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舒窈谢谨黎的其他类型小说《顾舒窈谢谨黎的小说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菜明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俩人像往常逛百货商店一样,有说有笑的走。顾舒窈感受到顾书仪的视线,才反应过来顾书仪一个人在后面抱着布料走,忍不住想帮忙抱点。没想到郑念慈阻止,顾书仪也不愿意给。顾舒窈:是我跟张姐姐学烂好心了。“书仪,衣服都做好了,明天妈就带你去学校上学”。顾书仪小学学历在城里学徒工都难找,夫妻俩决定让顾书仪再去上学,读个初中毕业也行,如果不去上学被街道办的发现了,估计得弄下乡去。顾书仪待着的这几天也知道,顾舒窈的名字不是顾窈窈了,还上高中,以为自己也去上高中,想着父母有本事给自己弄进去。就问:“和舒窈一块吗?”读了小学哪能直接上高中,夫妻俩只当顾书仪不知道顾舒窈上的是高中,解释道:“你妹妹现在上的是高中,你没上过初中,得先上初中”顾书仪不想和顾舒窈...
《顾舒窈谢谨黎的小说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俩人像往常逛百货商店一样,有说有笑的走。
顾舒窈感受到顾书仪的视线,才反应过来顾书仪一个人在后面抱着布料走,忍不住想帮忙抱点。
没想到郑念慈阻止,顾书仪也不愿意给。
顾舒窈:是我跟张姐姐学烂好心了。
“书仪,衣服都做好了,明天妈就带你去学校上学”。
顾书仪小学学历在城里学徒工都难找,夫妻俩决定让顾书仪再去上学,读个初中毕业也行,如果不去上学被街道办的发现了,估计得弄下乡去。
顾书仪待着的这几天也知道,顾舒窈的名字不是顾窈窈了,还上高中,以为自己也去上高中,想着父母有本事给自己弄进去。
就问:“和舒窈一块吗?”
读了小学哪能直接上高中,夫妻俩只当顾书仪不知道顾舒窈上的是高中,解释道:“你妹妹现在上的是高中,你没上过初中,得先上初中”
顾书仪不想和顾舒窈一个学校,但又不想比顾舒窈低年级。
“你好好学,到时候要是成绩可以的话,提前考高中和你妹妹一块上也是可以的”。
顾书仪没说话,她本来就不爱学习,在村里愿意去上学也只是因为可以不用去地里干活,村里的教育差,也没人管,她的学习不怎么样,没勇气敢提前考高中。
这的小学初中都是面粉厂组织办的,厂里的职工孩子可以免费上,住附近的也能交钱去上,所以附近的孩子都在这上。
到了高中就得考了,离这最近的高中是顾舒窈的学校,如果分数不够还得去其他比较远的高中住宿。
筒子楼往左不到两里地是小学,然后是面粉厂,继续走三里地才是初中,高中则在相反的方向。
衣服一连给做了好几套,看着顾书仪穿着鲜亮的衣服,脚上却还是一双破鞋,郑念慈女士才反应过来,自己忘记了什么。
郑念慈拿了双自己的布鞋给顾书仪,顾书仪脚太大了,挤都挤不进去。
这闺女没自己高还长这大的脚,算了,脚大点也好,脚大踩四方,脚大指不定能长高点,就是有点费布,郑念慈只好让顾舒窈拿双鞋给她试试。
顾舒窈的脚码和郑念慈的差不多,现在的家长都习惯给孩子买/做大一号的鞋子衣服,郑念慈也一样,所以顾舒窈的鞋会大一点。
顾舒窈拿了两双最大号的皮鞋布鞋过来,小皮鞋是上一年买大一号的,布鞋是今年做的,今年顾舒窈的脚没有长,顾舒窈还没穿过,是新的。
顾书仪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小皮鞋,原来顾舒窈还不止一双小皮鞋啊,又想到两弟弟也有好几双鞋。
郑念慈也记得这双布鞋是新做的,比小皮鞋还大,直接让顾书仪先穿这双,郑念慈按了下顾书仪的脚尖脚后跟,刚刚好不大不小。
“就这双吧,窈窈你这双新鞋给你姐,冬天妈妈再给你做一双”。
顾书仪失望的看着脚上的鞋,虽然这鞋是新的,但顾舒窈的鞋子都很好看,布鞋也是绣花的,就这双纯黑色,一开始让顾舒窈拿鞋的时候,她就期待是小皮鞋还是绣花鞋子。
“好的妈妈,那这双还要让姐姐再试一下吗?”。
顾书仪期待的看着郑念慈,想听到郑念慈说试一下,弟弟妹妹都有小皮鞋,她也想要。
就听郑念慈说:“不用了吧,布鞋大点,不过试试也行,要是脏了还能换一下”。
顾书仪激动的穿小皮鞋,皮鞋比布鞋难挤多了,顾书仪硬挤进去,有点小她缩着脚趾头,假装鞋刚刚好。
郑念慈没想到还真的能穿进去,也没顾上去挤了,开心的问:“合脚吗?”
