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大家一块装模作样的哭了两声也就结束。
慈安太后是个普通女人,因为背景深厚才当的皇后。
而真正掌权的是慈禧太后。
此时近支宗室里的敦亲王奕誴、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孚郡王、钟郡王,惠郡王,贝勒载澂,镇国公奕谟。
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弘德殿、南书房诸臣都来了。
听起来很多,其实一共二十九人,也就是后世的某局人数而己。
但是谁也不傻,国人信奉枪打出头鸟,谁也不肯说话。
后来慈禧坐不住了。
“此后垂帘如何?”
她没有说谁当皇帝,而是先说垂帘听政的事。
在同治当皇帝的时候,她就是个有权利的太后而己。
但是皇帝亲政了,她只能在后宫干涉。
“国家多事,请择贤而立,然后恳请垂帘。”
“贝勒溥伦乃是溥字辈大哥,又17岁了,当可立为皇帝。”
毕竟同治皇帝亲政了,手下也有人给他说话。
说话的是军机大臣之一的李鸿藻,奉同治皇帝遗嘱,要举荐贝勒溥伦。
同治皇帝自己就是儿皇帝,自然不愿意大清再有一个儿皇帝。
可是没等慈禧太后说话,近支亲王就站了出来反驳。
宗室五大爷,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誴立刻说道。
“溥伦虽然名义上是道光皇帝长重孙,但实际上是成亲王后代,和道光帝关系远了。
按照辈分,他和先帝都出了五服。”
“不行不行。”
军机大臣也有恭亲王奕䜣的人,宝鋆看到李鸿藻说立贤立长,于是跟着附和。
“恭亲王之一载澄岁数也大,又是近支皇族,当可继承皇位。”
“哼,载澄可不行,皇帝就是他给带坏的。”
“御史上奏的载澄欺男霸女,处罚还没有结束呢吧?
这种人渣怎么能当皇帝呢?”
载澄有一次霸占了一个旗人妇女,事后才知道是皇族,论辈分还是他婶。
人家本家找到慈禧告状,恭王表示这缺德儿子我不要了,该咋处理咋处理。
还是慈禧出来和稀泥,简单惩罚一下,人家本家不想更不敢得罪恭亲王,自然就坡下驴。
慈安太后也说了话,毕竟同治和母亲关系不好,平时有事都是找慈安。
别人当皇帝都可以,唯独带着同治皇帝逛窑子的载澄不行。
此时议选皇帝陷入僵局。
给同治过继孩子,被否决。
近支皇族跟同治帝年纪差不多的载澄被否决。
此时大家目光全部看向慈禧。
慈禧沉痛的说道:“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
需幼者乃可教育,才可亲近。
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
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
“等这孩子长大了,再让他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同治。
这样公私都兼顾着,对生者和死者都有交代。”
这一下就改了章程,不是给同治找儿子,而是给咸丰找儿子。
咸丰皇帝是奕字辈的,给他找个载字辈的正合适。
而且慈禧也说了,以后载湉有了孩子,过继给同治一个,也让咸丰一脉没有绝户。
“太后英明。”
大家一看,也合适。
第一个是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九等道光皇帝的儿子们高兴。
毕竟还是道光皇帝一脉。
而慈安,慈禧也高兴,毕竟是个小皇帝,大家还可以当皇太后,能垂帘听政。
军机大臣们也觉得小皇帝挺好。
第一个他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合理合法。
至于说同治,亲政不到两年,没少尥蹶子撒疯。
大臣都对同治很失望,换个小孩子至少能保证朝局十几年安静。
于是大家都同意的情况下,慈禧看向南书房行走大臣。
醇亲王奕譞听到这一决定,如晴天霹雳,不知所以。
“啊,我的儿啊。。。”
惊遽敬唯,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皇上驾崩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哭过。
毕竟侄子是侄子,儿子是儿子。
谁当皇帝对他来说都无所谓,毕竟他是亲王。
可唯独他儿子当皇帝不行。
为啥?
你以为的皇帝,和光绪时期的皇帝完全不一样。
此时国家糜烂、时时刻刻处于崩溃的边缘。
醇亲王奕譞作为亲王,又处理国务。
他亲眼看着哥哥咸丰是怎么被洋人和太平军内忧外患挤兑死的,也看到自己的侄子同治又是怎么被自己的两位嫂子管的性格暴躁。
让自己儿子当皇帝,这不是要他命吗?
他都己经可以看到自己儿子当了皇帝,以后是怎么受欺负的。
还别说,你别看能力有限,但是眼光挺好。
他甚至都能看到几十年后光绪的下场。
慈禧立刻看向李莲英。
“来人啊,把醇亲王送回家。”
“钟郡王。”
“臣弟在。”
钟郡王是道光的九儿子,人称九王。
慈禧说道。
“就由你护送醇亲王回家,另外和福晋好好说说。”
“是。”
钟郡王也没有说其他的,反正登基又不是他儿子。
而慈禧又命令道。
“皇帝选出来了,南书房,弘德殿行走大臣何在?”
“臣在。”
翁同龢,潘祖荫二人立刻站了出来。
慈禧命令着。
“由你二人撰写圣旨,并配礼部官员,内务府总管英桂等人,迎接嗣皇帝进宫。”
“喳。”
二人抬头对视一眼,看出了无奈。
“这怎么写?”
“这怎么接?”
“天底下只有抬出去的皇帝,哪有抬进来的?”
“算了算了,胡来吧。”
随着礼部官员手忙脚乱的安排好礼仪事情,迎接大队也吹吹打打的来到了醇亲王府。
“圣旨到。”
“臣等接旨。”
醇亲王奕譞苦着脸,老婆也是一脸愤怒。
大太监李莲英念道。
“奉两宫皇太后之命,接嗣皇帝,爱新觉罗载湉进宫继位,钦此。”
“臣接旨。”
醇亲王奕譞不敢反抗,他的性格本来就偏向懦弱。
这也是慈禧选择载湉的原因之一。
要是恭亲王奕䜣?
慈禧看都不看一眼。
能力太强有时候也不是个好事。
虽然才西岁,但是载湉也跟着来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