弄起了手里的针线。
这丑衣裳她一定得让徐璈穿上!
辗转数日便过,桑枝夏熬更打夜抓紧赶工的杰作终于是到了出炉的时候。
只是……
她满脸挣扎地看着徐:“要不你还是穿买来的那个吧。”
徐璈生来长相俊美,也是个合格的衣架子。
粗布麻衣上了身也是好看的。
她做出来的这身合身是合身,只是跟她预想的结果一样,的确是做得不大好看。
针脚不细有看得见的线头疙瘩,衣料衔接的地方也不流畅,虽说是在衣架子的身上挂着,可到底是有几分说不出的变扭。
她看着总觉得奇奇怪怪的。
桑枝夏站起来想让徐璈换了,徐璈却盯着床上的一条带子说:“那是什么?”
“你说这个啊?”
桑枝夏抓起来说:“本来想先做条发带练手的,可谁知道小的还能看,整件儿的不太行。”
徐璈:“给我做的么?”
“不然给谁?”
她话中不假思索的理直气壮惹得徐璈无声一笑,摘下了头上插着的木簪就背过身说:“我不太会用发带束发,你帮我试试?”
桑枝夏看着他如瀑倾洒而下的墨色长发,掌心里的发带莫名有些灼手。
她揪着发带很不确定地说:“你是说,让我帮你梳头?”
她自己都不会来着。
每日起床后就是随便挽一下,最好遮掩弊端的办法就是缠一条头巾。
正所谓一布遮百种发型丑。
这人是怎么敢信她的?
徐璈对她话中的迟疑毫不在意,含着笑说:“不用怎么梳,束起来就行。”
他侧头看着桑枝夏,挑眉说:“枝枝,试试?”

小说《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雪白的指尖穿过墨色长发的瞬间,桑枝夏唯一直白的感受就是好滑。
长得人高马大哪儿都硬邦邦的,看不出来头发还挺顺。
太顺滑的头发往往都不太好扎。
桑枝夏试了试,索性采用了最朴素的手法,三下五除二在徐璈的脑袋上束了个高马尾。
发带是做衣裳剩下的料子裁的,二指宽小臂长,拴在发根两端自然落下,少了平时用木簪束发的沉稳,飘逸间竟是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潇洒之意。
她往后退一小步上下端详,由衷发出最真实的感慨:“果然是脸可衬万物。”
衣裳做得不好看怎么了?
瞧瞧这小模样,真俊。
徐璈听完轻笑出声,伸手摸了摸头上束得端端正正的长发,戏谑道:“手艺不错,比我强。”
桑枝夏谦虚地摆手:“过奖了过奖了,不过你真的要穿这个出去吗?”
“要不还是……”
“这个也很好。”
徐璈选择性眼瞎地忽略了衣裳上扭曲的针脚和纠缠的线头,起身说:“我今日要去县城送木炭,你要随我一起去吗?”
桑枝夏阻拦不住选择配合,摇头说:“我还有别的事儿呢,你自己去吧。”
“前几日我听吴家嫂子说村里有些闲置的土地,我想抽空去打听打听。”
徐璈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你是想置办些田耕地?”
“对啊。”
桑枝夏把散落在床上的针头线脑收好,头也不抬地说:“眼下十一月都马上落尾了,烧炭的事儿也做不了多久,要是想在开春的时候能赶上一波春耕的话,就得考量置办耕地的事儿了。”
土地就是庄稼人的命。
若不是家中变故或者是天灾大难,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都会被死死地攥在祖祖辈辈的掌心里,抓着银子都不见得能找得到合适的买家下手。
可她听吴家嫂子的意思,村里好像是有一些闲置无主的土地。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能买下来当然是最好的。
说到底进了村,土地和粮食就是活下去的命脉,这两者皆不可忽略,可这些徐家都还一样没有呢。
徐璈赶着借来的骡车独自进县城了,桑枝夏也打着买小菜的名头找到了吴家嫂子。
谁知她刚起了个话头,吴嫂子就诧异地说:“夏夏,你是对南山下的那些地感兴趣?”
桑枝夏还没接话,她就满脸紧张地连连摆手:“那可不兴动心思,你可快别想了。”
桑枝夏好笑道:“这话怎么说?”
“难不成那些空着的地有什么蹊跷?”
见她一无所知,吴嫂子嗐了一声才满脸晦气地说:“你家是刚搬来没多久的,不知那边的情况。”
“你想啊,要是土地好好的能不出差错,那么一大片能就这么空着吗?那边之所以没人看得上,是因为那些地受过诅咒,种出来的粮食本身就带要命的毒啊!”
“一毒一个准儿,接过手的一个都没跑过!几年前有不信邪的去种了麦子,熬过春夏好不容易见着收成了,结果新收来的麦子把全家都吃死了,自那以后就再也没人敢惦记了……”
说起多年前的惨状吴嫂子满脸的心有余悸,跟她同样说辞的还有同村的老人。
南山下的大片土地沾染着过去的数条人命,也因此成为了整个村落人们口中的诅咒之地。
要不是受了不得了的诅咒,无缘无故的,地里长出来的粮食咋就能毒死人呢?
桑枝夏拎着一个铜板买来的小菜进了家门,刚放下东西就听到老爷子说:“璈儿媳妇。”
“哎?”
