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结局+番外小说

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结局+番外小说

萧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这个房间里萧升已经安排阿里进行了探测,没有发现有什么危险性或者摄像头之类的东西,虽然这样的地方也不至于有,但萧升觉得出门在外还是谨慎一点。到了卧室之内,房门反锁,萧升打开了时空门进入其中。昨天,萧升已经从乾清宫回到了皇宫外自己的府邸。所以这次出来的地方也就是自己住的琉璃阁。朱由检已经安排人开始挖掘地道了,不过并不是通向这里,而是通到一个靠近皇宫的大院子。目前这座院子已经被萧升买了下来,只不过还没有搬过去。地道建好之后,他才会搬过去。从琉璃阁走出,萧升来带着一个人来到了之前收养灾民做仆人的院子。这里,十七个人正在认真地看着手中的书籍,听到声音,他们抬起头,而后起身叫道:“先生!”萧升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而后在他们的注视下开口道:“给...

主角:萧升朱由检   更新:2024-11-12 10: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萧升朱由检的现代都市小说《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萧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个房间里萧升已经安排阿里进行了探测,没有发现有什么危险性或者摄像头之类的东西,虽然这样的地方也不至于有,但萧升觉得出门在外还是谨慎一点。到了卧室之内,房门反锁,萧升打开了时空门进入其中。昨天,萧升已经从乾清宫回到了皇宫外自己的府邸。所以这次出来的地方也就是自己住的琉璃阁。朱由检已经安排人开始挖掘地道了,不过并不是通向这里,而是通到一个靠近皇宫的大院子。目前这座院子已经被萧升买了下来,只不过还没有搬过去。地道建好之后,他才会搬过去。从琉璃阁走出,萧升来带着一个人来到了之前收养灾民做仆人的院子。这里,十七个人正在认真地看着手中的书籍,听到声音,他们抬起头,而后起身叫道:“先生!”萧升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而后在他们的注视下开口道:“给...

《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这个房间里萧升已经安排阿里进行了探测,没有发现有什么危险性或者摄像头之类的东西,虽然这样的地方也不至于有,但萧升觉得出门在外还是谨慎一点。

到了卧室之内,房门反锁,萧升打开了时空门进入其中。

昨天,萧升已经从乾清宫回到了皇宫外自己的府邸。

所以这次出来的地方也就是自己住的琉璃阁。

朱由检已经安排人开始挖掘地道了,不过并不是通向这里,而是通到一个靠近皇宫的大院子。

目前这座院子已经被萧升买了下来,只不过还没有搬过去。

地道建好之后,他才会搬过去。

从琉璃阁走出,萧升来带着一个人来到了之前收养灾民做仆人的院子。

这里,十七个人正在认真地看着手中的书籍,听到声音,他们抬起头,而后起身叫道:“先生!”

萧升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而后在他们的注视下开口道:“给大家介绍一位同学,朱富贵,大家欢迎!”

朱由检,化名朱富贵,这时候走上前一步,说道:“大家好,我是朱富贵,非常荣幸可以加入到万叶会!”

这个造反组织,本来就是萧升和朱由检一起商议成立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颠覆大明,而是为了掌握一批能够按照他们所想的路线去造反,去铲除那些蛀虫的人。

之前因为太忙了,而且这些人还没有拥有一定的基础,现在有机会,就让朱由检一起加入进来,这样也有助于两人之间的和谐。

对新成员的加入,大家还是很欢迎的。

朱由检和这些人坐到了一起,共同听萧升讲述的内容。

半小时后,栾霄提出一个问题,让朱由检内心一紧。

只听他开口问道:“先生,皇帝是不是蛀虫?”

萧升看向朱由检,知道他也很关注这个问题,沉思两秒之后说道:“不是,皇帝是一个职业。皇帝是不是蛀虫,取决于做皇帝的人。

但就皇帝这个职业来说,它的利益和我们是一体的。

因为皇帝所希望的,就是国家富强,也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富有,让大明这棵大树茁壮成长,这样皇帝的位置才是最安稳的。

从这方面来讲,皇帝和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那些士大夫官僚集团,他们才是真正的蛀虫。”

在萧升和朱由检的商议之中,前期需要建立的是一个有皇帝的法治国家,所以至少目前来说,有一个皇帝,集中权力办成一些事情才更加容易。

这时候,栾霄继续问道:“那么先生,我们造反之后,是不是也需要一个皇帝?”

