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精品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

精品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

西湖遇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西湖遇雨”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雄英朱元璋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主角:朱雄英朱元璋   更新:2024-08-20 06: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雄英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由网络作家“西湖遇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西湖遇雨”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雄英朱元璋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给爷爷哭坟后,朱元璋求我继承大明江山】高三学生朱雄英有个秘密,他小时候生活在古代!原本他会带着这个秘密度过普通人的一生,直到上大学前他给监护人爷爷哭坟的时候,坟头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大孙,你没死啊?”朱雄英:“你说你是我爷爷?我还秦始皇呢,打钱!”朱元璋:“要打钱?烧宝钞过去!要多少给多少!”当朱雄英看着宝钞被古董商收购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坟头的时空虫洞可以扭曲......

《精品推荐哭坟后,我成了大明继承人》精彩片段


他们挖洞、挖土豆、烤土豆,这一系列流程耗时实在是太长了,以至于“大本堂的皇孙们集体失踪了”的消息,直接惊动了朱元璋。

最终,宫人们在大本堂那一侧堵住了刚吃完烤土豆准备开溜回去的皇孙们。

朱元璋知道自己辛苦耕种了好几个月的田地被这群熊孩子给糟蹋了以后,铁青着脸,把带头的朱允炆、朱高煦、朱有爋几个吊在了树上,剩下的几个从犯在墙根抱头蹲下排成一排瑟瑟发抖。

在特别大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

挖特别大的土豆,挨特别毒的打。

“砰!砰!”

“疼!皇爷爷!疼!”

“咱让你吃!想吃什么咱不给你吃?来这里偷东西。”

没挨过打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朱元璋拿着藤条给这几个顽劣的小子抽得屁股开花,除了平时被朱棣揍习惯了的朱高煦能忍着疼一声不吭,其他人包括朱允炆在内,各个求饶不止,鼻涕眼泪一起下来。

眼看着都揍肿了,朱元璋这才停下手。

而东宫的朱标夫妇也闻讯赶来,赶忙劝说。

“父皇,孩童顽劣嘴馋,偷东西吃确实不对,但教育教育就行了,也不至于打成这样啊。”

朱标不说还好,一说朱元璋就来气,而且是又来气又心疼。

“看看大孙,再看看你们这群除了吃就是吃的废物!这都是大孙给咱送过来的粮食,咱辛苦种了好几个月,全让你们这群废物给糟践了!”

朱高煦这小子脑后全是反骨,这时候不仅不低头认错,而且觉得自己挺有理:“皇爷爷,你那一亩地剩那么多株呢,数都数不过来,那一株里面的大豆子,我们一人一个吃到撑才吃了九个,剩下的少说还有几千个,不至于这么骂吧。”

还在嘴硬!

朱元璋被气的又举起了藤条,就在这时候,他手里的藤条忽然悬在了半空中。

事情好像有哪里不对。

“你给咱再说一遍。”

被吊起来打的朱高煦这时候咽了口唾沫,以为朱元璋生气了。

小丈夫能屈能伸,朱高煦果断选择了闭嘴,被打一顿跟被打到半死之间的区别他还是懂的。

朱元璋扔了藤条,柔声细语地又说了一遍。

朱高煦被吓得毛骨悚然,他是真不怕表面生气的朱元璋,但这个状态的朱元璋他是真怕,朱高煦紧闭着嘴拼命摇头。

直到朱元璋把他放了下来,保证不打他以后,朱高煦才重复了一遍。

朱元璋终于明白哪里不对了。

一亩地,他种了三千多株土豆,一株土豆如果有5-10个块茎,那一亩地就有两万多个土豆块茎,一个土豆块茎就够这些孩童一顿吃到撑,一亩地的土豆,能供一家人吃多久?

而且,他才种了不到三个月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呼吸顿时粗重了起来!

朱元璋的双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展开。

他紧紧地抓住朱高煦的肩膀,声音不自觉地有些颤抖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你们一人一个就吃撑了?”