顾书仪心虚的点头,怕郑念慈像刚刚那样来按她的鞋还有没有位置。
“那就给你穿吧,窈窈鞋子给你姐姐,妈妈明年再给你买双小皮鞋行吗?”。
供销社的小皮鞋要八块钱一双,还要票,既然大闺女有了,那就不用再买了。
顾舒窈也不失望:“好的,妈妈,给姐姐穿吧,我没关系的,上个月姨姨也给我买了一双”。
郑念慈就是知道顾舒窈上个月收到了双新的,才这么说的。
顾书仪本来还觉得这个妹妹挺好的,现在一听到这个,又感觉她有很多双,她不要的才给自己。
顾书仪也上学了,她的口音也慢慢的开始淡化了,起码不再说我为额了。
最近筒子楼的话题也围着顾家的大闺女转,不少人议论是顾军生在外面生的闺女,是顾军生前妻的闺女,也有不少人说说顾舒窈才不是顾家的闺女,都被当成酸话听了,谁家有那么好看的娃舍得丢啊,要是能捡着自己也去捡个回来。
至于顾书仪不是亲的,大家也不怀疑长的那么像的。
当着顾书仪面说顾家新来的大闺女长的好,又像爸又像妈的,心里又在嘀咕长的没有顾舒窈长的好,难怪留在乡下的是她。
学校里讨论的也挺热闹的,顾舒窈和往常一样来到学校。
本来还在窃窃私语的几小堆人群不讨论了,好奇的用眼神八卦。
顾舒窈找到自己的位置,坐顾舒窈附近的同学自认为和顾舒窈关系比较好,忍不住好奇的问:“顾舒窈,你家最近是来了个姐姐吗?”。
其实这个话题已经传了好几天了,其实大家不怎么关注同学家有没有来哥哥姐姐的,毕竟这年头很常见,但是顾舒窈不一样,厉害的人都引人多关注的,要说顾舒窈哪里厉害,她漂亮的厉害。
看见她的人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询问一下哪个班的,学校里一有什么活动节目,顾舒窈都是站前面当门面的。
班上的同学大半都是住附近的,住附近久一点的人家都知道顾家,就是书里描写的幸福人家。
在这一份工作千人抢的年代,顾家父母双职工还是体面的领导,闺女经常参加学校的节目,一次领导视察时还上过报纸,还有对双胞胎说是一个随妈一个随爸。
郑念慈说把米饭留给他们时,就装了两碗玉米糊糊,她还以为是顾军生郑念慈吃的,自己还感动愧疚父母因为她只能吃粗粮,结果没想到是吃玉米面的是自己和郑念慈。
看着大家碗里都有米饭,顾书仪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西北农村的那个家,自己还是蒋红芳的时候,大家都吃新煮的粮食,只有自己和蒋母吃早上剩下的洋芋。
来到这个家大家每天吃的都是一样的,连只有一碗鸡蛋羹的时候都是一人一小勺,突然自己只有粗粮让顾书仪感到非常的不好受。
顾书仪频频的用眼神看郑念慈,大家都端起饭吃的时候,顾书仪才确定自己吃的就是玉米面。
看着对面黄如珠那白的冒尖的米饭,顾书仪都不敢抬头,她一定很得意吧。
旁边的顾小弟看着顾书仪碗里只有玉米糊糊,小嘴吃着虾丸含糊不清的说:“我都说煮大米了,你还不听,没有大米饭吃了吧“。
在顾小弟眼里,顾书仪就和以前的自己一样,煮饭时放少了粮食,郑念慈就给其他人装满,而他只有半小碗。
但顾书仪可不这么认为,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撑着不掉下来。
郑念慈瞥了顾小弟一眼,夹了块肉放他碗里。
“坐着好好吃”。
顾书仪抬头看了下顾舒窈和黄如珠,刚好两人坐在对面,眼神刚好相撞,顾书仪快速的低下头。