“是的。”萧升说道,“不过这件事不需要着急,毕竟造反不是一件短时间之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颠覆性的造反是必要伴随着流血的,但此时外患内忧,国家危亡之际,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少的去流血。

等你们真正去造反的时候,我会继续在朝堂这边为你们提供情报和物资,这样最大程度上减少牺牲。”

“可是先生,你之前说过,人有了权力之后就会迷失自己,最后被蛀虫污染,成为他们的一员。不管是谁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他可以一直保持自己的纯洁吗?

就算他原本是我们的一员,有一天不会背叛我们吗?”栾霄继续发问着。

他是这里面最积极的一个,也是对这些理论研究最深的一个,只是听了这么几次,已经开始着手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自己的信仰。

萧升觉得他很有前途,甚至有点不想让他去敌后作战了。

“如果真的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国家,那我会监督他,你们也可以监督他,你们发展起来的伙伴们,都可以监督他。

皇帝这个位置不好做,满朝文武,放眼望去,都有可能是蛀虫,他有勇气去面对这一切,我们要给他鼓励!”

说着,萧升看向了朱由检,朱由检这边脸色明显不是特别好。

栾霄之前一直怨恨,认为自己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就是皇帝昏庸导致的。

不过在经过先生的一番教导之后,他已经了解到皇帝并不是主要的责任人。

但多少也有助纣为虐的成分在。

“等到我们建立新的国家,新的皇帝如果不能保持信仰,或者背叛我们,我一定会将他赶下去!”

朱由检看着眼前这个与自己年岁相仿的小伙子心中感觉有些震撼。

他深知自己这个皇帝的身份对大明的百姓意味着什么,在他们心中,自己是天子,也就是上天的儿子,对自己必须要恭敬,甚至供奉起来。

自己若与他们稍有亲近,他们都会觉得那是一种需要感到荣幸的事情。

可是眼前这人,竟然是敢说出这样的狠话,兄长口中的思想武器,原来是如此之强大。

他对这次要安排给他们的行动更加有信心了。

萧升轻咳一声说道:“朱富贵,你上来,进行一下加入组织的宣誓。栾霄,你来领誓。“

朱由检早就做出了决定,闻言跟着栾霄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朱富贵发誓,此生绝不做蛀虫,如若违背,祖宗不容!”

古代人最重礼法,其中敬祖是最关键的一项,而皇家更是重视,所以朱由检发的这个誓言还是很有分量的。

栾霄和朱由检坐回了座位上,萧升则是继续说道:“现在,我来继续讲一讲,消灭蛀虫,造反的实践性问题。

如果要造反,我们就需要有自己的军队,需要有一群和我们一样的拥有坚定的思想的伙伴组成的军队。

拥有信仰的他们,将是不可战胜的,即使战到最后一人,也会战斗到底!”




天启七年七月二十四日,萧升和黄成玉达成了一致,两人代表各自的家族签订了一份协议,就是关于琉璃制品的售卖。

的确,在两人的商议之中,贸易的货物不仅仅是琉璃镜,其中还包括了墨镜,琉璃酒杯,琉璃油灯等等一些新奇的琉璃制品。

这些东西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纯净透明,按照黄成玉的说法,这就象征着淡泊的君子之风。

如此值钱的“君子之风”萧升还是第一次听闻。

对于比预想的琉璃镜多出来的货物,让黄成玉非常的高兴,

这次回去之后,绝对可以受到族老的夸奖。

他们最基本的要求,只是获得琉璃宝镜的采购权而已。

但是,萧升给他的却是“北方地区代理权”,简单来说,就是整个北方琉璃镜以及其它从琉璃阁采购的琉璃制品,都会只供给黄家。

就算是八大晋商其它的七个来了,也只能从黄家采买,琉璃阁不会把东西再卖给第二个北方地区的家族。

黄成玉一下就看到了这所谓的“代理权”背后隐藏的财富。

自然度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就算是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得罪晋地其它的商人,也是无法拒绝如此大的利益。

不过,江南地区的代理权,萧升并没有给他们,而是说需要找一个江南的富户合作。

其实萧升并不想卖到江南,想要从那边运输银子过来,那指不定被某些权贵给扣下多少,而且太过扎眼。

萧升让晋商售卖,但最后到他这里的却不是银子,而是金条或者一些药材。

明朝的银子贵,现代银子价格便宜,金子很值钱。

而在这里,一两金子,只需要七八两银子就可以换到,

所以让黄成玉他们直接付给金子,不仅可以更加容易携带,也利润更大。

送走了黄成玉,萧升来到了放置那些识字又有家人的一批人所在的院子里。

此时他们换上了整洁的衣服,在相对暖和的屋子里,排列坐成了一圈,这是萧升安排的。

人不多,只有十七个人。

最小的十二岁,最大的也就是那个徐秀云,十七岁。

萧升走了进来,大家一齐起身喊道:“爵爷!”

