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美文同人 > 全科医师

全科医师

佚名 著

美文同人连载

获得医疗智慧系统,成为世上最牛实习生,开启大医模式,登上牛逼的人生巅峰。...

主角:   更新:2023-08-08 07:5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全科医师》,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获得医疗智慧系统,成为世上最牛实习生,开启大医模式,登上牛逼的人生巅峰。...

《全科医师》精彩片段


清江市,安泰医院神经内科。
刘牧樵穿着一件L号的白大褂,还略为显得有些短,崭新的3M的听诊器规矩地挂在脖子上。
不算很高,但帅,站在交班的实习生队伍中,养眼。
今天,是他实习的第一天,很幸运,刚好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郝教授来教学查房,这是一个难得学习的机会。
郝教授是名教授,自然,他查房的阵势相当的豪华,身后,除了他的两个博士研究生,其他的就是安泰医院神经内科的全体医生和进修、实习生了。
总共二十八个,围在病床边水泄不通。
今天查房会诊的重点是重症监护室。
这里有十几个昏迷重病人,大多是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
当然,也有其他病人,一例重症格林巴利,一例重症肌无力,都上了呼吸机。
11床是昨晚收进来的丘脑出血的重病号,深度昏迷,病情十分危险,是今天会诊的重中之重。
“丘脑出血,15毫升算很严重的病例了,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就是穿刺抽出积血。”郝教授对赵一霖说。
赵一霖是神经内科主任。
赵一霖转身对身旁的邹医生说,“你去准备,在郝教授的指导下做穿刺引流。”
邹医生出去了。
他是一个高年资的主治医生,正在准备一篇论文,题目就是关于脑出血穿刺引流方面的。
郝教授拿着CT片,反复在看,一边说:“有些医院,15毫升丘脑出血是不做穿刺引流的,觉得难度太大……”
“叮!”
刘牧樵脑子里响了一下,接着,他眼前悬浮着两个按钮,一个绿色的标记有“Y”,一个红色的标记有“N”。
“请求启动医学智慧系统,同意请按Y,不同意请按N。”脑子里的声音冰冷僵硬。
最近,经常这样。
刘牧樵虽然看过不少网络小说,但是,现实中,他相信科学,特别是医学生,是绝对的唯物主义者。
所以,他从来没有去摁任何按钮,担心一旦摁下去,精神分裂就成真了。
邹医生拿来了穿刺包,开始了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做的不错:剃头、定位、消毒、铺孔巾、切开头皮小口子、钻孔、准备穿刺针。
不得不说,操作很规范,没有任何值得纠正的地方。
邹医生拿着穿刺针,看了一眼郝教授,又看了一眼赵一霖主任,做了个深呼吸,稳了稳情绪,然后开始穿刺。
穿刺针笔直地穿了进去,足足穿进去了7、8厘米,抽出针芯,不见回血。
他变了变方向,还是没有回血,又变了两次深浅,依然不见鲜血,他不得不重新再来。
郝主任的眉头皱了皱,说,“别紧张,偏左一点,稳住!”
赵一霖主任也赶紧说,“按郝教授说的做,别紧张。”
怎么会不紧张?
邹医生一连三次都失败了。
这可不是好玩的。
此时,围观的人,看着邹医生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穿刺,大家的心都揪得铁紧,这样不行啊,这是脑子啊,每一次穿刺都是一次损伤啊!
邹医生额头上冒起了蒸汽,手越来越颤抖。
