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绵绵,凤仪殿中。
顾皇后正拉着楚王妃说话。
顾皇后:“妹妹,陛下有意在你府中封一位县君,接进宫来,以备日后,不知妹妹心中可有人选。”
楚王妃问道:“娘娘,陛下可是要与漠北那边联姻?”
皇后叹了叹气,说道:“正是,前些年嫁于漠北的嘉禾怕是不中用了,陛下本意是选个臣女封为县君,但又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便想在宗室中选个姑娘,接入宫中教养几年再说。”
楚王妃思索道:“若论年岁,大姑娘二姑娘正合适,只是她二人行事上柔弱了些,怕是担不起两国邦交的重任,若论其他,便是我的晏仪和府内西姑娘最为合适。”
皇后问道:“你家西姑娘今年几岁?”
楚王妃听罢,心中明白,陛下并不会让晏仪去和亲,心下微安,说道:“西姑娘今年3岁,确实机敏聪慧,说话行事也颇为持稳,只是,她也是个可怜人,生养她的张氏不久前没了,如今在侧妃身边,打眼瞧着,小小的人瘦了就多,只能是慢慢养着了。”
皇后感叹道:“难为她小小年纪便如此遭遇,没了生母,倒是可怜。”
楚王妃道:“谁说不是呢,郭侧妃虽有心,但确未生养过,我这边又要看顾晏仪,实在是分身乏术。”
皇后思及楚王妃定不愿意扶养妾氏的女儿,又听她说道郭氏没有生养,便明白了她的意思,到底是妯娌,楚王妃素来对上恭敬,便如了她意。
皇后:“你府中事务繁忙,孩子又小,不如,待到三月三的时候,宫中举办赏花宴,把孩子们带进宫来让本宫这个做大伯娘的看看,若是合适,可交于宫中太妃们处教养,也是替你们尽尽孝心。”
楚王妃笑道:“如此便是娘娘抬爱了”楚王妃拜别皇后,又穿过御花园连廊往延安宫来接晏仪。
延安宫中,晏仪逗得淑贵太妃连连大笑。
贵太妃搂着晏仪正叫“心肝,乖宝”,楚王妃到时,贵太妃忙说:“今天可不许讲那些规矩体统,好让我们祖孙松快松快。”
楚王妃笑道:“如今母妃眼里竟只有晏仪了,唉,我这心啊真是拔凉拔凉的”。
淑贵太妃道:“哈哈哈哈,晏仪快给你娘亲香亲香去,小心你娘醋了”。
晏仪笑道:“祖母眼里只有晏仪,娘亲的眼里只有祖母,这不就是爹爹常说的天伦之乐吗”。
说罢,走到楚王妃跟前,笑闹道:“娘亲,娘亲,女儿好想你啊,女儿的思念就像……就像'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你这皮猴,惯会作怪”,楚王妃点了点晏仪的额头说道。
看了看天色,淑贵太妃又命女官送晏仪去上皇处:“天色不早,晏儿去和祖父道个别,今天就回去吧”。
天色渐晚,屋内只剩下贵太妃和楚王妃二人。
淑贵太妃问道:“你们府里的事都清楚了?”
楚王妃回答道:“回母妃,都清楚了。”
“嗯,清楚了便好,待大选一过,你们府里也算稳当了,至于郭氏,没有孩子,成不了什么气候。”
“是,母妃,只是西姑娘到底是王爷的孩子,日后在宫中还要劳您多多看顾了。”
“嗯,只是晏仪你是怎么打算的,也送进宫来,和公主们一起读书吗?”
“陛下加恩,是晏仪的福气,只是便只每周大课时来便罢了,若是住在宫里我们王爷该想念了。”
贵太妃点了点头:“行了,这事你且回去等旨意吧,天色不早了,去上皇处请个安便回去吧是,儿臣告退。”
长长的宫道上,楚王妃牵着晏仪的手,慢慢的走着。
夕阳的映照下,二人的影子越来越长,晏仪抬头看了看血一般的天空,问道:“娘亲,西妹妹要进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