摆了摆手,萧升说道:“大家坐下,今天我们不论其它,大家的身份都一样,都是大明百姓。”

这句话让徐秀云等人闻言一愣,但还是慑于萧升的身份,老实坐下了。

在他们围绕的圈子中间,有着两个空椅子和一面小黑板。

萧升坐到其中一张椅子上,看了看这里每一个人的脸。

然后说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萧升。”说着,他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下了这两个字。

然后继续说道:“我的祖上三代都是农民,所以我和大家一样,都是普通的大明百姓。今天坐在这里,我要教授给你们知识,所以你们可以称呼我为先生或者老师。但除此之外,在这里,我们的身份都一样,就是普通的大明百姓。

现在,我们就以这种身份讲话,大家要记住这一点,这里没有爵爷,没有士子,没有仆人,没有高贵在云端的人,也没有卑微如尘埃的人。

接下来,我们互相认识一下。从你,徐秀云开始,一个个依次坐到这边,和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成为流民的,这一路来到京城,你遇到了什么事。”

听到自己被点名,徐秀云有些害怕,尤其是当大家的目光聚集过来的时候,她更是感觉非常紧张。

萧升轻声说道:“不要害怕,这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都是经历困苦的人,没有人会嘲笑你。”

徐秀云鼓足勇气,点点头,走了上来,然后按照萧升的指示坐到了那个椅子上。

“奴家名叫徐秀云。”

刚说一句,萧升这边抬手打断道:“这个地方大家一律自称为我,不要用其它的自称。你继续。”

徐秀云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家在山西……”

一开始讲,还有些拘谨,可是讲到动情的地方,也就是放开了。

徐秀云原本的家境不错,虽然也是很早就嫁为人妇,但丈夫对她还不错,一开始虽然不算富裕,但还算是过得去。

可是突逢旱灾,家里的粮食不够缴税,只能卖地,而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卖了地,更加艰难,最后所有田产卖光,丈夫却是忧思成疾,患了病。

徐秀云一边照顾年迈的公婆,一边照顾幼子,还要服侍生病的丈夫。

靠着做一点零工,勉强生活,一直到最后丈夫不治身亡,各种牛鬼蛇神都冒了出来。

她长得有几分姿色,而且生过一个孩子,可以生养,被一些豪强老爷盯着。

各种刁难,甚至最后不加遮掩,婆婆因为丈夫的死患了病,很快也跟着走了。

无奈之下,公公带着她逃离了村子。

之后,路上遇到了强人,公公为了保护她们母子去引开了贼人,死掉了。

然后就是一路辗转奔波,乞讨求生,忍饥挨饿到了京城。

徐秀云虽然读过书,识得几个字,但也并非是什么文人书生,说话的时候没有那么多讲究,也没有什么形容词。

但对于这里坐着的人来说,其中的很多事情,他们不是亲眼见到过,就是亲身经历过,所以就算是最直白的语言,哪怕只是一个词,就足以戳中他们的痛处。

听完徐秀云的讲述,大家都是眼眶湿润。

萧升对她讲道:“你说的很好,现在回去,下一个。”

十七个人,轮流讲述自己的故事。

有些人没有什么逻辑,想到什么说什么,有些人就从自己遭难开始讲到京城之前的经历。

等到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过往讲述一遍之后,萧升方才开口说道:“从你们的故事里,我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大明朝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

把大明朝比作一棵大树,我们每一个大明人都是这棵树上的叶子。那些在你们的描述之中,欺压你们的地主,豪强,官绅,小吏,则是附在这棵树上的蛀虫。

太祖建立大明的时候,就是这棵大树成长到最茂盛的时候。那个时候,太祖为了叶子繁茂,下狠手防治蛀虫,因此,那个时候,大明国是强盛的。

而太祖离开之后,蛀虫快速地繁衍,它们的数量不断地增多,到了现在,已经把整个大树掏空了。

如今,这棵大树已经无法再让叶子生长,稍有风吹雨打,便会一朝倾覆!”