安泰医院神经内科,一般都是在出血量达到六七十毫升以上,并且多半是脑叶、脑室或者基底节处出血时才做穿刺引流。
他们很少冒险进入大脑深部,特别是离禁区不远的丘脑。
“我……不行了,谁来帮帮?”
谁会帮?
众目睽睽之下,特别是大专家郝教授面前,谁敢班门弄斧?
他的上级医生不说话,主任赵一霖也不说话,这个时候谁说话谁就是陪葬的。
邹医生想哭!
“我来吧!”
众人一惊,嚯!还真有人陪葬啊。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挺英俊的年轻医生。
刚才,刘牧樵看着眼前的两个按钮,没有忍住,终于伸手在绿色的“Y”键摁了一下。
随即脑子里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声音:“医疗智慧系统启动,奖励新人大礼包一个。”
说完,眼前一个金光闪闪的盒子。
刘牧樵伸手打开了它。
“恭喜,宿主获得大师级穿刺技术指南。”这声音依然是冷冰冰的,没有一丝的热情。
刘牧樵一喜,几乎要叫喊出来,中大奖了!
不过,他没有叫喊,而是默念道,“告诉我,大师级穿刺技术是几个意思?”
“穿刺技术分入门级、熟练级、专家级、大师级、宗师级。穿刺分为静脉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胸腔穿刺、器官活检穿刺和脑穿刺等。大师级是指精准度达到毫米级,也就是说,内脏穿刺,误差不超过正负1毫米。”
刘牧樵不禁吸了口凉气,这么厉害!掌握了它,那可是一门吃肉的本领啊!
此时,所有的人都看着刘牧樵。
郝教授点头同意,说:“行,你上。”刚才,邹医生的技术,他实在看不下去了。
赵一霖主任也微笑着点了点头,说:“这样就最好了。”
刘牧樵二话没说,带上手套,接过邹医生手里的穿刺针,稍稍停了停,瞄了一眼前面,似乎在瞄准,随即快速地刺了进去。
抽出针芯,鲜红的血液出来了。
这个过程,仅仅五秒。
“吁!”
都深深地吁了一口气。
总算成功了。
刘牧樵没有停留,套上针管,总共回抽了15毫升血液,不多不少,刚好是CT报告的血量。
“郝教授,还是你的人行啊!”赵一霖笑了笑,接着说:“附属医院开展这样的穿刺很普遍吧?听说,你们正在给帕金森病做根治手术?”
听这话,郝教授虽然有些迷糊,但后面那个问题,正是他研究的一个大课题。
帕金森病的根治术,代表着神经病学的最前沿,郝教授在这方面是有成就的。
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时,他不禁微微把头抬起来,四十五度角度看着天花板,脸上的光彩十分的照人。
“是的,帕金森病最难的就是穿刺定位了。根治帕金森病,目前有两种术式,一是损毁术,二是放置脑起搏器术。损毁术是捣毁苍白球,脑起搏器是把起搏器放置在丘脑底核处。”
“厉害,太厉害了。”
在场的都是神经科的医生,对苍白球和丘脑底核都熟悉,那是两个黄豆大小的区域,在脑组织的深处。
郝教授继续说:“现在,我们一般都是借助手术机械人,在CT定位下完成,风险小了很多。当然,机械人也是在我和张教授的指挥下才能进行手术。机械人的特点就是稳。”
说到这里,郝教授又转过头,看着正在收孔巾的刘牧樵,说:“贵科的这位医生,天赋不错,你们要好好培养,将来,一定大有前途。”
赵一霖一愣。
贵科?
他不是你郝教授的研究生吗?
郝教授继续说:“要把神经内外科搞上去,穿刺和介入是抓手,这样的人才,要好好培养。他可以过来跟我学一两年,我有信心把他培养成穿刺高手。”
赵一霖不淡定了,“呃,郝教授,我问您一个问题,他不是你的学生?”
郝教授觉得很奇怪,说:“怎么又是我的学生了?明明白白,他是你们科室的啊。”
“不是啊!他根本就不是我们科室的医生!”赵一霖说。
“那你怎么同意他做?”郝教授说。
“我见你点头同意的啊。咦,人呢?你站住!”赵一霖把正在溜走的刘牧樵揪住了,“你是谁?”
“我是刘牧樵,新来的实习生。”