顾舒窈和黄如珠互相对视了一下,黄如珠觉得自己平时在家也有吃粗粮的时候,来这一块吃粗粮也可以的。
顾舒窈想还不如吃玉米糊糊的是自己呢,想跟顾书仪换吧,看对方那通红的脸色,如果自己这么做的话,都怕她马上情绪崩溃了。
顾书仪确实在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强忍住泪水不流下来,她觉得对面的俩人一定在嘲笑自己,心里说不定笑的有多过分。
顾军生郑念慈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高兴的招呼黄如珠多吃点。
顾军生看郑念慈碗里都是玉米糊糊就以为家里的大米没剩多少了,把自己碗里的米饭分了点给郑念慈,郑念慈开心的轻拍了两下,小声的说:“还算你有点良心”。
顾军生笑着说:“你去把上次买的北冰洋拿出来”。
顾军生亲自分北冰洋,然后转头对着顾书仪说:“这是你的珠珠表姐,她妈妈和你妈妈是亲姐妹,你们第一次见,你今天叫人了没有”。
顾书仪没反应过来有点愣神,刚把脸上的眼泪擦掉,怕被看见哭过泛红的眼睛鼻子,低着头不敢抬起来。
顾军生奇怪这个平时在外懂礼貌的闺女,怎么突然跟哑了一样。
郑念慈解释道:“珠珠比较小,应该是珠珠叫书仪表姐”。
黄如珠顺着郑念慈的话喊了声表姐。
顾军生笑了几声,“对对对,书仪比较大,是我记错了,不过你们年纪差不多,跟窈窈一样直接喊名字也可以。”
说好的是双胞胎但几人都没提过,连上户口都上大了一岁。
黄如珠觉得怪怪的,怎么小姨小姨夫叫窈窈就叫窈窈,叫大闺女就叫书仪的,不过也是要是受宠以前就不会待在乡下了,还好窈窈没扔到乡下去。
顾军生郑念慈看往日擅长跟人打好关系的大闺女,突然跟个闷葫芦一样,不由的失望。
郑老太也没同意,大舅妈还因为这个继婆婆是怕自己闹,实际上是户口上有顾书仪。
小舅妈只能做罢,想着慢慢来。
吃完饭,大小舅妈就收拾残局了,郑念慈和往常一样客套一下要帮忙,顾大舅妈心里瞧不起她这副做态,还不如像自己亲小姑子一样啥也不说就坐在外面。
郑念慈和往常一样被小舅妈送了出来,说厨房小待不下的,然后把郑蓉蓉叫去洗碗。
郑蓉蓉不开心的哦了一声,接受现实的跑去洗碗。
郑念慈看见就喊了一声书仪,顾书仪看过去,郑念慈开心的说:“去跟你蓉蓉表妹一块洗”。
平时在家都会劝着自己不要干了,现在在亲戚家吃饭却让自己去干,是为了让自己在别人家懂事点,有面子吗。
顾书仪看向了顾舒窈和黄如珠,感受到视线的黄如珠拉着顾舒窈往外走,她可不想让自己好姐妹去洗碗,顾舒窈早知道这样就跟双胞胎一样一吃完就赶紧走。
郑蓉蓉惊讶的看着自己姑姑,然后又看这个新表姐蹲过来洗碗,有些震惊,以前她不是没想过为什么表姐不用帮忙干活,自己要,明明她们都比自己大。
妈妈给的理由是姑姑是嫁出去的,回来吃饭她们就是客人,哪有让客人干活的,自己是自家人,所以得干,那时候她觉得自己像灰姑娘,尤其是面对人多时那么多的碗。
但是现在看见这个表姐来和自己一块洗,她又觉得她可怜。
郑蓉蓉摇头把这个想法甩出去,她第一次洗而已,自己洗了那么多次了,自己为什么要觉得她可怜。
院子里有水龙头,两人蹲在院子里洗。
小舅妈刚收拾完剩下的菜,就出来想帮自己闺女洗碗,然后就看到了顾书仪蹲在那一块洗碗。立马惊呼:“我的老天奶,你怎么在这干活呢”。
顾书仪被小舅妈拉了起来,连忙说:“没关系的,小舅妈,我和蓉蓉一块洗”。
