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走出山沟沟》,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人公徐远一生被情所困,爱情面前,他犹豫过、自卑过,当真爱来临时,他猛烈追求过,可是爱的越深,心就会越痛,真爱离开后,他的心依然被牢牢占据。事业面前,他无依无靠,最初的梦想是靠着奋斗改变自己的生活,能让父母过上一个好日子,可是现实中呢?任何事情按照他传统、正派的想法都无法实现。他只好适应生活,改变自己,他从一个上进、好学、刻苦、善良、正直等集一身优秀品质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功利心切、无恶不作、与民争利、作风堕落的仕途中人。他利用非常规的手段步入了仕途,欲无止境,敛财无数,美女常伴左右,最终锒铛入狱。
《走出山沟沟》精彩片段
:夏庄中学不知道按照什么依据分的班级,张家河小学毕业的七名同学,只有徐远和陈晓燕被安排在一个班级,其余五名女同学被安排在初一一班,几个女同学因为不能和陈晓燕在一个班级念书,心里面都有所惋惜,但是无可奈何,只能服从学校的安排。在徐远心理何止是惋惜呢,他差不多已经是心灰意冷,感慨命运的捉弄人,可是自己无能为力。
徐远垂头丧气走在陈晓燕的身后,来到初一二班的班主任处报名。初一二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帅哥,身材高大,脸庞俊朗,戴着一副银边眼镜显得儒儒而雅。他看到徐远来报名,笑嘻嘻地说:“早已听闻徐远的大名如雷贯耳,今天所见果然非同寻常。”
徐远听到班主任老师所说的话后,感觉耳熟,他突然想起这应该是哪个古装电视剧里的台词,看来班主任老师要么是个文学迷,或者就是个古装电视迷。徐远打起精神急忙问班主任老师好,班主任老师自我介绍说他姓刘,名叫志远,已经在夏庄中学教书三年,刚刚送走一批毕业生,今年又重新开始教初一的新生。徐远奉承道刘老师肯定有经验,我们这个班的学生真是有福气。
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刘老师也不例外。刘老师笑着说:“听小学老师们说你方方面面很优秀,准备让你当班干部。”徐远谦虚地说:“能考上中学,哪个孩子的学习都不赖,我一个后沟小学的学生,怕管不住大川的学生,你还是让别的同学们当吧。”
刘老师阴沉着脸说:“过分谦虚就等于骄傲。咱们班我看了几圈,你当班长最合适。”徐远还想推辞,一旁的陈晓燕快嘴说道:“徐远在小学时候一直是我们班的班长,他可负责任了。”刘老师满意地点点头说:“我就喜欢负责任的学生,咱们班以后一定要比一班强,这个班长很重要。初一一班的老师已经跟我私底下说过,有可能要让苏霞当班长。”徐远听说苏霞可能当一班的班长,那么自己肯定不能落后,欣然接受了刘老师的安排。
报完名后,徐远帮着陈晓燕把被褥搬进了女生宿舍里面,宿舍里的几名女生给他投以怪异的眼神,徐远感觉很不舒服,心里想,怎么了?难道帮助女同学搬一下被褥不可以吗?徐远的初衷是帮忙,可是让宿舍里的几名女同学们想到的是他们的关系不一般。陈晓燕也觉察到了这种怪异的眼神,急忙对徐远说:“谢谢你,徐远,其余的事情我来做吧。”
徐远走出了女生宿舍,从自行车上解下了铺盖,来到初一二班的男生宿舍。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在一排,窑洞里挨着摆满了一张张木床,只留着两三米的过道。来得早的同学已经占据了中间位置,并且把被褥铺好了,目前只剩下靠窗子和后面的位置了。徐远心想靠窗子处到了冬天肯定会很冷,他把被褥铺放在后面的位置上,三下五除二铺好了床。
“男生宿舍里为什么没有一个学生?大概都跑到夏庄中心小学去了吧?”徐远自言自语道。夏庄中心小学,虽然徐远并没有进去过,但是这却是一个让徐远牵肠挂肚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苏校长的女儿苏霞。既然别的同学能过去看,那么我徐远也能去。徐远心中这样想到,迈着步子向夏庄中心小学走去。
