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囚宠强撩:公主深吻高冷权臣完整文本

囚宠强撩:公主深吻高冷权臣完整文本

明摆着大佬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囚宠强撩:公主深吻高冷权臣》是作者“明摆着大佬”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谢运柳姒,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他是清流世家的嫡长子,直到被她囚禁后,他才发现以前对自己恶意满满的她居然还有如此腹黑阴暗的一面?但是他堂堂世子郎君,怎么甘心被一个这般折辱。于是他选择漠视,让那个人无论对他有何目的,都再也不能折辱他。谁料重生之后,他居然得知,她居然对他一见钟情!他戏谑地看着她真诚的眼神,这世上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吗?...

主角:谢运柳姒   更新:2024-06-23 01: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运柳姒的现代都市小说《囚宠强撩:公主深吻高冷权臣完整文本》,由网络作家“明摆着大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囚宠强撩:公主深吻高冷权臣》是作者“明摆着大佬”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谢运柳姒,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他是清流世家的嫡长子,直到被她囚禁后,他才发现以前对自己恶意满满的她居然还有如此腹黑阴暗的一面?但是他堂堂世子郎君,怎么甘心被一个这般折辱。于是他选择漠视,让那个人无论对他有何目的,都再也不能折辱他。谁料重生之后,他居然得知,她居然对他一见钟情!他戏谑地看着她真诚的眼神,这世上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吗?...

《囚宠强撩:公主深吻高冷权臣完整文本》精彩片段


水患过后就是瘟疫。

这一场天灾,洛州百姓流离失所,灾民不断,死伤无数。成了大齐人人心中的伤痛,因此而被革职斩首的官员不记数目。

又一声巨雷将柳姒从回忆中惊醒,她开口对身后的下人道:“拿把剪子来。”

她抬起右手,将衣袖掀开露出那一根端午时系上的色彩依旧的五色绳,拿起剪刀将它剪断,丢入大雨之中。

民间有个说法: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色绳剪下扔在雨中,意味着能让雨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好运。

她在心里祈祷:愿洛州百姓平安顺遂。

洛州,温县。

大雨瓢泼,裴简戴斗笠穿蓑衣,与温县百姓们一同在暴雨中努力完成着还剩最后一点的防洪工程。

一旁的孙县丞眯着眼睛,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大声道。

“裴明府,雨下这么大,便是要干完最后一点也不急于这一会儿。我瞧这雨来得快,肯定去得也快,不多时就会放晴,不如那时候再来!”

裴简看了眼丝毫没有将停意思的雨势,开口拒绝,“不可!还剩最后一点儿了,咱们加紧速度!”

说着他指挥着一旁的壮汉,“把这个搬到那边去!”

孙县丞见他态度强硬,也只得摇摇头,认命地又继续干活。

越听着周遭的大雨声,裴简便越心惊,这大雨跟怀淑公主在信中所写之事分毫不差。

他在心里打鼓。

即便他收到李衡子带来的信就立马开始着手准备,但也不过十几日时间,这加固的堤坝能否挡住公主所提的几十年难一遇的洪水,还是个未知的事。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相信公主无依据的预测之言……

也是因为,如果没有发生水灾,他得个费力耗材的名声,再严重些溺职之罪;可若是发生了,那就是上千、上万条百姓的性命。

丢了官职是小,百姓失了性命是大。

而柳姒愿意告诉他,也是因为知道他前世是个为民造福的好官。

这场大雨与前世一样,连下了三天三夜。

黄河决堤,田地淹没,房屋被冲垮,百姓在一片狼藉中呼喊寻找着自己的亲人。

五日后,一封封关于洛州水患的奏折递进宣政殿。

圣人忧虑万分,召集群臣开会。下旨开放洛州各地义仓,调往受灾的诸县城。并召户部、工部官员商议拨款、重建房屋之事。

-

下了几天的雨终于停了,天难得放晴。

柳姒坐在秋千上想:也不知洛州如何了。

谢晏走过来将她抱起放在膝上,两人一同坐在秋千上;幸好这秋千扎得结实,就是再来一个人也不会塌。

他在这院中消息闭塞,至今还不知道洛州水患一事。

这些天来他最常做的事,便是静静拥着她,闻她身上的熏香,只有这样他才会不那么急躁,才能静下心来。

秋千有规律地摇动着。

这个角度格外得重,柳姒讨好般亲了亲谢晏的鼻尖,微喘着气,“太重了……”

谢晏亦吻了吻她圆润的肩头,修长的五指握住柳姒的纤腰,不让她离开分毫。

墨色的眸子晦暗不明,他声音沙哑,“姒娘很厉害。”

她听见谢晏这样唤她,以为听错了。

“你唤我什么?”

谢晏吮去她颊边的泪珠,低声唤道:“姒娘。”

随着这一声呢喃,柳姒兀地卸了力道,身子软弱无力地伏在他肩头,微微低泣出声,身子不住地轻颤。


天边悬挂着一盏上弦月,月色如水,柔和朦胧。

雕花窗外“咯哒”一声响,梳妆镜前柳姒抹香膏的手未停,恍若未闻。

等慢条斯理地涂抹完后才开口道:“查得怎么样了?”

眨眼间,一个身穿暗衣的身影出现在屋内,低头汇报,“永康五年,宫中有位姓李的太医一家惨遭山贼杀害,只有太医十四岁的儿子逃过一劫,但至今下落不明。”

“永康五年,那也就是十九年前。”柳姒沉吟,“可查出山贼因何而为?”