刘牧樵坐在科教科的凳子上,习惯性摸了摸鼻尖,又扶了扶眼镜。
他手上,还端着一杯热茶。
这有些出乎意外。
今天是来接受处罚的。
科教科的郭科长还没回来,说是在院长办公室,正在讨论他的事。
茶,是干事刘斐给他泡的。
茶是好茶,明前的碧螺春。
杯子也是好杯子,醴陵瓷。
但是,这不是好兆头。
被退回医学院的可能性非常大。
理由很简单,严重违反了实习生纪律。
昨天,他成功对血肿进行了穿刺,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在活人身上做穿刺,还是脑深部接近禁区的地方穿刺。
这个,不得不承认,他自己都被吓着了。
太猛了!
这个手术,属于专家级水平的人做的,所以,邹医生在郝教授指导下也没能够完成。
而自己,从来就没有摸过穿刺针,昨天怎么就冒冒失失,也不知智慧医学系统真假的情况下,抢着就上去了,现在想想都后怕。
肯定是医学智慧系统在搞鬼,要不,自己绝对不会这样猛。
下次一定注意——还会有下次嘛?
刘牧樵又摸了摸鼻尖,问科教科的干事刘斐,郭老师怎么还没来?
“你急什么?砍头还有插队的?”刘斐坐在桌前,一边看着电脑银屏,一边敲打着键盘。
“你说,我真会被开除吗?”
“那就不好说了。你等郭科长来吧。”
“听说郭科长很严厉?”
“可不!”
“有商量的余地吗?”
“只怕是很难。”
“哎。”
“其实,你也用不着这样颓废,大不了,到县级医院去实习。”
“县级医院?不不,学不到什么东西。”
“你还看不起县级医院?”
“不是看不起,病种太少,老师水平也只一般。”
“那你去考研啊。”
“考研?那是另一回事啊,考研也不能不实习吧,再说,我觉得,我没必要考研了。”
“没必要?你自视很高啊。”
……
正聊着,一个中年女人风一般走了进来,一脸的严肃。
“刘牧樵?”
“是,郭科长,您好。”刘牧樵赶紧站起来回答。
“嗯,你坐。”
刘牧樵哪敢坐?看着郭科长坐下,紧张地说:“郭科长,希望你给我一次机会。”
“嗯,我刚才从院长办公室过来,专门讨论你的问题……”
“结果怎么样?”
“你说呢?”
“从宽处理?”
“呵呵,你还很自信啊。开除!”
“……”
“在没有带教老师的授权和指导下,你竟然做这样高难度的手术。万一出了医疗事故,谁负得责起?你的错误性质太严重了!”
“你一定有办法,你是一个老科教科长了。”
郭科长“呵呵”笑了几声。
“事已至此,我就是想帮你也已经晚了,那个病人生死未明,万一死亡,就因为你,这场官司我们是输定了。”
“不会死的,你放心,我昨天把他的淤血全部抽出来了。”