“徐远,你去中心小学吗?我也去。”身后传来了陈晓燕的声音,徐远停下了脚步,转过头看去,陈晓燕小跑了过来,两只纤细的胳膊来回摆动。“听宿舍的同学们说中心小学正在搞剪彩仪式,还有文艺表演呢。”陈晓燕跑到徐远的身边,气喘吁吁地说。
等到徐远和陈晓燕跨进夏庄中心小学后,眼前的景致让他俩傻眼了。校园里飘着彩球,一座二层小楼上挂着彩带,中间悬挂着一条横幅写着“热烈庆祝夏庄乡春蕾希望小学竣工”,主席台就坐的人大概是来自各级政府和捐赠单位的领导,徐远只认识苏校长一个人,他戴着红领巾,正兴致勃勃地观看着孩子们的表演。文艺表演的场地已经被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围绕得水泄不通,徐远和陈晓燕挤在人群中,透过缝隙看着孩子们精彩的表演。
一个舞蹈过去,主持人走上台来,用着稚嫩的嗓音说道:“下面请欣赏独唱《十五的月亮》,演唱者苏霞,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人群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很多男孩子就向里面拥挤。徐远听到表演者是苏霞,他完全不顾陈晓燕,使出浑身的力量挤到前排,眼前的苏霞美得像是画中人,水格灵灵的眼睛,白格生生的皮肤,红格嘟嘟的脸蛋,摆动轻柔柔的手臂,穿着一套精美的演出服,清脆嘹亮的歌声便回响在徐远的耳际。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
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
我在边疆站岗值班。
啊……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
军功章呵,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苏霞一曲高歌后,在场的领导和孩子们给她致以最热烈的掌声,徐远看着苏霞,大声呐喊道:“苏霞,你最棒!”苏霞这时看到了站在前排的徐远,向他送来最灿烂的笑容。徐远的心已经酥化了,眼巴巴地盯着苏霞走下舞台。身旁的几名男同学开始议论了:“苏霞不愧是夏庄中心小学第一美女,人美歌也美,真是爱死人了!”“别看苏霞今年才考上初一,小学的时候给他写情书的人多的去了。”“哎,真不知道这么美的美女将来会是谁的?”“听说教办主任的儿子白万友对他已经狂追不舍了,咱们这些就别妄想了。”
演出结束了,徐远呆怔怔地站在原地,苏霞果真是人见人爱,不知道那几个男孩子说的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自己就彻底没戏了。陈晓燕看到徐远傻呆呆地站着,突然想到四年级时的流言蜚语,原来同学们所说的也不是空穴来风,看来徐远确实对苏霞有意思。陈晓燕刚想过去找徐远,却看到苏霞向着徐远走去,她只好停下了脚步。
徐远的眼前突然出现了苏霞的甜甜的笑容,没有看错,身边站着的人的确是苏霞,化的妆还没有下,依旧那么楚楚动人。苏霞微微笑着说:“徐远,你怎么了?一个人站着发呆。”徐远笑着说:“不愿离去,回味着你优美动听的歌声,你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苏霞笑得格外灿烂地说:“谢谢你的夸奖,很高兴你来看我的表演。”徐远低声地说:“这可是我听到最动听的歌声了。”
徐远注视着苏霞,能在苏霞清澈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身影,突然耳边传来苏校长的喊声:“苏霞,快点过来,几位领导想见见你。”父命不可违,苏霞给徐远做了一个鬼脸后,快步走到苏校长跟前。徐远看着苏霞的身影,回味着苏霞优美的歌声,心中想到刚才还对不在一个班级感到非常懊悔,但是这样看来以后课间或者放学有的是时间,还是有希望的。
真是秋晒如刀割,火辣辣的太阳把徐远晒得满头大汗,徐远这时才回过神来,满院子的学生已经散去,他四处寻觅了一圈,不见苏霞的身影,却看到了陈晓燕还在不远处张望着自己,只好迈开步子走向了陈晓燕,一同回到了夏庄中学的校园里。
