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许大海王秀秀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全文完结》,由网络作家“大肥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是作者“大肥橘”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许大海王秀秀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黄金单身汉重回1984的东北,还回到了老婆孩子出事故的同一天。老天爷真是保佑他,赶在了事故前,他发现了自己的妻女,前世的痛苦经历没有发生。这辈子他要好好保护妻女,加倍补偿她们,让她们过上好日子!傍山吃山,他进山打猎、捡草药卖钱,一点点改变家里面经济状况。虽不及上辈子成立企业,但这一世他妻女在旁,经商也挣了不少,日子美哉美哉。...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全文完结》精彩片段
浑江市白松县这边,冬季是非常漫长的。
一年差不多有7-8个月的时间都是冬季,夏季非常短,就只有半个来月,剩下的时间是春季和秋季。
背着猎枪,拉着爬犁走在林海雪原里边,许大海一时间感慨万千。
“人在辽阔的大自然面前,真的是像蚂蚁一样啊,嘶~景色真美啊。”
许大海踩着厚厚的积雪,不时的找位置埋夹子。
落雪后山林里边动物的食物也在减少,正是打猎的好时节!
与后世不同。
在1984年,政府是鼓励村民们狩猎的!
像野猪群,黑瞎子等等经常下山祸害农民的庄稼,狩猎不仅可以减少农民的损失,还能让农民们补充肉食。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县里的收购站会收购野味儿。
把野味儿处理之后卖到国外,能赚取宝贵的外汇!有了外汇就可以买国家急需的机器设备,生产线啥的了。
这个年代的国家是非常缺外汇的,谁能创汇,那就是政绩,提拔官员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
所以很多地方都是削尖了脑袋的搞外汇,绞尽脑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很快。
当许大海把最后一个夹子埋在雪里,并且放上几粒麦子后,直起了腰。
“这林子里边可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啊,狍子,野鹿,黑瞎子,野猪等等,打到一头就能换不少钱!”
把夹子全部下好之后,许大海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从肩膀上卸下猎枪打算在山林里转转。
如果能打到什么活物就最好了。
呼呼呼~
冷风掠过松林,雪花飘飘,一阵阵鬼哭狼嚎的声音在周围响起来。
“咯吱咯吱~”
踩着厚厚的积雪在山林里走着,偶尔有灰鼠子从树洞里钻出来,抱着松树树干,瞪大眼睛好奇的瞅他。
“嘿!你瞅啥?滚犊子!”
许大海笑着攥了个大雪团子,嗖~雪团子出手,砰~直接砸在了树干上。
“吱吱~”
吓的灰鼠子直接钻回树洞里去了。
树洞里有大量香甜的松子,那是秋天的时候,灰鼠子一点点搬回去的,是他们过冬的食物。
如果自己的食物吃完了,他们就会去抢别的灰鼠子的食物,库库干架。
哦,灰鼠子是松鼠的一种,全身呈灰色,大尾巴甩哒甩哒的。
许大海觉的有时间可以逮一只回去给小婷子玩儿。
“灰鼠子的皮也挺值钱的,就是我没带弹弓啊。
用猎枪的话威力太大,整只灰鼠子都会被打碎的,皮子也就不值钱的。”
半个小时后。
突然。
许大海在一处石砬子旁边的向阳面缓坡,看见了野猪的脚印!
脚印杂乱的很,深浅不一,大小不等,粗略估计是有6-7头野猪留下的。
“野猪群!?好事儿啊,哪怕打死一头也好啊!”
许大海眼睛放光,迈开大步叉子赶紧追。
一连追了两个多小时,天色快黑了啥也没追到。
许大海暗道可惜,不过也知道这也算是正常的,只能回到山脚找到爬犁拉着回家了。
毕竟有的野猪群受到惊吓后能跑半天,追不上也没辙。
屯子里虽然通电了,但是球形灯泡的度数小的很,啪嗒~拉下灯绳后,屋子里依然昏黄昏黄的。
窗外寒风呼啸,吹的板杖子,柴火垛等等发出呜呜呜的响声。
吃完饭后洗了脚,把土炕烧的暖烘烘的,一家三口很快就睡觉了。
许大海还惦记着打猎的事儿呢,打算明天再去山里溜达一圈儿。
半夜里。
肥肥的大橘猫小心的钻进了许大海被窝里,他撸了撸她,就任由她去了。
第二天一早雪停了,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连晾衣绳上都落着厚厚的积雪。
许大海连早饭都顾不得吃,赶紧背着猎枪去了一趟山里。
没成想真的夹到野鸡了!