临近中午,萧升找到了一家餐厅,花了一百多点了顿饭。

刚吃完,手机铃响了,一看来电显示,竟然是刚认识的那个中合堂的副总李明凯。

“李总,大中午怎么有时间给我打电话啊?”萧升笑道。

李明凯闻言回道:“萧先生,没有打扰到你休息吧?”

“没有,我刚吃完饭,怎么,有什么事,不会是还想要我的人参吧?”萧升随口说道。

那边的李明凯闻言看了一眼旁边的年轻人,然后才继续说道:“萧先生猜的还真准,不错,我记得上次你说你的手里还有人参,不知道你那里有没有更好的?”

听到对方是来送钱来了,啊不,是来买人参的,萧升顿时喜笑颜开道:“有啊,我这里还有一株年份在百年以上的野山参,怎么,李总有兴趣吗?”

这边,李明凯旁边的年轻人闻言似乎要迫不及待地去接电话,李明凯赶紧说道:“不是我要,这样,我让他亲自和你说吧!”

萧升闻言正诧异着,手机里传来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

“萧先生你好,我是风华集团的总经理赵慕成,是我想要购买你手里的人参,你今天有时间来宝合堂这里一趟吗?我想要尽快入手这株人参,鉴定之后,价格不是问题。如果时间不方便,我们去找您也是可以的。”

赵慕成语气里是有些焦急的,人参这东西对需要的人来说,那就是活命的宝物,价格上也就没有上限了。

萧升正在发愁钱不够,不足以用来开办公司或者给自己换个新家,现在刚好有人送钱,何乐而不为?

于是果断答应,一会儿便到。

先回到出租屋,打开时空门,和朱由检交代了两句,让他先返回明朝自己研究,然后带着人参离开。

防止一株百年人参卖的价钱不够买房子和开公司的,萧升又带了四株五十年份以上的。

看到萧升从出租车里下来,赵慕成和李明凯赶紧跑了过来。

“萧先生,我来帮你拿。”赵慕成说道。

然而,李明凯却是拦住了他,说道:“慕成,你现在还不能上手。”

“抱歉,他有些急切了。”李明凯对萧升道。

萧升却是不在意,直接把檀木盒子交给一边的工作人员,说道:“除了那株百年人参,我还带了四株五十年份以上,李总吃得下吗?”

李明凯刚才已经隐隐猜到了,这时候听到萧升这么说,确定下来,顿时笑道:“吃得下,这种好东西,就算是再来几百株,我也吃得下。”

昨天那株人参已经出手了,虽然仅仅小赚十几万,但这人情却是无价的。

不知道有多少富豪等着他这里有货,这东西根本不愁卖。

再说了,野山参这东西,还真的有人能够拿出来几百株?

萧升笑笑不说话,几人走到了后堂,付教授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付教授看到这几个盒子,直接开口道:“小伙子,你这挺讲究啊,这些盒子全都是用品相不错的绿檀做的,如果让谭老头那帮人看到了,指不定要骂你一顿!”

“啊?我就是随便找了点材料,好东西值得用这样的盒子。您还是看药材吧!”萧升也不知道这檀木的价格,主要是没有研究过,赶紧岔开话题。

付明华也只是随口打趣两句,不管萧升再怎么败家,和她也没有什么关系。

打开盒子,看到那人参的瞬间,她就直接愣了一下,其它几个人也是愣了一下。

实在是,这个人参的外形太好了,真的太像一个“人”。

就算是外行,也可以看出来,这东西当真漂亮的紧,五行俱全,身形灵秀,珍珠点明显,锦皮细纹,品相极佳!

“想不到这个时候还能见到这么漂亮的野山参,就这个品相来说,十年前拍卖的那株参王,也不过如此了。”付明华感慨道,似乎是勾起了一些回忆。

那边的赵慕成听得心里直痒痒,赶紧问道:“您的意思是说这株人参的效果极好了?”

“效果肯定不错。小伙子,这个你要卖吗?”

萧升看了眼旁边的赵慕成,又看向付明华,笑道:“那自然是要卖的,就请付教授给估个价吧!”