两人一路无语,各有心事。陈晓燕心中很是不悦,自己欣赏的男孩子喜欢着别人,自己跟苏霞无法比,长得没她漂亮,歌唱得没她好听,更何况她还有一个校长父亲,看来自己根本是不是苏霞的对手,放弃徐远吗?有点不心甘,徐远敢于在那么多孩子的面前保护自己,这种男孩子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不能放弃,要对他展开猛烈的追求,不信他的心是铁打的。徐远还在回味着苏霞甜美的歌声,回味着她灿烂的笑容,他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徐家沟村位于延原市夏庄乡偏僻的拐沟里,距离夏庄乡政府所在地约有四十来里路,距离延原市约有一百里路,四面连绵着几座大山。山与山之间是一条很窄的沟,村子就坐落在这条沟里,靠北边向阳的斜坡上横七竖八地散落着几十孔破破旧旧的窑洞,院子里堆放着各种农用器具,硷畔上垛着柴草,鸡、狗、猪等家禽家畜悠闲地在村子里散着步,觅着食。村子的下面是一块旱坝地,由于没有水渠,还不能种庄稼,长着各种野草。在村子的西南方向有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与外村相连。
“就是这一溜溜沟沟,就是这一道道坎坎,就是这一片片黄土,就是这一座座秃山。”这里是黄土地的腹部,群山环绕,山外还有山,沟沟相连,似乎永远走不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徐家沟村的村民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多数人凭着辛勤的汗水一年下来粮食满仓,肚子吃不饱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了。人们再也不用愁会把孩子饿死了,并且考虑到种的地又这么多,劳力短缺,生儿育女成了每家每户的重要任务了。
正月里也不闲着,徐家沟村后庄马宝亮的媳妇高秀英又坐了,生了个丫头片子,已经起名叫四梅了。前庄徐茂成媳妇田玉芬顶着个大肚子,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后去看望。马宝亮的两朵金花马大梅和马二梅都成了大姑娘了,赶忙给田玉芬倒了一杯开水,马三梅还是个小屁孩,坐在炕上独自玩耍着。
田玉芬看到四梅小眉小脸长得还像个样,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就和高秀英开起了玩笑:“我这回要是生个男的,就娶你家四梅当媳妇。”
高秀英身体还很虚弱,微微笑了说:“谁稀罕你家了,我们四梅一看就是当小姐的命。”
田玉芬笑着说:“如果生个儿子的话,我就让好好念书,将来说不定考出去当个公家人,到时候说不定还看不下你家四梅了。说回来,你下回一定要争口气,生个男孩了。”
“哎。”高秀英叹了口气说:“不知道我不争气,还是那死鬼不争气,已经三十好几了,抱起的还有没抱起的生了大概有十个了吧,每次都是女娃娃,把我可急死了。”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田玉芬说要回家喂猪了,高秀英要留住吃饭,田玉芬说要吃也要等到四梅满月的时候吃好的了,便走了。马大梅和马二梅把田玉芬送出了院子。
田玉芬刚走下马宝亮硷畔,迎面遇到一位大肚子婆姨,手里面也提着一些鸡蛋,她的穿着打扮要比田玉芬好得多,下身穿着一条蓝蓝的裤子,上身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肚子圆滚滚的。
“大少奶奶,也去看马宝亮婆姨?你的肚子真大,坐什么时候的?”田玉芬满脸笑容,这位大少奶奶是徐家沟村大队长刘志富的大儿媳妇田葡萄,村里的婆姨们经常开玩笑叫她为大少奶奶。
“你也和我开玩笑,什么年代了还大少奶奶?我坐四月的,你呢?”田葡萄的举止说话就不像是一个山沟沟的人。
“快了,应该在二月左右。不和你瞎说了,赶紧要回家喂猪去了。”田玉芬说完就走了。
田玉芬刚到院子,看见婆婆拄着拐杖,手里颤颤巍巍地提着一桶猪食,脸上的气色有点不对劲,赶忙上去接过猪食桶,对着婆婆说:“不是常给你说了,喂猪的活以后别干,你那小脚走路,看见我都心疼了。”
婆婆生气的问:“你是不是去看马宝亮家了?”