“你说的不算。这种病人,九死一生,本来,死亡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因为你动了手,那就不正常了。你会连累很多人。”
“……”
“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几十万,就这样没了。再说,人家邹医生,三年不能晋升,赵一霖主任,一年不能评先进。”
想想,真的很严重啊。
万一死了呢?
刘牧樵也没有把握,他临床经验少。
不,不会死的!
我的穿刺水准是大师级的,血肿已经很顺利清除了,怎么会死呢?
这时,昨天的穿刺过程又一次在脑子里回放,他仅仅用了不到半分钟时间,一针下去就穿刺到了血肿处,又快又准。
这种感觉,
爽啊!
真踏马的太爽了!
刘牧樵“哈哈”笑了起来。
“你还笑?”郭科长惊讶地问。
刘牧樵一惊,“我笑了吗?”
“你是在回忆昨天的穿刺吧?很爽,非常爽,是不是?”
“郭科长你真聪明。”
“哈,我真聪明。”郭科长想哭,被一个小哥赞扬聪明。
正说着,门口来了一群人,手里拿着一面锦旗,问:“这里是科教科吗?”
“什么事?”刘斐急着问。
“我们是来送锦旗的,刘医生,是我们的救命之恩。”几个乡下人,讲着乡音。
“医生属于医务科管,我们这里不管医生,我们是科教科。”刘斐说。
“我问了他们,医务科的人说,刘医生属你们管。”
“哪个刘医生。”
“刘牧樵医生。”
“刘牧樵医生?他怎么是你们的救命医生了?”
“昨天,他帮我父亲做了一个手术,现在醒了,所以,我们特意来感谢他的。”
郭科长满脸的疑惑,看着刘牧樵,“就是这个病人?”
刘牧樵并不认识家属,所以不敢肯定,“也许吧。”
“你们过来,看看是不是他。”郭科长说。
几个人围了上来,看了看刘牧樵,也不敢肯定,他们昨天并不在场,也是事后知道的。
其中有一个说:“好像是他,护士长说,是那个很年轻的,很帅气的,很英俊的,戴着一副眼镜。你应该就是刘牧樵医生?”
刘牧樵点了点头,说:“我就是刘牧樵。11床病人醒了?”
“醒了,完全醒了,认得人了。”一个看似病人儿子的人,紧紧握着刘牧樵的手,嘴里不停地说,“太感谢了!太感谢了!你的水平太高明了,一针,就救活了我父亲。”
“好了就行了,不用谢。”刘牧樵说。
“您看还需要开什么药,不管价钱,钱,我们家不差,您尽管开好药。”
“开药?你们找管床的医生吧,我不管床,因为我是……”
是什么,刘牧樵没有讲下去了。
因为“实习生”仨字,一定会把病人家属吓着。
郭科长也见机不妙,赶紧接过锦旗,说:“医生治病是本分,感谢,真的没必要。你们回去吧,好生照顾病人。”
“好的,好的,没想到,刘医生你还这么年轻。”