付明华闻言点头说道:“先上称吧,看看鲜重多少。”

最后得到人参重量是二百八十克,付明华说道:“结合须子品相和鲜重判断,这株人参估计有一百五十年以上的年份了,十年前那株二百年份的人参鲜重三百二十五克,拍卖成交价四百万。现如今,人参价格翻了一倍不止,所以,这株人参,四百万应该打不住。”

话就说到这里,她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价格,因为这东西最近可没有能够参考的价格。

“五百万,萧先生,这株人参,五百万卖给我,如何?”赵慕成一脸希冀地说道。

看这样子,应该是家里有急用,对这个价格萧升已经很满意了。

这株人参在明末被判定是一百一十年份左右。而在现实却是被认为一百五十年份以上,应该是古代的人参生长环境更好一点。

付教授就是权威,能够卖出高价,萧升自然也是欢喜的。

虽然如果他再要高一点价格,多个一两百万,眼前这人应该也会答应,但那样吃相就太难看了,倒不如交个朋友。

“好,那这株人参就归你了。”萧升笑道。

十分钟后,买卖合同签署完成,税款对方交,五百万到账。

“萧先生,我们加一下好友,感谢的话只能下次见面再说,我这边需要赶紧离开。”赵慕成说道。

加了好友,留了电话,看着赵慕成离开,李明凯转头看向萧升,脸上笑得格外灿烂。

最后,四株人参,萧升获得了二百万。

李明凯其实想要多给一点,不过被萧升拒绝了,细水长流,今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他这么做,自然是引来了李明凯的好感,说是今后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找他,能够帮得上忙的,随时可以开口。

“李总,我这边还真有件事需要你帮下忙。”萧升笑道。

李明凯闻言道:“什么事你说。”

“一件小事,我准备在这边买一座带小院的别墅,不需要多么靠近市中心,面积大一点的,最好是那种可以直接入住的。”萧升笑道。

“房产方面我不太清楚,这样,我给你介绍一个人,让他带你去选,肯定可以找到合适的房子。”李明凯说着拿出手机,拨通一个号码。

讲完之后,李明凯派人开车把萧升送到了一个售楼处,明湖庄园。

一个名叫江临的销售总监拿着平板给萧升介绍了几套房源,最后确定了一个叫做“万和庄园”的别墅区。

“到这里去看看。”萧升笑道。

坐上江临安排的奔驰,很快来到了一处位于青禾市东城区的别墅园区之中。

青禾市并不是什么大城市,这里的位置算是在三环以外,不过萧升对这位置没有太大的需求,所以主要是看户型怎么样。

二排四栋,地面上三层小楼,有一层地下室,共四层,五室三厅四卫,这样的大房子足够一大家子人住了。

环境和装修都不错,一层二百二十平的建筑面积也不小了。

“就这里吧!签合同。”萧升笑道。

一次性支付三百万,房子今天就可以入住,不得不说,相比于那些大城市,青禾市的房价还是比较低的。

房子买下来之后,萧升又去提了两辆车,一辆二百多万的宾利GT,用作商务往来,撑门面的。普通人,不知道富豪是什么样子,只能买辆豪车来彰显一下身份。

另一辆是“越野炮”,用来拉货。

就这一天的工夫,一套房子,两辆车,直接干掉了五百多万。

这么大的一个数字,是之前的萧升一辈子也无法存到的。

而拥有来往两个世界能力的他,却可以轻易获取,甚至花起来毫不在意。

这就是心态上的变化。

虽然只是短短两天的时间,但已经让萧升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定位。

他现在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赚它一个亿。

不是现实世界的一个亿,而是一亿两白银!

现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了,萧升觉得是时候找个理由把自己的“快乐”和家人分享。

萧升父母双全,虽然家里在农村,但是爸爸是一个包工头,妈妈经营一个商店,日子还算是过得去。

而且家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姨母,舅舅,姑姑,叔叔等亲戚那可是很大一家子。

总得来说,父母双全,家庭美满。

就算是萧升没有进入明代时空的这个能力,家里也能够过得去。

他会获得那种所谓的平凡的幸福。

因此,最开始进入这个世界,萧升没有和家里任何人透露过这件事,甚至没有展露任何财力。

当然,那个时候他也没有什么财力。

现在他有了,首先还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到不是说他有多么自私,而是没有必要去打扰父母他们现在平凡的幸福生活。