田玉芬急忙说:“嗯,四丫头还长得水灵着了。”
婆婆说:“你是个大肚子,大肚子不能看坐月子,到时候娃娃没有奶吃,你就知道后果了。”
田玉芬一下子明白过来说:“该死的高秀英,不该去看你,坐过月子差不多有十年了,不小心把这事忘了。”
婆婆一脸愁容地唠叨:“但愿马宝亮媳妇的奶水不要太旺了。”田玉芬看见婆婆这气色,只能一边宽慰婆婆,一边去喂猪。
眼看太阳下山了,徐茂成背着一背柴走进院子把柴撂倒柴垛上,徐玲拉着两根洋槐枝奔奔跳跳跟在后面。
田玉芬已经做好了酸菜和饭,热了玉米窝窝,还有少许过年剩下的油馍馍。一家人围坐在炕上,煤油灯发出微弱的光,徐玲很利索的给一家人盛了饭。
徐茂成把油馍馍给每人夹了一块,然后自己拿了一大块玉米窝窝,斯留斯留地喝着酸菜和饭,看见老娘和老婆都不说话,觉得有点不对劲,问:“你们今天吵架了?”
徐茂成老娘说:“没有,问你婆姨可。”
田玉芬把看马宝亮媳妇的情况说了一下。徐茂成说:“我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了,就为这个生气呢。妈,又不是人马宝亮媳妇把你儿媳妇的奶水给抢走了,不要这么迷信。要想奶水足,关键要给吃的好。等娃娃生下了,我就把那头猪杀了,我就不信没有奶。”
田玉芬接着说:“这回惹你生气了,你都上岁数了,要想开点,气坏了身体,那不是把我们急死了。再说,还不一定谁的奶水多呢。”
徐茂成老娘听了劝说后气顺了许多,说:“我还不是为了你们好,为了我将来的小孙子好。”
徐玲伶俐的说:“奶奶太偏心,你怎知道是孙子呢?我希望是个妹妹。”
徐茂成老娘对孙女说:“男孩子是家里的顶梁柱,我死了以后,走在前面举引坟杆的是孙子,女孩子将来嫁出去就成了人家的人。你们现在已经兄妹两个了,如果再生个弟弟,你哥平将来也有个帮手,那该多好啊!”
徐玲越听越生气,愤愤地说:“男孩子好什么了,我今年才十岁了,就和爸爸上山砍柴,我哥平干什么去了?”
徐茂成老娘见自己的乖孙女生气了,急忙说:“女孩子也好,女孩子是父母的小棉袄,懂得疼人,将来你父母老了以后,端屎送尿还指望你了。”
徐玲听这么一说,心里才公平了一点,对着全家人说:“不管生个妹妹,还是生的弟弟,我都喜欢,因为我们是亲姊妹。”全家人都乐了,夸徐玲是个懂事的孩子。
“平了?”徐茂成的一句问话,愕然打断了全家人的说笑。
徐茂成老娘忙说:“大正月的,又和几个平一块喝酒去了。”
徐茂成听了生气的说:“平还小了,喝酒太多会把自己喝坏了,以后再不让喝酒了。”
田玉芬听徐茂成这么一说有点乐了,说:“喝酒还不是有你的遗传,哪次红白喜事你没有醉过?哪次醉了以后不说自己再也不喝那烂怂酒了?现在戒了吗?平过了年已经十六岁了,基本上成了一个大后生了,咱俩不是十六岁上结的婚吗?孩子大了也该像个大人的摸样。”
徐茂成的心“呼”的热了一下,心里想那时候还不是因为你家娃娃多吃不上,那么小就结的婚,现在还有意思在孩子面前说。翻过来想,平已经不小了,小学五年级毕业已经三年多了,这几年种地、锄草、收割庄稼、打场等哪一样差?也把孩子受得够呛。平大了肯定要结婚,老是呆在家里受苦种地,将来结婚恐怕还是个大问题。原来女孩子都往拐沟里跑,能吃上饿不死,现在社会不一样了,女孩子都往大川里跑,条件好离城近,甚至有的直接嫁到城里了。要想好结婚,必须得学个手艺才行,学什么呢?自己是个半杆子木匠,儿子是不是应该做一个真正的木匠呢?人们的生活过好了,肯定要盖新房做新门窗,结婚的时候做新家具,所以说就学木匠肯定能养家糊口。
徐玲和奶奶在隔壁的窑洞里睡了,徐茂成把他的想法和老婆说了一下,老婆一听是个好注意,但又想跟人家学习手艺,那是要伺候师傅的,不知道要受多少苦累的,田玉芬有点犹豫,说:“孩子是不有点小了,怕吃不下那份苦,再过两年怎样?”