小舅妈没好气的指了下自己闺女的额头门,这个死妮子也不阻止,拉着顾书仪起来,想着万一被小姑子和婆婆看到了要怎么解释。
“你这妮子真的是,看你书仪姐懂事就欺负她的”。
郑蓉蓉表示冤枉,明明是小姑姑让她来帮忙的,不过按她妈以前说的话,那这个表姐也是客人,自己好像是不应该让她洗。
郑念慈听到声音就走了出来,拉开弟妹说:“阿玲,你别说蓉蓉,是我让书仪来帮忙的”。
听到这话不仅是小舅妈,大舅妈也惊讶,这小姑子怎么舍得让自己宝贝闺女干活了。
就听郑念慈继续说:“让书仪来帮忙,姐妹俩联络一下感情,不然这么多碗,蓉蓉得洗到什么时候”。
“可是……”
“别可是了,让她们俩妮子洗吧”。
顾书仪也跟着说:“没事的舅妈,我们很快就能洗完了”。
小舅妈还真怕自己婆婆等下来说她,还想着说些什么,就被郑念慈拉走了。
“你就放心吧,不会打烂你的碗的,书仪在家也经常帮我干活的,她以前在乡下干习惯了,只是几个碗而已……她们小姑娘在一块还能聊的来”。
小舅妈就被郑念慈劝走了,她还真想让两人打好关系,明明自己丈夫和小姑子才是亲姐弟,顾舒窈到是和黄如珠关系更好。居然是小姑子让的,婆婆应该也不会说自己什么。不过她还是奇怪自己小姑子怎么变成这样了。
“我明天跟人约好了,我就不来了吧”。
李芳芳有点纠结得继续说:“听说,你家来了个姐姐,不是,是你来了个姐姐,来了个你姐姐……。”
李芳芳想把话说好但怎么也说不好,被顾舒窈和黄如珠看着有点紧张,她也是前两天弟弟过去给她送东西的时候,得知的,也有点怕自己弟弟听错了。
她还专门去看了和自己一个学校的顾书仪,长的确实像顾军生郑念慈,名字也像。
顾舒窈知道她想问顾书仪就点头说:“是啊,我是有个姐姐,她叫顾书仪”。
“她……”
李芳芳卡壳了,问她人怎么样,哪有问别人自家姐妹人怎么样的,问她长的怎么样,自己又见过了,问为啥以前没听说过,人家不想说怎么办,李芳芳不知道该问些什么。
顾舒窈知道李芳芳是个性格很好的邻家女孩,单纯的关心不是像婶子那样看笑话。
就解释:“我姐姐挺好的,她以前身体不好在爷爷奶奶家住,她长的跟我老弟挺像的,她叫顾书仪和你一个学校呢,你也可以和她一块玩,不过她在初一……。
李芳芳听到这些跟婶子她们传的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李芳芳也没问为什么把她放在乡下。
心里有点失落,筒子楼的孩子就没有不羡慕顾家的,大人羡慕顾家的孩子懂事,小孩羡慕顾家的孩子条件好。
李芳芳也没少幻想过如果自己是顾家的孩子,就能和顾舒窈一样能吃好的还不用干活了,现在也知道了顾家的孩子也不是每个都放在家里养的,不过也是因为顾叔顾婶没空带吧,毕竟身体不好的。
当初双胞胎还小的时候,就是送托儿所的,筒子楼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这样,也不存在要为了照顾孩子辞职的,所以顾书仪身体不好被送到乡下在他们看来也挺正常的。
想到顾书仪穿着的新衣服,李芳芳又觉得自己想太多了,自己一个穷人家还去可怜一个家里条件好的人。
李芳芳的家里条件也不错,父母都是工人,就是家里的孩子多,她所得到的关注好处就没那么多了。
顾舒窈看她也没什么要问的样子,难道不是来问顾书仪,是来打听林曜的,但林曜和她见面的次数很少啊,虽然在一栋筒子楼,一个学校的。
“芳芳,林曜应该还在路上吧,你再等等说不定就能看见他了”。