但有钱之后,萧升肯定是要和家里人分享的。

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萧升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想让家里人,让亲戚朋友,让街坊邻居,都对自己刮目相看。

一次给家里人太多也不好,萧升准备用一个“合理”的理由来把钱送给父母。

萧升觉得无论自己怎么讲,父母都会相信自己,所以这个理由不仅仅是自己说给父母的,更是为了让他们可以拿给外人说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单纯就是嫌麻烦。

豪宅,豪车都有了,就差美人,也算是满足一个俗人的追求。

看着路上的大白腿,又在某会所门前停了一会儿,萧升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驱车离开了。

萧升不是急色的人,虽然他也想享受,但也知道轻重缓急。

如果他想要女人,到了古代,环肥燕瘦,朱由检都可以给他找来,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晚上对朱由检的思想教导时间不能减少,他打算明天把东西都搬过来之后,把那一层地下室作为两人日常见面的地方,只要自己掌握钥匙,比在出租屋安全多了。

人要学会自律,越是权力大,越要懂得约束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需要分清楚。


还好,报纸上的内容也不全是这种灾害的消息。

很快,下一条消息出现,那就是关于“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这让那些本就对这件事有兴趣的百姓对这件事的相信程度更深了。

不少人已经开始去那边查看学堂的建设进度,等待着考试去领钱。

再然后的几条消息都是朝廷查办贪赃枉法的官员的消息。

朱由检让锦衣卫这段时间其实杀了不少人,一方面是为了帮助锦衣卫树立威信,也为了帮助自己建立威信,让阉党官员老实一点。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严肃京城之内的法纪。

现如今,还需要旧官僚维持朝廷这个大系统的运转,所以还不能干净利索地全部清洗。

朱由检可以忍受眼皮子底下有贪官,但是绝不对允许有横行不法,在京城之内做“第二个皇帝”的人。

在煌夏商会的工人和锦衣卫的配合之下,京城之内逞凶的混混和官吏都被查办,不管是阉党还是勋贵,全部拿下问罪。

从这些人身上,朱由检获得了十九万多两白银,而他们只是京城最底层的勋贵和他们的走狗而已。

可想而知,整个京城的官僚,勋贵集团之内,有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存在。

要不是萧升劝阻,朱由检差点就直接让锦衣卫把整个京城查一个底朝天了。

事实上,查出来的那些案子,大部分都会牵连到一些大贵族或者朝堂里的人。

不过都被压下来了。

所有的案件,查抄勋贵不超过二等伯爵,查抄官员不超过六品命官。

因此,尽管抓了不少人,杀了不少人,也没有在朝堂上引起多么大的动静。

现在,这些“业绩“被老百姓看到眼里,那就是一种很好的气象。

安排好的人趁机发言说道:“新帝继位,果然有新的气象。国家正在遭遇如此多的灾难,那些贪官污吏还横行不法,以至于造成更多的悲剧。全都应该处死,陛下英明!”

诸如此类的话语很多,这也是朱由检发行这种报刊的主要目的。

最后的一条消息,还配了一副插画,简笔画,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几个人席地而坐,坐而论道的场景,从突出的特点可以看出来,其中一个人是皇帝冠冕,另外的都是士兵。

“帝多次慰问勇卫营士兵,与士兵同吃,询问家长,畅谈理想,众士兵心悦诚服,皆言愿为大明百姓之生活幸福而奋斗终生。

有不法军官克扣粮饷者王某,赵某等,欺压底层士兵者陈某,王某等,按罪论处。帝言道:大明士兵乃我之胞弟,不可欺辱!”

这段话真的是让百姓们感觉不可思议。

毕竟军户乃是贱籍,皇帝竟然将这些人看作是自己的兄弟,这极大地激发了一些人当兵的热情。

第一期的《大明周刊》得到的反馈效果很好,达到了朱由检一开始的预期。

首先,让百姓们认识到国事艰难,如今大明内忧外患,而且还天灾不断,国家高层或者说皇帝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而且在努力去补救。

第二,针对贪官污吏,上面也在处理,而且有了成效,并且从朝廷对那些反抗贪官而起义的百姓的态度上反映出,对于这一类的百姓,都是以安抚为主,只要不滥杀无辜,皇帝不会大开杀戒。