“除了两只野鸡,还有一只飞龙呢啊!!飞龙可是好东西啊!”
许大海兴奋的不得了。
野鸡的羽毛艳丽,能飞,也更重一些,两只野鸡估摸着一共有3斤多。
飞龙是花尾榛鸡,肉质鲜嫩,名气很大,虽然个头比野鸡要小一圈,但许大海估摸着价格要比野鸡贵。
许大海提着三只活物回到了屯子,只有少量比较勤快的人家的烟筒往外飘着炊烟。
大部分人家还没起呢。
偶尔看到早起的村民,许大海也笑着搭句话:“叔,铲雪呐?”
“嗯呐,你这是打猎去了?”
“是啊,运气好逮住两只野鸡,叔,你要吃不?”
“不吃不吃,别走了,在俺家一块吃点吧,咱爷俩一块喝点儿。”
许大海自然是婉拒了,对方也只是客套两句而已。
回到家吃了饭,许大海把家里院子里的雪都铲了,才边给二八大杠后胎打气边道:
“秀秀,再帮我揣俩饼子,要是待会儿乡里饭馆给的价太低,我就去县里看看,中午可能就不回来了。”
“好,你路上多加着点儿小心,早点回来。”
王秀秀秀眉微蹙,其实她不看好许大海去卖野鸡和飞龙,这两种东西满山跑,村民逮住了也大都是自己留着吃。
她感觉不值什么钱。
当然她也不想打击许大海,所以没有开口。
许大海骑着二八大杠离开了,车轮滚动,在雪地上留下一道车辙印子。
寒风凛冽,雪粒子被风刮的到处跑,车辙印子很快就被掩埋了一半。
“妈妈,爸爸干嘛去了?”
小婷子萌萌的道,她穿着许大海的一件破棉袄,肥肥大大的棉袄都耷拉到地上了。
“他去卖野鸡了,行了去炕上和大橘猫玩吧,地上冷。”
王秀秀心里隐隐有些期待,万一许大海真的能赚到一些钱呢?
很快她自己都笑了起来,微微摇头,钱哪那么好赚啊!
如果钱那么好赚的话,岂不是人人都发财了!
……
咯吱咯吱~
许大海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乡里,冷风顺着脖领子往里钻,冻的他浑身发抖。
瞅准方向,又蹬了几下,很快来到了“大富旅馆”。
两个红灯笼在寒风中摇曳,老旧的木门上还贴着去年的春联,不过也已经掀角儿,褪色严重了。
“老吴!老吴!!”
许大海一推,发现大门直接就被推开了,便推着二八大杠走了进去。
小说《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大泉乡乡里。
大富旅馆门口。
“黑瞎子?你诓我的吧?”吴根生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能打下来黑瞎子的,一般都是老猎人,经验丰富,枪法准,遇见黑瞎子不会那么慌张。
许大海才二十来岁,怎么可能是老猎人呢?
不过许大海解开麻袋,看到里面的黑瞎子的脑袋,熊掌,熊皮等等,由不得他不相信了。
瞬间不由的对许大海刮目相看。
“小海,厉害啊!是你一个人打到的,还是和别人一起打的啊?”
“我一个人打到的,为了打死这个大家伙,我自己都差点儿死在山里。”
许大海笑着道:
“想到买家,我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吴你,不给个高价可说不过去。”
“哈哈放心吧,绝对给你个高价儿!”吴根生笑的眼睛都快看不见了。
他嘴上说的好听,但是真到了出价了,又抠抠索索的。
许大海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开始把价往上提。
两人谈了有5~6分钟吧,各部分的价格终于确定了下来,过秤算账,很快总价也得出来了。
其实许大海很不愿意为了一块两块的去争辩,感觉挺跌份儿的,但是手里实在缺钱,很多时候不得不去争一争。
两世为人,很多事情他都看透了。
该争的时候就要争,利益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而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太好说话,与人为善很多时候就意味着软弱,换来的很可能不是善意,而是别人变本加厉的欺负。
即使许大海不抬价,那吴根生也不会感激他,很可能背地里骂他是二傻子。
最后确定的价格是:
一张熊皮200块钱。
熊掌每只100块钱,四只就是400块钱。
带骨熊肉4元一斤,一共180斤多一点,就按180斤算了,价钱是720块钱。
熊下水一共50元。
半拉狍子是5元一斤,一共150元。
所有的全加起来,一共1520元!