徐茂成听了有点生气,说:“糊脑怂,你就会惯着孩子,再说家里的苦轻么?就这样了,过两天我就到外甥女婿那里说,让他带上,我想不会受什么气的,你就放心吧。”
徐茂成说完以后,呼噜呼噜的睡着了。田玉芬迟迟不能入睡,她担心平,想去看一下,又怕平没面子,慢慢地也睡着了。
徐茂成睡了一觉醒来后,才听见院子里响起错杂的脚步声和含糊不清的说话声。“喷”的一声,门开了,徐茂成急忙点着煤油灯,地下站着三个醉汉,咧着嘴笑着,一股子烟酒味立刻充满了窑洞。
“二……二爸,我把我……我兄弟平送回来了。”大平显然醉了,结结巴巴地说。
平急忙说:“我没醉,我能行,老大和老二就要送我了。”
徐茂成赶忙下地把平扶上炕,脱去外套,让平钻到已经焐得暖和的被子里,对着两个侄子说:“大平、二平,你们醉了么?要不要我穿起来送一下你们。”
二平吐着舌说:“二爸,没事,我们弟兄俩一会儿就回去了,你赶紧睡。”两兄弟一摇一晃地走出了门,徐平雷鸣般的鼾声已经响起来了。
:第二天早饭的时候,徐平醒了过来,感觉头疼得厉害,不过他还是勉强端起了饭碗。徐茂成看了一眼身体健壮的徐平说道:“我这一辈子,木匠学得半杆子,现在只能扛老镢头种地。现在的社会好了,人们的生活也好多了,但是要想生活的更好,自己必须有个一技之长。我和你妈商量过了,想让你跟着你姑舅姐夫学木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技多不压身的道理徐平懂,有了手艺后养家糊口的道理徐平也懂,徐平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是离开徐家沟村就看不到自己的心上人了,可是为了让自己心爱的人儿将来幸福地生活,他只有割舍这不舍之情。
“那就按照父亲的安排办吧。”徐平的性格平常里很倔强,没想到今天这么懂事,这多少令徐茂成有点意外。
徐平吃过饭后就来到了后庄,他打了声响亮的口哨,没多久一位花枝招展的姑娘来到了他的跟前,她有点扭捏,他也有点不自在。
“二梅,我想给你说件事情。”徐平的声音很低微。
“你说,什么事?”马二梅低着头,手拽着布衫。
“我要去学木匠,你说好不好?”徐平询问道。
“会手艺总比种地强,不过你的事要你自己做主。”马二梅还是没敢抬头看一眼徐平。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走了后,我会想你的。”徐平说的话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得见,他的心扑通捅地跳着,脸色红作一团,没等马二梅说什么他就匆匆走了。
没过几天,便是正月二十四,这一年就算过去了。这天早上,徐平动身去杏花川姑舅姐夫那里学木匠。杏花川与徐家沟村相隔着一座顶天峁山,徐平翻山时,他的眼睛始终盯着对面山上的马二梅。徐平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他张开口吼了一嗓子:“对面山上的圪梁梁上站着一个谁,那就是我的要命的二呀妹妹。”马二梅此时就站在脑畔上,听到徐平的歌声,她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徐平渐行渐远,马二梅望着徐平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转过了一个山峁就看不见了,马二梅还在凝然地望着。徐平离开了徐家沟村,把马二梅的心也带走了。
