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或许是因为韩馥觉得自己守不住冀州,而自己孩子也没本事,所以要冀州无用。
如今听了韩明说的梦,并且隐约知道韩明志向后,当然会支持韩明了。
毕竟不支持自家儿子,还得罪了袁绍,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条。
可不想死,更不想成韩家的罪人。
“则诚出去后,定要注意安全,多带些人马。切记,一切以安全为重。吾与汝母亲只有你一个孩子,你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切记,切记!”韩馥满脸严肃的看着韩明,叮嘱着,说着还拉住了韩明的双手。
“嗯!”韩明感觉到手上的温暖,心中极其感动,眼眶有些湿润。
父亲对自己真的太好了。
对自己宽容、宠溺。
又想到了母亲,对自己同样是溺爱。
“对了,汝舅父也在颍川,可去看望他们,若是......若是他们想去冀州,可让他们前往冀州。”韩馥忽然低声说道。
韩家本就是颍川的,韩明母亲自然也是颍川人。
“嗯!”韩明面色一动,缓缓点头。
母亲杨氏,也是颍川人,在颍川是小世家。
韩明继续和韩馥商议一会儿后,离开了大帐。
打算叮嘱韩勇和典韦,让他们领五百人马跟着自己前往颍川。
确其实只要数十人就够了,但韩馥不放心,韩明只能多带些人马。
出来后找到高览,看着高览沉稳的样子,点点头,正色道:“子游,我欲前往颍川,我父亲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诺!公子放心!”高览沉声道,满脸严肃。
“嗯!”韩明点点头,有高览在,还有两万冀州大军,父亲安危肯定是没问题的。
......
次日。
韩明和韩馥告别后,带着五百人马悄悄离开军营。
朝着颍川而去。
颍川就在陈留郡的西南方向,挨着陈留,很近。
这也是韩明想到了荀家的原因。
难得来一趟陈留,不回老家颍川一趟,也不合适。
......
联军大帐中。
联军一直要求搦战,董卓那边也不回应,有人已经坐不住了。
曹操就是其中之一。
同时还有鲍信和孙坚也坐不住。
两人都想立功,鲍信除了想立功,还有着对董卓的怨恨。
早在雒阳的时候,他就和王允、袁绍密谋杀董卓,后来两人不肯,鲍信就离开了雒阳。
如今董卓部将更是杀了他的亲弟弟鲍忠,他对董卓的恨意是加深了几分。
“盟主,诸公,今董贼龟缩不出,我等当攻城也!”曹操站起身来,对着众人抱了抱拳,面色阴沉的说道。
“不错,若是我等继续宴饮,何时才能诛杀董贼?”鲍信脸上有些不耐。
“没错,我等当攻城也!”孙坚冷声附和道。
袁绍面无表情的看着众人。
其他人也不答话,做沉思状。
“我等为大义讨伐董贼,如今却龟缩不攻城,与朽木何异?”曹操有些生气,声音中带着些许愤怒。
冷眼看着众人。
“孟德言之有理,我等当攻城也!”公孙瓒淡淡的说道。
“董贼不过十余万大军,论起消耗战,他董贼不是我们的对手,我等先攻城。消耗董贼一些兵马,些许时日,我等再分兵合围雒阳,董贼必败也!”
曹操继续沉声说道。
此时董卓在虎牢关有十多万大军,必须消耗董卓的一些兵马,这样他们才能分兵。
不然现在分兵,那虎牢关董卓的兵马太多,只会让虎牢关这一路联军兵马处于被动。
但消耗董卓兵马之后就不一样了。
那时候董卓肯定更舍不得他的兵马消耗,留在虎牢关的这一路兵马自然就安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