价格相当高了!
要是卖给县里的收购站,恐怕这一大堆东西,能有个200-300块钱就算是烧高香了。
除了许大海谈价的原因外,还可以看出经济双轨制,计划内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巨大差距。
很多东西的市场价格,要比计划价格高的多的,这就给了一些官家子弟找家里老子批条子,把计划内物资卖入市场,赚取暴利的机会,咳咳。
现在最大的票子是大团结,面额10块钱,还没有100块钱的票子。
“一共152张,你数数。”
“行啊,嗯,没错。”许大海哗啦啦点钱的速度很快,比吴根生数钱的速度都快的多,就像他经常点钱一样。
“嗯?你这点钱的手法?”吴根生眉头微蹙。
“咋了?行了没事儿我走了啊,我还要去县城一趟呢。”
许大海蹬着二八大杠,很快消失在了乡里街道。
今天是乡里大集,一些离得近的村民们都来摆摊卖货,互通有无。
干菜,榛蘑,木耳,松子,木头篦叉子,盆子碗,鸡蛋,盖帘子,糖块,香油,毛线,豆腐等等吧。
东西的种类还挺多的,趁着集市上人还不多,许大海赶紧离开了。
吴根生望着许大海骑远了,才摇摇头招呼伙计搬东西:
“我怎么总感觉许大海这家伙很不一般呢?不像其他年轻人毛毛愣愣的,这家伙比其他农村人精明太多了啊。
其他村民,给个三瓜俩枣的他们就把好东西贱卖了,还对我感恩戴德的,许大海这家伙就完全不一样。”
通过一个人的说话办事,待人接物和脾气秉性就能隐隐窥见一个人的未来。
吴根生感觉许大海以后绝对是个人物,很可能混的不比他自己差。
中午的时候吴根生就炖了一只熊掌,好吃的差点儿让他连自己的舌头都吞掉,他也想明白了,四只熊掌就留着自己吃。
熊皮做成大衣自己穿。
……
上去10点的时候,一路猛蹬的许大海终于来到了白山县的城里。
临近县城的路段,积雪都被压实了,不少小孩子开心的打出溜滑儿玩,冻的小手,小脸满是冻疮也不回家。
一下子能出溜好远好远。
骑着二八大杠的许大海也摔了一跤,幸好他年轻力壮的没啥事儿,就是军绿大衣上沾了一些积雪。
收购站和国营商店都收熊胆。
离着国营商店比较近,许大海直接就过去了。
“同志,买啥?”
国营商店是个200多平米的大屋子,挑高比较高,中间用一个长长的深色大柜台隔开。
东西琳琅满目,品种相当多了。
也许是看许大海长的挺帅的,所以向来眼高于顶的国营商店售货员,竟然罕见的主动搭话了。
“不买啥,我要卖熊胆。”
“熊胆??”
“对,你看看值多少钱。”许大海小心的打开布包,把软趴趴的熊胆递了过去。
“我去喊老李,你等着啊。”
梳着大辫子的售货员小姑娘跑进了里间,窸窸窣窣的交谈声后,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胖子很快走了出来。
“你这熊胆没烫啊?还要我们来烫,真麻烦。”
胖子乜了许大海一眼,把熊胆放在特质小秤秤盘上,拨动秤砣,等秤杆子保持水平后说道:
“一两一钱,550块钱,卖吗?”
右边墙上贴有价目表,胖子用一根水曲柳的棍子指了一下价目表,示意他没坑许大海。
“卖!”