二月二,龙抬头。鸡刚打鸣,田玉芬的肚子疼得厉害,徐茂成急忙叫来老娘和村里经常接生的王婆婆。太阳冒出山头的时候,田玉芬生下一个大胖小子,长着一对大花眼,模样长得可俊俏了,把一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田玉芬的奶水还很争气,把孩子一天吃得饱饱的,徐茂成老娘这才把心放下来了,一天偏锅令灶做几顿饭伺候着儿媳妇。徐玲念书一回来就守在小弟弟的跟前,看着小弟弟,逗着小弟弟。村里人也跟着高兴,但凡见到徐茂成,都乐呵呵地说:“茂成,你都快四十岁的人了,老来得子,有福气。”徐茂成心比蜜甜,对着村里人说:“那肯定,那肯定,娃娃满月的时候过来喝酒来。”
孩子生下几天以后,徐平得到捎话以后,跟师傅请了假也回来了。徐茂成叫来大平、二平两个侄儿子,拿出一把二尺长的尖刀,把家里喂养了快一年的大肥猪摁在硷畔的石块上。猪拼命挣扎,使劲叫唤,徐茂成瞅稳一刀刺在猪脖子处,整个刀子一直刺进去直到猪心上,鲜红的猪血从刀口处喷了出来,徐玲接了半盆子。过了一袋烟的功夫,猪不动了。父子几个一看就是杀猪的行家里手,褪猪毛、开肠破肚、剁肉都很利索。
中午的时候,香喷喷的小炒肉烩菜米饭就端在田玉芬的面前。田玉芬感动得不得了,心里想着这头猪过年都没舍得杀,今天专门给我杀,对我真是太好了,她吃起饭来特别香。徐茂成把猪肉给自家留了些,村里人过来这家称二三斤,那家称四五斤,徐平在一边拿着小本子记着帐。村里人手头不宽裕,都不给现钱,一年里自家杀猪的时候,徐茂成也会去拿上一块,到年底相互一抵账算清。
马宝亮没有来买猪肉,而是派马二梅过来了。徐平看到马二梅后心中一阵欢喜,可是碍于众人的面子,他只好故作镇定,问道:“二梅,你也过来买肉了?要多少斤?”
马二梅的心中当然也很激动,可是女孩子家还要表现出端庄稳重,所以她只深情地看了一眼徐平,低声说:“来上三四斤吧。”
在场的人们都是老粗人,哪能注意到徐平与马二梅的眉来眼去。徐茂成给砍了一块瘦肉多一点的肉,徐平把斤称记在账本上,然后递给了马二梅。徐平此时真的很想就把这块肉送给马二梅。
孩子一天一个变化,徐茂成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愁在肚里。没事的时候徐茂成会一个人盘算,心里想我这半辈子是受苦的命,大锅饭年代,一年四季大会战,累了个半死还吃不饱饭,单干开始后地多劳力少,父亲去世早,老娘上岁数了只能照看一下家,今年又让大儿子平去学手艺,玲还小,现在娃娃他妈又坐月子,今年恐怕要更辛苦了。自己再苦再累也无所谓,只要一家人能吃饱穿暖就好了。
徐茂成看了一眼孩子,被子开了,徐茂成给孩子把被子往好盖了一下。孩子可不能像自己一样整天呆在这山沟沟里,长大后要么学手艺,要么念书,如果是块念书的料,就是砸锅卖铁也供娃娃念书,要像老队长刘志富一样把孩子供出去,人家二儿子刘成斌上完学后已经在市财政局工作了,回家的时候都骑着偏三轮摩托。那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呢?我是希望孩子能走出去,远离种地受苦,小名就叫远远,大名叫徐远吧,徐远这个名字的读音和许愿差不多,也寄托了大人对孩子的愿望。
