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宇刚考完高考,在家闲晃一个月后,接到了表舅的一封信。
那信不是通过邮政送来的,而是一个路过的老道捎来的。
信笺也不同寻常,用的一种质感厚实的蜡黄纸,还加盖着火漆印,印上是熟悉的八卦阵纹。
送信老道交过信笺,拂袖而去,张阳宇抬头的功夫就消失在街边巷角。
张阳宇回想起自己这位表舅,一时间竟想不起任何场景,因为表舅很小就不在家里住。
他听老妈说,这位表舅小时害了一场病,老话说是魔怔了,也就是现在的神经病。
当时表舅爷四处求医问药,可都没有疗效。
家里人一筹莫展之时,一位道士做完法事路过,敲开了表舅家的门。
一家人都不信邪,本以为这道士是要来骗取钱财,然而情况却恰恰相反,道士是来送钱的!
那道士一见表舅,白胡子立刻炸起,直呼不得了不得了,说表舅有千年难遇的慧根,是出家入道的好苗子。
这道士不仅没有骗钱,还硬塞给表舅爷一袋银元,说要带走表舅。
当时表舅爷对表舅这病已经心灰意冷,道士的提议既能让他收到一笔不菲的钱财,又能找到地方托管自己这个魔怔的儿子,便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
可之后怪事发生了,听说表舅一去道观就不魔怔了,而且整个人变得智慧通达,能言善辩,在道观中混得风生水起。近些年更是晋升成了道观长。
张阳宇拆开这封信,本以为上面有什么玄乎的事,可是费劲阅读完表舅写的蝇楷小字,张阳宇才知道原来表舅道观人手不够,看他清闲便招呼他过去帮忙,还会给一笔不菲的打工费。
于是,张阳宇便欣然前往,有钱不赚他傻子啊!
表舅的道观叫玉虚罗天观,在城郊一处山脚下,道观中屋舍俨然,占地比张阳宇高中都大。
张阳宇万万没有想到想到表舅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地方,不由得生出一丝敬意。
来到道观中,这里跟张阳宇想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
虽然殿宇香火不断,可是这里并不陈旧,一系列崭新电器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间电影院,专门播放传道视频,道观下还有地下停车场。
要不是延绵不绝的香火味,张阳宇还以为这里是那个度假村呢。
来到道观第一天,表舅给张阳宇主持了入道仪式,说是不入道教不能供职道观。
张阳宇也无所谓,反正自己就干一个月,事后自己就上大学去。
于是表舅亲自主持了一场法事,给张阳宇入道授箓,还发了一个道士证,道号仁极,事从玉虚罗天观正堂管事,据说是七品官籍。
仪式上说了一大堆,张阳宇也没记得多少,领了一件法袍,一尊法印,一把桃木剑就完事了。
表舅告诫,这三样东西要时时刻刻挂在身上,在这观中可不敢任意妄为。
仪式有多正式,干活就有多枯燥。
之后张阳宇在道观呆了大半个月,每天只负责扫扫灰,浇浇水,清闲得他直打瞌睡。
道观中又不能随意玩手机,于是无聊的他只得四处瞎晃悠,观摩观摩神像,翻看翻看经书。
某一晚,张阳宇吹着空调入睡正酣,突然一个激灵惊醒,迷迷糊糊间他看到窗外一道人影闪过,速度飞快,却没有一丝脚步声。
联想到白日看到记录各种鬼怪妖魔的经书,吓得张阳宇直哆嗦。
道观也闹鬼?什么鬼胆子这么大?
捂着紧被子,张阳宇心想,睡吧睡吧,自己眼花,睡着就完事了。
可是有了这个念头,张阳宇心中忐忑,久久不能入睡。
每次他从被褥中伸出头来,都能看到那一闪而过的人影,仿佛那玩意就在自己窗外晃荡。
特么的!就算是鬼也要人睡觉啊!
张阳宇心一横,心想现在小爷我大大小小也是道长一枚,有法袍法印桃木剑,还怕了你这邪魅?
于是,他穿好道袍,提着法印,手持桃木剑,破门而出,那团黑影在他眼前一闪而过,闪过小巷就不见了踪影。
装神弄鬼!
张阳宇心里发怒,不知哪来的胆,提着剑就追了上去,要一探究竟。
深夜天黑,张阳宇沿着小巷一直走,突然感觉这条路他似乎没有来过。
依旧是石砖青瓦,然而这布局却让他十分陌生,心想自己钻道观半个月,早就摸清了一草一木了啊!这里是哪里?
小巷尽头,一处正殿亮着灯。
张阳宇壮着胆走上去,只见那小屋上挂着一匾,刻玉虚殿。
没听玉虚罗天观有这个殿啊?
推开吱呀呀的木门,走进殿内,迎面就是一尊高达三米多的神像。
这尊神像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华衣,左手虚拈,右手虚捧,栩栩如生,庄严肃穆,让人观之不由得肃然起敬。
张阳宇认得,这是三清之尊,玉虚元始天尊。
殿内灯火通明,案台上没有上香没有贡品,只有一筒签。
这筒签居然散发着莹莹的光晕,看起来不同寻常。
难道是荧光材质?
闲来无事,张阳宇准备求上一签,可是拿起签筒张阳宇发现这不是寻常的求签筒,而是令签筒。
里面盛放都是一根根勒令签。
而当张阳宇拿起一根令签时,异变陡然发生。
周围景色开始模糊扭曲,令签闪闪发光。
恍然,张阳宇凭空消失在玉虚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