许大海视线右移,看到右边的柜台上有大量的各种品种香烟,便想着买几盒回去备用。
冬天除了猫冬。
其实也是走亲访友的时候,来了客(qie)就会准备好吃的,准备烟酒等等。
“没有长白山牌子的香烟吗?”许大海问了一句,他前世习惯抽长白山牌子的烟了。
“啥玩意儿?”胖子推推眼镜,一脸懵逼。
长白山系列香烟是1999年~2001年左右研发上市的,现在才1984年,还有十好几年的时间呢。
货架上更多的是黑龙江产的香烟,尤其是绥化卷烟厂的产品,太多太多了——大庆,参宝,恭喜发财,凯旋,万宝利,大羚羊,武当,锦凤,清益,石灯,万达……
抽不玩,根本抽不完。
“嗯?还有万达烟吗?多少钱?”许大海问道。
“六毛七分钱一盒。”
“来一盒,不,来五盒!我尝尝万达是啥味儿的。”
许大海在柳市镇休息了一晚,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星他还在感慨。
华夏太大了,各地的风气和政策是真的不一样。
现在才1984年,其他地方的农村要是有建厂子的,恐怕很快就被逮起来了,倒买倒卖一些小商品还要偷偷摸摸的呢。
但是在这边,几乎就算是公开化的了,官方根本不管。
“倒卖很多小商品其实都能挣钱,但是利润远没有红参高,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卖红参吧。”
许大海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下半夜的时候才睡了过去。
天亮后,他赶紧提着大包小包的去了车站,坐上了前往温州市市里的汽车。
包袱里是他给王秀秀,小婷子,以及妹妹他们买的礼物。
有女式棉袄,靴子,发卡,钢笔,布料,小零食等等。
之前家里的王秀秀就已经收到许大海发回去的电报了,一直在等他回去。
转眼又过去了两天,火车倒客车,客车倒牛车。
最后许大海是搭一辆牛车回到的许家屯。
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此时正是中午11点多,很多人家的烟筒往外飘着炊烟,饭菜的香气也飘了出来。
“汪汪~”
刘大爷家的小黑狗,跟着屯子里的其他狗子跑来跑去的到处玩儿,看到许大海后,立马飞奔过来,摇着尾巴,咕噜就在雪地上躺下了。
“傻狗,起来啊。”
小黑狗一路跟着许大海回到了他家,看到他进了院子,小黑狗就一溜烟的跑了。老妈,二姐和王秀秀在屋里边择蘑菇,边唠嗑呢。
听到动静后连忙透过窗户往外瞅,看着像是许大海,便都迎了出来。
“哎呀妈呀,你可算是回来了,冷不?快进屋!”
“瘦了啊,遭老罪了吧?”
“喝点儿热水吧,暖和暖和。”
“这都提回来的啥啊,哎呀,不用花那个冤枉钱的,咱家里啥都不缺……”
一人家人瞬间都围着许大海转了,有让他上炕的,有给他倒热水的,还七嘴八舌的问着他这几天的情况的。
已经1984年阴历10月上旬了,距离许大海出发去关内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
许大海盖着被子坐在炕上,喝了热水,瞬间暖流流遍全身不那么冷了。
边和家人们唠着嗑,许大海边打开最后一个包袱,把买回来的东西一一分给家人们。
“妈,这是给你和我爸买的棉鞋;秀秀,这是你的棉袄,发卡,牛角梳子……”
“这棉袄真好啊,花了不少钱吧?”
“70块钱。”
“妈呀这么便宜啊?咱们乡里的大集上也有棉袄,就没有低于一百块钱的。”
“便宜是便宜,不过我这是回来顺路买的,要是单纯的买棉袄就不怎么值得跑了。”
许大海又端着搪瓷缸子喝了一口热水,说着:
“跑一个来回,光是火车票就花了70多块钱,另外还有吃饭,住宿,倒汽车等等,花费真的不低了。”
“这么贵啊?”
突然。
七妹小花仰着头扯他的被子。
“咋了?皮痒了?”
“哼!没给我买东西吗?都有,就我没有。”小花的声音慢慢弱了下去,带着哭腔似乎是有点委屈。
“哦,还给你们买了糖呢,分一分吧,尝尝南方的糖。”许大海一拍脑袋,把带回来的糖递给她。
小丫头瞬间高兴了,物质匮乏,她看到这种包着糖纸的糖也觉得很新奇,和小香,小婷子分着吃去了。
“喵~”
大橘猫也来凑热闹,踩着猫步走来走去的,用身子蹭,用脑袋拱,总在许大海身边喵喵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