朱高煦被朱元璋的反应吓了一跳,他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头:“是的,皇爷爷,我们没吃完的还埋在洞里呢,您可以派人去挖出来看。”

朱元璋没派人,他亲自去带着朱标和这些皇孙去挖的土豆。

“你给咱再烤一次。”

朱高煦听命行事,开始搭石头窑烤土豆。

吃了三个烤土豆,朱元璋也基本吃饱了,朱标也差不多。

看着这些个头比拳头还大的土豆,品尝着土豆独特的软糯香甜的口感,朱元璋心中的震撼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随后,朱元璋又让自己的孙子们挖了几株土豆出来,他们用衣服兜着满满登登的土豆,朱元璋亲自数了数,发现果然如朱高煦所说,一株土豆最少的有4个,最多的甚至有12个,平均数大概在6-7个左右。

实际上,朱元璋自己都没意识到,他辛辛苦苦种了这么久的地,竟然能产出如此产量惊人的粮食,这土豆的产量,实在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一个土豆的重量在一两到二两之间,而一株土豆摘掉其他部分,大约有一斤多重,也就是说,这一亩地的土豆产量,哪怕是保守估计,都有足足三千斤!

——三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现在大明最高产的作物,也就是占城稻,在平均状态下,通过精耕细作,亩产也就是三百斤,光是土豆亩产量就是占城稻的十倍!

而且根据朱元璋亲自耕种的经验,这土豆和红薯,需水量是远远不及水稻的。

用水比水稻少,产量是十倍!

这哪是土豆,这是金豆!

这是大明百姓的天降福音!

朱元璋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他仿佛看到了解决百姓吃饱肚子问题的希望。

什么小冰河期,有了这玩意还怕小冰河期?

朱元璋恨不得立刻下令将土豆的种植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所有的百姓都能种上这种高产的作物。

不过朱元璋也知道,他手里的种子不够,这时候只是实验性的。

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惊人的结果以后,朱元璋也对朱高煦等人改变了态度,他不仅没有再责怪他们偷吃土豆,反而奖励他们可以三天不去大本堂自由玩耍。

朱高煦等人听到朱元璋的赞扬,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然后火速开溜。

朱标此时也反应了过来,心中的震惊不亚于朱元璋,他作为太子,深知大明粮食的紧缺和百姓的饥馑,更知道这种高产作物对小冰河期的意义。

“父皇,这土豆的产量如此惊人,若是能推广种植,我大明的百姓就再也不用为饥饿所困了!”朱标激动地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标儿,你说得对,这土豆就是咱们大明的希望,咱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百姓们都能种上这高产的作物。”

“种子,还是得找英儿要更多的种子。”

“这是一方面,咱再仔细研究研究这土豆是怎么繁殖的,是自己结种子还是直接种这些土豆就能长出来新的。”

“而且。”

朱元璋的目光看向了种植红薯和玉米的田垄:“这两种作物的产量,就算不及土豆,恐怕也不差多少。”

朱标也是由衷感叹道:“多亏了英儿啊!”

“是啊。”

朱元璋这时候才从土豆亩产量带来的震撼中彻底缓过神来。

“真不知道英儿还能给大明带来多少惊喜。”


洪武十八年。

初春的钟山,微风中还带着些许冬日的凛冽,灰蒙蒙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圣孙坛的大理石石阶上,映出淡淡亮色。

朱元璋此刻正站在阴阳炁海之前,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眼前,似乎想要穿透阴阳炁海,直接看到那个答案。

在朱元璋的身后,太子朱标静立如松,眉宇间的神情倒是没那么紧迫。

而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这三位国公,以及军机司的几位军机大臣,反倒是紧张地肃然侍立,他们的目光同样聚焦在那吞噬了一切光线的阴阳炁海之上。

之所以召集这些人来,自然是因为朱元璋考虑到,这次的天机信息大概率不是大明内部的纷争,毕竟按照现有制度,大明很难被通过内部篡夺的手段覆灭,所以定然是外敌入侵后建立或是天下大乱以后某个势力建立的朝代。

这是一个关乎大明帝国未来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的答案,将决定很多人的命运,也许还将改写整个天下的格局。

等待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对于朱雄英来说的十分钟,对于大明众人来说,就是足足一个时辰。

朱元璋眉头紧锁,在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波澜。

他在等,等待那个心心念念的答案。

谁敢在未来灭亡他的大明?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必须知道!

让他知道了到底是谁,骨灰都给它扬了!