老爷子皱着眉说:“你之前说的主意不错,可南山那边的地只怕是不行。”
她能听到的传闻,老爷子自然也能打听到。
想到人们口中说得信誓旦旦的诅咒之言,老爷子心里虽说是半信半疑,可秉持着尽量不竹篮打水的念头,还是生了退却之意。
土地多少先不论,地里长出来的收成要能让人活命,那才有耕耘的必要。
若是地里刨出来的东西生来带毒,那再琢磨也是无用。
桑枝夏对此并不意外,苦笑着说:“可是祖父,除了南山下的一片,村里似乎找不到闲置的地了。”
老爷子也有些发愁:“是暂时找不到,不过宁缺毋滥,这种事儿还是不好冒风险。”
村里最便宜的一亩地也要二两银,如今家里大大小小的全都动了起来,月入也不超五两。
购置土地所需的花费太大,还涉及到后续的收成问题,这事儿绝不可大意。
桑枝夏瞥见老爷子眼中的迟疑,想了想说:“祖父信奉诅咒之言吗?”
老爷子想也不想就说:“读书人不语怪力乱神,子虚乌有之言何必信以为真?”
“我其实也不信。”
她拨弄着手中的大白菜,若有所思地说:“耕土无害,若无人为的因素,那地里长出来的庄稼为何会自带毒素?”
“若诅咒之言为虚,问题就只能是出在收成的粮食身上,又或者说,是出种子的身上。”
土生万物相生相克,有可饱暖丰收之粮,那就必有对人有害之物。
桑枝夏脑中浮起一个模糊的念头,慢悠悠地说:“我总觉得毒粮跟土地的关联不是很大,不过具体怎么回事儿,还是得去南山脚下看看才能知道。”
徐明辉一直静静地听着他们说话。
听到桑枝夏的这番分析,他眼底晕起了一抹不可见的幽光。
这个本该被忽略的大嫂宛如看不到尽头的宝藏,层层发掘内里藏了无数令人感叹的惊喜。
娘说的不错,大哥的确是好福气。
他意味不明地弯唇一笑,在老爷子沉吟不语的时候缓声说:“祖父,大嫂所言不差。”
“孙儿之前偶读过几本杂书,好像是看到过类似的记载,不如先斟酌着看看,打探清楚缘故出在何处再下定论?”
物以见真为证,传言不可都信。
老爷子的顾虑被他们的话打消不少,可还是不放心地说:“不可操之过急,先等等看。”
话说到着份上也不好继续,桑枝夏索性就把注意力都转移到了眼前白菜堆成的小山上。
这些白菜都是她昨日去村民家买回来的,足足二百斤大白菜,花的却只是十斤肉的价钱。
老太太对她一次买这么多白菜回来深感不满,沉沉地说:“家里就这么些人,一次买这么多回来做什么?”
吃不了不就都浪费了吗?
桑枝夏正看着双手捧一个白菜咬牙吸气的徐明煦忍笑,清了清嗓子说:“祖母,这些不都是现在吃的。”
她抬手指了指阴沉沉的天色,解释说:“我听村里的老人说,这样的天儿是在压雪云了,过不了多久就要下雪,咱们得赶在下雪之前在地窖里囤一些菜,不然等到下雪就吃不上绿叶子菜了。”
西北的村子里家家都有存菜的地窖,她前几日动员着人把后院的地窖打理干净了,只等着把买来的白菜收拾一下就能往地窖里放。
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在外征战见过地窖,赶在老太太发表出更大的不满前说:“是该如此。”
“我看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囤了,咱家也该备下些。”
“只买了白菜?”
“还有一些大萝卜,只不过要等着明日去人家的地里现拔了背回来。”
村里的菜都卖得便宜,只是低价就得自己去地里下力气。
老太太展现了一波无知后开始试图挽回形象:“那也不能只吃白菜和萝卜,要不再多备些别的?”
桑枝夏从善如流地答道:“我还让徐璈买一些红薯和土豆回来,这些东西地窖里能放的时间长,到时候就算是大雪封路了家里也不缺吃的。”
老太太彻底没话可说了。
徐明辉看到桑枝夏把掰了枯叶的白菜放在一堆,走过去说:“大嫂,我先把这些搬到地窖里去?”
“这堆不用,这是我用来腌酸菜的。”
虽说可选择的选项不多,但简单的大白菜也能玩出不同的花样。
桑枝夏把掰下来的菜叶子收好留着喂鸡,见徐明辉已经拿过背篼开始装白菜,笑笑说:“放地窖里的菜要竖着放,外头老叶子别摘,留着当保护壳用,你去放的话,我就不过去了。”
徐明辉点头说好,背起装满白菜的背篼朝着后院走。
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经过这段时间的苦力磋磨,他也不是之前那个连砖都搬不动的小趴菜了。
而且跟拎不清的一意孤行跟全家人反着干的徐二叔不同,徐明辉识时务还聪明。
意识到老爷子的心思逐渐朝着长房偏离后,这人就不动声色地开始跟长房的人站在了一边,任劳任怨且毫无怨言。
现在家里说起什么事儿,徐二叔是个无人在意的炮仗,他逐渐取代了父亲在老爷子心中说话的地位,不动声色间就代表了二房的立场。
这样的少年人物对得起他在京都的盛名。
可桑枝夏还是觉得他奇奇怪怪的。
特别是遇上徐璈的时候,这小子显得非常奇怪。

小说《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