刘牧樵没有被开除。
他暂时得离开神经内科,还是不和那个病人见面的好,因为,一个实习生帮他做的手术,这事是不能传出去的,否则,会说安泰医院草菅人命。
他重新分配在儿科实习。
带教老师姓周,一个大胖子。
开完医嘱,周医生说:“我离开一会儿,谁问起我来,就说我到急诊室捞病人去了。”
说完,脱了白大褂,走了。
刘牧樵跟了他三天了,每天都这样,一出去,就很难再看到他的影子了。
看着周医生的背影,刘牧樵就想笑。
到急诊室捞病人,用得着脱白大褂?
大约到了10时,护士长刘娅进来了,大声说:“有事了,有大量病人收治,实习生负责搬床铺,放在走廊上,加满走廊;值夜班出班的医生都不要走;快,都给我快点。”
大家一听,丢下手中的活,很快就忙碌起来。
这是考验一个科室能力的时候了。
向阳街道幼儿园出现大量幼儿食物中毒,呕吐,腹泻,还有不少的幼儿出现了明显的脱水。
病人数吓人,87个。
刘牧樵也加入了加床的队伍中。
走廊上,很快就加满了床。
接着,病人和家属也蜂拥而至。
科室里,一下涌进几百人,护士长刘娅的脸被吓得惨白。
幼儿中毒那还了得?一家人全体出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外公外婆也赶来了。
街道也派了几个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和安抚,配合宣传,这种时候,必须体现领导的关怀和重视。
医嘱很快就出来了,现在问题就是护士执行医嘱了,建立静脉通道是当前最最关键的事。
病人家属在吵吵嚷嚷。
刘娅向医院请求支援。
援兵火速就到了,她们都是护理技术高手,就连安泰医院的院宝级的雪姨也请了来。
哈,雪姨也到了!
雪姨是退休老护士,技术绝对权威,一年中,总有几次被医院紧急召唤。
她有一手绝活,一针见血,有九成九的把握,不管多难打的针,他都能完成。
她在医院护理界享有至尊的荣誉。
“实习生,都来帮忙,帮老师消毒做准备。”
刘娅吆喝道。
刘牧樵在帮助一个中年护士,王大姐,是儿科的中坚。现在,她正弯腰给幼儿打针,略有些皱纹的额头上,微微冒出一些蒸汽。
她到目前为止,才帮两个病儿建立了静脉通道,第三个,卡壳了,一连三次都失败了。
旁边的家属很愤怒,都快到爆发的临界点值了。
“不好意思,脱水比较多,血管都塌陷了,所以有点难。”王大姐赶紧解释。
小儿手上一针一针反复被穿,别说家长,就是不相干的街道干部也不淡定了。
“你们这技术!”
又失败了。
王大姐越是急躁,越是穿刺不中,被人一呵斥,手都抖起来了。
“我来吧。”刘牧樵也看不下去了。
“你?”几个声音同时惊问。
在病人眼里,打针是护士的专有技能,你一个男的,还是实习生,凑什么热闹?
“相信我,我能。”没等王大姐反应过来,刘牧樵伸手接过针头,没有丝毫的停滞,快速就穿进了静脉。
这个快!
病儿也是一愣,还没来得及感觉疼痛,就这样结束了?
王大姐半天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刘牧樵从她手里抢过针头,到穿刺成功,仅仅只有三秒钟——好吧,夸张了一点,最多五秒!但是,即便是五秒,那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事啊。
“痛不痛?”刘牧樵微笑着问。
“不痛,一点也不痛。”幼儿终于反应过来。
他说的是实话,三、五秒钟的事,对打针的恐惧还没酝酿就已经结束,连幼儿也觉得是一件很稀奇的事。
家长也反应过来。
“就……这么简单?”
“不是说血管塌陷不好打吗?”
“看来,还是水平问题啊。”
七嘴八舌,王大姐是训练有素的护士,绝对不会轻易和病人争论,她专注地看着刘牧樵。
刘牧樵给第二个病人的穿刺也成功了。
又快、又准,一针见血。
什么!还不用压脉带?
压脉带是护士静脉输液和采血时用的一根橡皮管子,勒紧手臂,使血管充盈可见,利于操作。
刘牧樵竟然不需要?
确实,刘牧樵眼里,幼儿的血管并不细,都在3毫米以上,盲穿都不是大问题。
他进针的时间,一秒钟就足够了,耽搁时间的,主要是在消毒这个环节。
“你,帮我做消毒准备。”刘牧樵对王大姐说。
王大姐一惊,什么,你有没有搞错,你才是壮丁!
但是,她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要不被病人呵斥,即便是给实习生做下手,又有何不可?
“你帮我挂液体!”王大姐把恼怒转给身后的实习护士。
接下来,王大姐专注于找血管,消毒。
一个专门消毒,一个专门穿刺,这样就快了很多,几分钟,就成功地为十几个幼儿建立了静脉通道。
这时候,实习护士却不干了,嘴里不停地哀求,“慢点,慢点,你这么快,我跟不上啊,既要挂液体,又要调速度。”
是太快了一点,刘牧樵不得不减慢了速度。
渐渐,出现了骚动,有人不干了,他们觉得不公平。由于大部分的护士不能做到一针见血,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人在怒骂!
“请理解,请理解,都是腹泻病人,血管不充盈,不好打的,你们看,雪姨,她是我们医院最厉害的高手,她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
刘娅哑着嗓子在拼命解释。
她的嗓子都快哑了,喧闹声、抗议声不绝于耳。
“你说不好打,怎么,那个男护士怎么回事?他每一次都只需要一针就行了,你们就不会多派几个厉害的人吗!”
“我们也要那个男护士打针!”
“对,他打针还不痛,我们也要他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