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点头:“咱是太累了,就挑选好了人选,按照你的法子,让他们在文渊阁看奏章,给出应对策略。以十个奏折为一次,让太监给咱送来,咱再决策!”
“如此就轻松多了吧!”朱雄英笑了。
“嗯,是好多了,不过,有一部分奏折,咱也让人送你的文华殿去,由你来决策!”
朱雄英说:“好,孙儿不会让爷爷失望。”
“咱当然是相信咱大孙的,哈哈哈……”
……
接下来,朱雄英去了文华殿。
文华殿是之前太子朱标办公的地方,当朱雄英到文华殿时,一眼看去,朱标办公的侧殿,被收拾的干净整洁。
朱雄英走到桌子旁,上面放着许多纸笔,后面是一张地图。
上面标了三个地点。
秦地、晋地、燕地!
这是朱标死之前,操心迁都之事,去了这些地方,死前标记了这三个地方。
有人猜测,这是朱标暗示,他的死和秦、晋、燕三王有关!
甚至朱元璋也有怀疑,还刻意将三王留于京城暗中调查。
不过这在朱雄英看来,不可能,朱标大概率就是累死的。
因为秦晋燕三王,根本不敢害朱标!
收回思绪,朱雄英伸手抚摸着桌子,似乎隐约看到,那曾经无比忙碌的身影,为了国事天下事,累至体疾。
大明太子朱标,何其遗憾啊。
他若还在,一切一定一直会向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可惜,他死了!
诸王不安,皇孙争斗,一切都变了!
朱雄英缓缓坐下,坐在了曾经大明太子朱标的椅子上。
“父亲在这里累倒了,那我就在这里,重新站起来!”
他伸手拿着奏折,就开始看起来!
第一个奏折:
“臣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请奏,济南府长山县一带水患祸民,足有半月。致使民屋损坏上山所,数千百姓流离失所,无食无居……”
朱雄英皱眉看完,后面夹着文渊阁秘书团们看了后,给出的解决方案。
“着济南府开仓放粮,于长山县一带赈济灾民。朝廷户部拨银,下放州府衙门户房工房,联合修建灾民庇护所。
着济南府同知,大修水利,以绝水患,由山东承宣布政使衙门监督,不得有误!”
朱雄英点了点头,这个应对方法,是没毛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