徐家沟村最大的户就是徐家。徐家老弟兄三个逃荒到徐家沟村,结婚生子过日子。大门徐海堂老两口早已过世,留下两门徐茂德和徐茂贵。老大徐茂德如今已年过半百,生下两个儿子徐大平和徐二平,大平娶了个媳妇叫黄二毛,二平娶了个媳妇叫叶小梅。老二徐茂贵前些年学过医生,后来在乡卫生院干过几年,后来回到村里开了个小诊所,大女儿徐花、二女儿徐丽都已经是个大姑娘,去年腊月里也是喜得贵子,取名徐亮。二门徐海广去世的早,媳妇现健在,一辈子养活成人的是两个女儿和徐茂成,两个女儿都出嫁到外村,现已经抱上了孙子,徐茂成在户里排老二,他比徐茂贵大一岁,生有徐平和徐远两个儿子和徐玲一个女儿。三门徐海富婆姨汉都健在,一生只养活一个儿子徐茂才,近来自家开始酿制老玉米酒,生有一个儿子徐林和一个女儿徐娜,徐林长得俊朗,徐娜出落的像一朵花。
徐远满月的时候,徐家户里一大家男女老少都来到徐茂成家里。徐远的婶娘们和姐姐嫂子们一大早就过来围着孩子看,都说徐远长得俊。
大平婆姨黄二毛对着徐远说:“小兄弟这水灵的模样,将来不晓得要爱死多少个女娃娃。”二平婆姨和姐姐们跟着接话音,把一窑婆姨逗得都笑了。
“来几个婆姨到边窑做饭去。”徐茂成对着正在说笑的婆姨们说。饭菜很简单,炸油糕和肉臊子荞面饸饹,外带腌萝卜条。
吃完饭后,婆姨们都准备了一根红线绳,婶婶们缠着十元钱,嫂嫂们缠着五元钱,给徐远戴在脖子上,说笑了一会儿各回自己家去了。
这时候才到了男人们的时间,他们围在边窑的炕上喝起酒来。徐茂成和每个弟兄、侄儿子们碰过一大杯酒后,大平、二平、平、徐林等弟兄们便吆五喝六的开始划拳喝酒。这天,徐茂成喝醉了,大平也是被二平搀着回去的。
满月刚过第二天早上,夏庄乡公社计生干部和综治办干部来到徐家沟村,三令五申催着超生妇女到乡卫生院去做结扎手术。
马宝亮媳妇高秀英听说公社来人了,连忙用小被把四梅一裹,三步并成两步跑到脑畔山上躲起来。计生干部到超生户家中宣传政策,综治办干部跟在后面,穿着制服,拿着手铐,说着吓唬人的话。
一上午,村里大多数超生户知道计划生育是国家大政策,躲肯定是躲不过,并且自家的孩子们也都生顺心顺意了,愿意去做结扎手术。夏庄公社的计生干部找不到高秀英,综治办干部一铐子就把马宝亮的铐到了乡综治办关了起来。
徐茂成婆姨汉凑合着随便吃了点中午饭,便步行四十里路来到乡卫生院,看到前后里村很多认识的婆姨也都来做手术,有的脸上很平静,有的唉声叹气。
徐茂成婆姨汉心里很坦然,田玉芬忍着疼痛在肚子上挨了一刀子,休养了两天后,徐平赶着驴拉拉车来接。半路上,迎面碰上马宝亮婆姨汉拿着大包小包的急匆匆走着。高秀英一见面就诉苦说:“不争气的肚子,生了四个还没有生下一个带把的,这后半辈子靠谁养活了。”说着说着,眼泪不由自主流出来了,徐茂成婆姨汉说了些安慰的话便继续赶路。
回到家里,徐远哇哇的哭得厉害,把徐茂成老娘和徐玲急的团团转,田玉芬急忙给徐远喂奶吃。田玉芬看着徐远美滋滋的吃奶,心里想,娘的命根子,你是娘挨了一刀子换来的,长大后要好好对待娘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