“据当年了解此案的人说:事发当晚李太医家中并无财物丢失,且他与其妻为人和善,从不和他人结下仇怨。山贼杀李太医一家非为财,亦非为仇;所以当年刑部以‘山贼作乱’草草结案了。”

既不是为财,也不是仇杀,那会是什么呢?

灵光一闪,柳姒突然道:“李太医死前几天都做过什么事?”

暗卫:“那太医遭难的前两天,曾为宫中那位早逝的淑妃诊过脉,其他并无异样。”

淑妃?那不就是贤王柳承明的母亲吗?

柳姒蹙眉。

只听说先淑妃在贤王四岁时便得了急症薨了,但却并不晓得是什么病。

正准备令男人退下,余光却瞧见他衣摆有处暗色,仿佛沾湿了水。

“你受伤了?”柳姒问。

暗卫没料到柳姒会这样问,“属下无用,调查时被人暗伤。”

柳姒抬手从梳妆台的小屉中拿出一个小白瓷瓶,起身走到男人面前。

“上好的金疮药,拿去罢。下次行事务必谨慎,性命要紧。”

“喏。”

暗卫接过药瓶后,又消失在屋中,仿佛从不曾来过。

这暗卫是卓池远生前交给怀淑的,只为保她平平安安。

卓家世代效忠大齐皇帝,出了不少征战沙场的将军,只是到了卓江远这一辈才日渐衰落。

卓氏子孙从小便会有一支暗卫,精挑细选、刻苦训练后才会遣到卓家人身边。

卓池远临走前,最放心不下的便是怀淑,心中最亏欠的也是她。

他那时在怀淑泣不成声中,让那支暗卫认了她为主。

自此以后,暗卫便代替卓池远,护在怀淑身边。

-

柳姒在三清观中独自寻了一会儿,未见得李衡子的身影,挑了个路过的瘦弱小道士,问道。

“小道童,可知李道人现在何处?”

观中只有一个姓李的道士,是以小道士思索片刻。

“善信寻我师叔作甚?”许是少年时期,声音沙哑难听。

柳姒弯腰凑近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李衡子是你师叔?”

小道士缓缓点头。

“我找你师叔有些事,可否为我指路啊?”

小道士为她指了西边的一条小路,“我方才好像见着师叔在后院菜地里,善信去那儿瞧瞧?”

柳姒道了声谢,欲走却是想到什么,皱眉别扭地看着小道士,欲言又止。

小道士被她的目光瞧得发毛,犹豫地问她:“看我干嘛?”

最终柳姒还是没忍住,伸手捏了捏他尽是骨头的胳膊,“观中的人不给你饭吃么?长得又矮又瘦的。”

小道童猛地耳尖发红,将柳姒的手拿开,急急地说道:“善信不是寻师叔有事吗!快些去吧!只怕晚了寻不见了。”

说完便似身后有猛虎追赶,急匆匆地跑了。

见他这模样,柳姒轻笑一声,然后顺着小道士指的方向而去,果然看见一个身穿青色大褂的道士弯腰在菜地中忙碌。

“李道人,近来可安好?”声音传来,那忙碌的青色身影停了下来,转身抬头看向来人。

李衡子见是柳姒,将手中的菜籽放好,拍去泥土整理衣冠后,对着柳姒抱拳行礼,口中念道:“无量观。”

柳姒回礼后也不客套,直奔主题道明来意,“上次所说,不知李道人考虑得如何?”

“善信寻贫道若是为此事,那便请回吧。”李衡子垂目不欲多言,态度坚决。

上次柳姒来观中寻他,目的是想让他离开道观,进宫为她所用。

他当时一口回绝,柳姒却让他再考虑一番,于是便有了今日这一幕。

被拒绝柳姒并不着急,只是问道:“李道人今年可是三十又三了?”

李衡子点头,“正是。”

柳姒又道:“说来也巧,我这几日听了一个故事,现下突然十分想讲与道人听,不知道人可能听上一二?”

李衡子指向一旁的长凳,“善信请。”

柳姒提起裙摆走过去坐下,开始娓娓道来。

“十九年前有个少年,其父为宫中太医,他从小跟在父亲跟前学习医术,小小年纪便有了一番成就,周围的人都夸他聪慧,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他父亲也盼着他能继承他的衣钵。

他母亲是街坊邻居称赞的贤惠妇人,他还有一个伶俐可爱的妹妹,时常在他面前撒娇卖乖。本来就这样下去和和美美并无不妥,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一日,宫中一位久病的妃嫔性命垂危,众人束手无策时,只有少年的父亲站出来说他或许可以一试。

岂料没过几日,少年一家便莫名地被山贼杀害。

无论是少年的父母,还是他那尚才五岁的妹妹,皆死于恶人刀下,少年则因外出晚归逃过一劫。

而那宫中的嫔妃因为未能及时得到医治,也撒手人寰。

可怜那少年才十四岁,就遭此灭门之灾。他为保性命,逃到城外的一座道观中做了道士,直到今日。

而杀害他家人的凶手,也一直未被抓到,仍逍遥法外。”

故事声慢慢停止,柳姒看向一言不发的李衡子,问道。

“李道人,若你是那少年,你是会铤而走险报这血海深仇,还是就在道观中了此一生?”

李衡子闻言浑身一震,他艰涩地开口,“善信又如何知道,平安渡完此生不是对逝者的一种安慰?”

柳姒站起身,缓缓踱步到一棵青树前,她看着那上面的新芽,问出了心中疑惑。

“你说,这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吗?区区山贼,竟能入得了守卫森严的上京城中,将一个七品太医全家杀害?

偏又那么巧,在太医正准备医治那个宫中的妃嫔时,他就这么死了。

李道人,你说是为什么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