若是蒙古人,那他将不惜一切,倾国之力,发动对北元的总攻,哪怕这场战争将血流成河,将尸横遍野,但为了大明的未来,朱元璋义无反顾。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身边的众人,也都感受到了这份沉重。

实际上,这些元末乱世拼杀出来的人,谁没见过蒙古人是怎么拆掉了北方绝大部分城池的?谁没见过两淮和山东的耕地是怎么变成蒙古人的草场的?谁没见过江南汉人是怎么一个村子只能拥有一把用铁链锁着的菜刀的?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这些话语用来形容蒙古人的残暴统治完全合适,而这些记忆,也早就刻在了这些大明帝国高层的脑海深处,每每念及至此,都颇有不得安寝之感。

当然,蒙古人也迎来了他们为“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不甘心的滚回了漠北老家。

但坐拥四十余万控弦之士的蒙古人,威胁依旧存在,且完全有能力、有动机覆灭大明。

实际上,如果历史线没有变动,那么如果不是于谦挺身而出,蒙古瓦剌部就差点把大明给提前整成南明了。

所以,在场的所有人,既希望听到“是蒙古人”这个答案,好有一个确切的目标发动战争,又不希望听到“是蒙古人”这个答案,致使华夏的汉人在圣孙看到的那个未来里,再次被奴役。

难捱的一个时辰过去了,阴阳炁海里传来了朱雄英的回答。

“是女真人建立的后金政权,后来改了国号,叫做清。”

女真人!

朱元璋站在阴阳炁海前,他的双眼似乎要喷出火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会是女真人!

听到这个答案,朱元璋刹那间就想到了不久前马皇后劝慰他的话语。

当时,马皇后还拿被女真人所覆灭的辽国和北宋来举例子,没想到,转头大明就成了北宋!

这个臣服于大明、年年进贡、岁岁来朝的部族,竟然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如他们建立了金国的祖先一般再次崛起,建立后金政权,甚至改国号为清,覆灭了大明的江山!

那到时候,会不会再来一次靖康之耻?

会不会大明的皇帝和后妃要被他们掳到辽东去,再来一次肉袒牵羊?

这一次,还会有如岳飞、韩世忠一般的抗金名将挺身而出吗?

如果没有,大明是不是直接就灭亡了?所有的汉人,再次沦落到异族的统治之下?

女真人在历史上的残暴,可丝毫不亚于蒙古人!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岳爷爷这首词,写的可都是金人肆虐中原后的实情实景!

朱元璋的身后,太子朱标以及韩国公李善长等人也是面露震惊之色,他们同样没有想到,这个答案会如此出乎意料,如此令人难以置信,其实站在明初这个时代背景下,几乎所有人都会以为,这个“清朝”是蒙古人建立的。

“女真人……”

朱元璋喃喃自语,他的声音中充斥了无尽的愤怒,他没把女真人扬了,女真人竟然把大明给扬了!

“禽兽之类,安敢如此!”

朱元璋的双手紧握成拳,关节处发出“咯咯”的响声,他转过身去走了几步,看向身后不远处的众臣们。

“父皇息怒。”身后两步的太子朱标轻声劝道,“儿臣以为现在既然知道了答案,我们还可以从容应对。”

韩国公李善长也紧步上前,沉声道:“陛下,女真人如今栖居于白山黑水之间,实力远不如其祖先,女真诸部不过数万,兵力更是有限,想要讨灭女真轻而易举,只不过这些女真人要是钻进深山老林里,清剿起来会费力许多。”

郑国公常茂面带愠色,怒哼道:“女真人狼子野心,竟敢觊觎我大明江山!臣愿领兵十万,直捣黄龙,灭其部族,擒其酋长!”

曹国公李文忠则眉头紧锁,深思后说道:“女真人不过蝼蚁,但却不得不防以辽东为地盘的北元丞相纳哈出借机出兵,毕竟,纳哈出部众二十余万,可战之兵少说也有六七万,皆是骁勇善战且善于骑射之辈,我军不可轻敌......依臣之见,当先加强辽东防线,修筑城堡,屯积粮草,以备远征之需,同时选派得力的精兵强将,以备征讨。”

朱元璋听着众臣的议论,心中的怒火渐渐压抑下来。

朱元璋很清楚“主不可怒而兴兵”的道理,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冷静思考,为大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战略。

女真人的力量并不强大,大明唯一需要顾虑的,其实是盘踞在辽东方向,以金山为核心领地(位于科尔沁草原与东北交界)的纳哈出,防止其趁火打劫破坏计划。

所以,想要剿灭女真人,必须先把纳哈出这颗钉子给拔了,这也是大明消灭北元整体战略计划中早就有的一环,之前攻灭云南的北元梁王势力就是前奏。

现在,就是两件事当一件事办了。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诸卿所言各有道理,传旨下去,立即加强辽东方向的后勤储备,同时调集精锐兵马,先解决纳哈出所部,在解除北元威胁后,彻底剿灭女真人!”

众臣闻言,无不振奋精神,齐声应诺。

而就在这时,阴阳炁海中又传来了声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