李芳芳听到这羞红了脸,自己还真的不是来看林曜的。
林曜就住顾舒窈的楼上,他长得好,父亲是厂里的车间主任,妈妈在供销社上班,是筒子楼让人羡慕的一家,不少有闺女人眼里的香饽饽,不少同龄女孩的爱恋情人。
顾舒窈和他小时候玩的好,现在长大了就见面打个招呼,偏偏自己妈和他妈妈还有点过节,就是郑念慈的塑料闺女张秀梅,这些日子可没少拿顾书仪来取笑郑念慈。
人就不能随便提人,一提就来。
就听一道温润的男声问:“在等我吗?”
三人转过头去看,黄如珠本来蹲在地上等的也站了起来,黄如珠也认识,小时候一块玩过,现在还在一个学校,不过林曜高一级。
“林曜哥”,李芳芳喊了声,低下头时不时的偷瞄。
黄如珠也跟着喊哥,筒子楼里的孩子都会哥哥姐姐的喊。
顾舒窈看着眼前的林曜,温文尔雅,戴着眼镜的眼睛很是清澈,一看就是个文化人,现在有文化的青年最吃香了,皮肤很白。
顾舒窈想到郑念慈和林婶对骂时,骂他像个小白脸。
“没有呢,林曜哥哥”
林曜看没自己什么事,就温和的打了招呼离开了。
李芳芳痴迷的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
......
顾书仪本来就不爱上学,在这里一开始大家嫌她长的老皮肤黑,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后面有不少小姑娘讨好她,说她爸爸是公安局局长,妈妈是妇女主任。
她一开始以为父母是双职工已经很厉害了,以前在村里一家有个工人就了不起了,结果自己父母还是领导。
不少女生拿糖果发夹头绳来讨好顾书仪,顾书仪说什么,那些女生都吹捧,顾书仪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就期待上学了。
可以打扮了,顾书仪就疯狂的打扮自己,郑念慈顾军生对她亏欠,给的零花钱她都花在了打扮上。
现在她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在学校还嫌厕所不好,要憋着回家上。
顾书仪放学回来,第一时间就去上厕所,刚好遇到了冲过来的黄如珠,两人挤一个坑位碰到了一起。
黄如珠语气带着急躁往里挤:“同志,我很急,让我先上吧”。
顾书仪这段时间可没少跟郑念慈去供销社抢东西,一把拎着女孩的后衣领,把眼前的女孩往外面扯,嘴里不服输的说:“我先来的“。
“同志,你让我先上吧,我马上要尿出来了’’。
“我拉屎,我更着急,你让开”。
两人争着的时候,隔壁厕所的大姐马上提了裤子出来,大声的说:“哎哟喂,你们抢屎回去种菜呢”。
趁黄如珠听傻了,顾书仪立马跑进去关门,黄如珠气的差点尿出来,然后进了刚刚那大妈的厕所。
大妈看没有热闹看就回去了。
舒服了的黄如珠才闻到厕所的臭味,刚刚那大妈忙着出去看热闹没冲水,忍不住yue了起来,眼睛里冒起了泪花,忍不住说:“臭死了”。
隔壁厕所的顾书仪以为对方在说自己,想着刚刚那楼下的大妈好像走了,就边提裤子边说:“你以为自己有多香,估计家里都没有厕所,以前都在野地里上的厕所吧”。
黄如珠也不是没上过公共厕所,学校里的厕所还不如这里的,她只是下意识说句事实罢了,没想到对方这么说话。