第三,大明皇帝对普通的士兵态度很好,对军人非常的尊重,严厉打击喝兵血的劣等军官。

这三点,就是《大明周刊》的主要内容。

关于这种报刊的消息在京城之内广为流传,一天之内,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报刊是什么东西了。

而在《大明周刊》发行的第三天,《煌夏日报》宣布成立,并且发行第一版。

起初大家还以为《煌夏日报》和《大明周刊》一样,都是将国政的事情,但拿到后才发现,这两种报纸完全不一样。

首先《煌夏日报》为三日一发行,并且在开头注明:商业性报刊。

整张日报,划分出了若干版块。

民生,商业,文化,法律,故事五个部分。

民生版块,就是统计前天京城之内,关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一些百姓常用的生活用品的价格。

商业版块,就是刊登关于京城之内一些生意商铺的广告。

文化版块,则是刊登名人事迹,著名诗词,文化集会等信息。

法律版块,根据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来普及法律,让大明百姓知道有些人受到处罚是因为触犯了什么律法。

故事版块,就简单了,单纯为了可以吸引读者和订阅量而存在的版块,不过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比如现在正在连载的内容就是经过改编的《满江红:岳飞传》。

五个版块的内容,针对不同身份的人进行设定。

其中商业版块和文化版块,相信会有不少人愿意花钱来刊登一次报纸的。

尤其是某些文人,对名气极为看重的他们,在报纸发行的第一天,就意识到了这是多么好的一次成名的机会。

第一版《煌夏日报》文化版块刊登的是一个叫做江城的举人的一首词。

江城在一天之内,就成为了京城之内,文人圈子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而原本,他只是一个寄居在京城之内,因为得罪人而不能做官,一心考取进士,从二十二岁中举到现在二十七岁,五年的时间,没有能够入榜。

五年的时间,足够磨去一个人所有的棱角,在几天前,萧升招募一批“门客”,其实就是招募《煌夏日报》的编辑团队,江城脱颖而出。

于是乎,他就成为了第一个登上《煌夏日报》的文人,一举成名,无人不识君!

文人们蠢蠢欲动,而商人们则是直接找上了报社的大门。

那几家被登上报纸的店铺,今天的生意比之前至少多两成的营收,报纸带来的宣传力度不可谓不大,大部分商人都敏锐地发现了这种报纸的商业价值所在,于是都想要来为自家的店铺提升一下名气。

而那故事版块的《满江红:岳飞传》也是获得了百姓的热捧,整个京城对报纸的认知已经确定了下来。

《煌夏日报》非常成功,得到了广大京城百姓的认可。

《大明周刊》联合《煌夏日报》,再加上煌夏商会对底层雇工的控制,京城的舆论就完全掌握在了萧升和朱由检的手里。


五十万其实并不多,还没有办法成立一个萧升计划之中的公司。

但是作为启动资金却是可以了。

萧升不能只顾着自己赚钱,让朱由检一起赚钱,才能获得稳定的货物来源。

而想要在大明赚钱还是很容易的,萧升想到的就是卖镜子。

玻璃镜子在万历时期就传到了大明,但那只是几块小镜子而已,而且也只有皇家和一些贵胄才有。

正因为如此,才更加显得这东西的珍贵。

在网上搜了一下,半米宽,两米长的实木落地镜,单个购买也就三十几块。

萧升与店家沟通了一下,最终谈下来的价格是二十五块一扇,首次订购一千面,也就是两万五。

买镜子很简单,运输才是麻烦事。

时空门的大小有限,仅有一米宽,两米高而已。

萧升一个个搬运那些镜子倒是可以做到,但也太费劲,而且效率还低。

他发现时空门的底部是和地面平齐的,做了一下实验,发现可以推动东西进出。

于是萧升又找了一家店铺,订制了一种推车,专门用来搬运货物。

这种推车采用电机驱动,虽然面积有限,但可以承载一点五吨的货物。

因为萧升要的急,而且要求用质量好的轮胎和材料,最后一台车需要八千,订了两台,一共花了一万六,先付款一半。

买完推车,又打电话给镜子厂家,订制了一种支架,五套支架,多加了五百。

这种大落地镜是卖给那些王公贵族的,大明的土豪很多,普通富贵人家肯定也需要。

萧升觉得不能委屈了他们,于是又订制了五千面实木圆镜,半径三十公分,一面八块钱,主要是实木镜框贵了。

还是上次的镜子店铺,老板非常高兴,表示一周之内,所有镜子一定送到。

紧接着萧升就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镜子自己那个小出租屋可放不下。

所以赶紧去寻找了一下仓库。

在今后大宗货物往来明末和现代,肯定是需要掩护的,他计划开一个公司之后,弄一个专门的仓库,但目前只能先搞一个临时的。

那些镜子就要放在这个仓库里,作为临时周转。

仓库的位置最好是有着监控盲区,所以他租的是一个郊外的仓库,这样就比较方便周转物资。

其实如果有心人要查,还是会发现一些端倪,但萧升也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情,应该不会有人查到。

仓库租了两个月,花了四千五。

萧升此时感觉自己住的出租屋不是很方便了,只不过手里这点钱想要在青禾市买下一套像样的房子也不太现实,只能等下一笔资金到账再说。

忙活了一天,在外面吃过饭,回到出租屋里。

晚上到时间,萧升准时打开时空门,朱由检过来之后,先后抱进来两个盒子。

盒子打开,分别放着一块石头,其中一块,通体翠绿,宛如明镜;另外一块则是宛如凝脂,细腻白皙!

这可是好东西,都是宝石,虽然萧升没什么研究,但这么大块的宝石,应该可以卖不少钱。

“我寻找了一下,暂时就找到这两块石头,其它的大部分都经过打磨成为首饰了。”朱由检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萧升摆手道:“没事,这应该已经可以换一些钱了。这件事也不着急,等你登基之后,让人进献一些翡翠宝石便好了。

来,我们还是抓紧时间整理资料,我先教你使用这个电脑。”

十六岁的朱由检还是很聪明的,仅仅一天时间,本来大明就有简体字,所以学习起来也是比较容易。

萧升估计再有一天,他就可以无障碍阅读现代文字了。

整理资料很麻烦,等今后忙起来,萧升就不能一点点带着朱由检去做,让他自己学会查资料,使用电脑,这样两人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朱由检很快学会了最基础的键盘和鼠标操作,甚至晚上走之前还玩了两局“和平使者”。

看着那枪械强大的威力,他感叹道:“我大明若是有这样的火器,何愁建虏不灭啊!“

萧升则是告诫道:“不能好高骛远,这种枪械生产制造需要很强的工业基础,不说别的,就是钢铁质量,明朝的水平也是不足的。

想要有这样的火器,就要先提升钢铁质量。炼铁的资料我已经整理了一部分,过两天就可以系统地整理出来,等你掌握大权的时候,就可以去尝试推广这种技术的实现。

工业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关键,你要牢记这一点。”

“嗯嗯,愚弟记住了,多谢兄长提醒。兄长早休息,明天中午我们再联系。”朱由检恭敬地说道。

对他的态度,萧升很满意,不过他也明白,等到朱由检真正继位,体会到那种“万人之上,唯我独尊”的感觉之后,性格肯定会发生改变。

但至少现在对他影响多一点,会有一些效果。

周六一早,萧升又去买了两块腕表,也不算多么好的,一万多的机械表。

自己一块,再给朱由检一块。

这样两人约定的时间更准确一点。

他也想到是不是要把机械表也拿到明朝去卖,但他想了想决定还是先不这样做。

一个玻璃产业,应该已经能够得到很大一笔财富,手表可以有,但需要让明朝的工匠自己生产。

钟表本就源于华夏。

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能报时打钟,它的结构已近似于现代钟表的结构,可称为钟表的鼻祖。

它每天仅有一秒的误差。而且,它有擒纵器,擒纵器工作时能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而这就是钟表与计时器的区别。国际钟表界都把擒纵器视为钟表的心脏。

所以华夏本来就有这方面的技术基础,也有足够聪明的学者,但就是没有得到支持。

萧升觉得自己拿出一些资料,然后提供足够的资金,这边的人很快就可以把钟表行业发展起来。

掌握根本技术才是王道。

玻璃制造技术萧升也会在大明快速建立,作为自己在大明的第一项产业。

按照计划,萧升是要在大明拥有一个身份的,为此两人已经商量过很多次,确定了大致的方法。

但同样要等到朱由检继位。

买完手表之后,萧升又给自己挑了一套衣服,两双鞋子,算是小小犒劳一下自己。

毕竟为了大明复兴,他付出了那么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