顾书仪出去发现对方盯着自己,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像两湖汪水,明明眼神是厌烦的盯着顾书仪,在顾书仪看来却是眼睛湿漉漉的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越说顾老太越羡慕,她的小闺女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但是不是城里户口都没城里人看的上的。
“还是亲家母说的对,窈窈啊是个命好的,那丫头命不好,你啊就别因为心疼那丫头冷了窈丫头,窈丫头以后肯定能有大造化”。
“那丫头丢了,要怪也只能怪那丫头命不好…,没能在你们身边享福……”
顾老太自认为苦口婆心的自顾自说,没看到自己说人家亲闺女命不好,郑念慈的脸色阴沉的像天上的乌云要下雨。
直到被蹲着的顾大宝扯了裤脚,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不中听的话,用手拍了下嘴巴,呸呸了两声。
找好话补:“妈不是这个意思,这丫头命也好,你看啊能找回来,也是那丫头命好,不然这都没找就能回来的,命不好能回来吗?”
“以前二军那远房表姨的儿子不见了,这几十年过去了也没一点好消息,这说明啥这还不是你丫头命好,她以前苦头都吃够了,往后啊都是福气……”。
顾老太连气也不带喘的一连串说了好些话,才让郑念慈的脸色好了很多。
顾老太又接着说:“要说命好,还是你的命好。嫁给二军,二军就升了军官,转业当了公安小干事,还能当上领导……,现在还有这么俩闺女,以后啊更有福气”。
“自从娶了你,二军是越来越好了,别说你嫂子弟妹了,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羡慕……”。
郑念慈也知道自家婆婆说话不中听有啥说啥,这说的好话也是郑念慈在意的,这么一说感觉自己比姐姐福气还好。
郑念慈后面听到婆婆说自己讨厌大嫂的坏话,更是开心的给三人买了冰棍。
在地上蹲着跟鹌鹑一样吃桃酥的叔侄俩,心里竖起大拇指,还是妈/奶有本事,这桃酥配冰棍,神仙来了也不换。
顾家里,顾老太一走,顾书仪就拿出一条发绳显摆。
“妹妹,这是奶奶给我的发绳,好看吧”。
顾舒窈看着眼前的发绳有点沉默,那是奶奶看自己头上有,跟自己要的,说回去给大丫二丫她们,没想到转手给了顾书仪一条。
顾书仪看顾舒窈没说话,知道她没有,想着奶奶不仅给了发绳还给了一毛钱,又忍不住得意。
故意说:“妹妹,奶奶应该也给你了吧,你的发绳呢,给我看看呗。
顾舒窈压下心里想欺骗她,自己头上的发绳就是奶奶给的冲动,平淡的语气说:“我没有”
顾书仪故做惊讶的“啊”了一声说,“那可能是奶奶忘记了吧”。
又接着喃喃自语的说:可能是奶奶第一次见到我吧,她还给了我一毛钱,让我去买头花呢。
顾舒窈:…… 那一毛钱也是偷拿小弟的。
当刚刚自己的喃喃自语顾舒窈没有听到,顾书仪又摆出不想让顾舒窈伤心的样子说:“可能是奶奶忘记了吧,奶奶之前一定给过你头绳吧”。
现在买头绳都要布票的,顾老太在乡下哪里来的布票,就算有她也扯布做衣服去了,不来拿自己的就不错了。
顾舒窈说出顾书仪想听到的答案:“没有,奶奶没给过我头绳头花”。
“妹妹,你别伤心,奶奶她…她可能就是忘记了”。
顾书仪安慰完又开心的走了。
郑念慈回去发现柜里少了的肉粉,感觉天都塌了,亏她还以为老顾家已经改掉 爱翻东西的臭毛病了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