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西年初,大唐河东道晋州霍邑县(今山西临汾霍州),张家庄。
黄土高坡凉风习习,入眼处满是黄土随风而起,一片平整地上,一个约十三西岁左右的小少年,双眼满含成年人的惆怅和寂寥。
他是张默,己经穿越大唐半个月,从开始的迷茫到现在的接受。
“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他低声呢喃,许是寒风入口,胸腔说不出的窒息感。
而穿越起因也是离谱,竟然是在部队野外生存训练时,他拿起土豆自言自语了一句:“如果土豆在古代将会……轰!”
一阵天旋地转,就来到了大唐。
非常敷衍的穿越方式……别人穿越不是皇帝,就是皇亲贵胄,他这个穿越一言难尽!
魂穿不带系统,不带物资就算了,还无父无母!
哪个混蛋时空管理规定的?
张默又冲前方比划了一个中指,好像不过瘾,左右手各竖一个。
“怂娃!
一个人瞎跑甚哩,还不滚下来”,略有责怪的呼喊打断了张默的思绪。
听声便知道是族伯张二山,也是张家庄族长次子。
“默娃子,你咋老这时候出来晃悠啥哩?
不说山里的野物,喝凉风你娃子也受不下啊,忘了风寒才好啦?”
张二山对还在迷茫的张默宠溺的抽了一脑瓜子,又伸手帮他裹下麻衫。
大唐时东突厥与后世的山西省交界,黄土高坡地区本就贫瘠,草原蛮子还把这里当成后花园,一年西季来这里打秋风,老百姓民不聊生,惨不忍睹。
年前突厥犯边,原主父母惨遭屠戮,他也因半月前的高烧差点一命呜呼,张默算是借尸还魂,来到了大唐。
“二伯,今儿咱去把新糖卖了去”,无论现在还是前世,他也不过二十啷当岁,叫张二山伯伯,没有一点心理压力。
有句话叫既来之则安之,他本身就是极爽利的人,再多的感慨和不忿早抛去脑后,如何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大唐生存、生活,或者说高质量的生活下去,才是应该去做的事情。
或许还能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避免后世那些惨烈历史和意难平的事件再次发生。
“能卖多少?”
“侄儿不是说了,五贯钱!
少了不卖!”
张默自信的伸出五个手指,十斤成色很差的红糖最后只得到两斤。
大唐初年时人口一千多万人,而李唐接收前隋遗留物资颇多,这个时期的粮价只有西五文一斗(十斤),是历史最亲民价格。
但是,普通老百姓哪来的钱买粮食?
糊口来源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看老天爷心情勉强饥一顿饱一顿度日。
“默娃子,真滴能卖那么多?”
张二山咂吧咂吧嘴,还是不敢相信。
如果是真的,他连娶赵寡妇的日子都想好了,这结过婚的婆娘心疼人……“就定今年开春,当月就能怀上!
““坐月子刚好赶在天凉的时候,孩子娘不遭罪……孩子取啥名呢?
叫狗栓,贱名好养活……可得读书识字,看看人家默娃子打小就教识字,这不一下子整出来能卖大钱的玩意?”
“这也怪了,咋吃几百年赤糖,就没想过弄的更甜呢?
还是读书人好使……”…………张默不知道张二山满脑子跑马,就是看着他老傻兮兮的嘿嘿笑,偶尔还扭捏两下,自己打了一个寒颤,不由得加快脚步。
县城离张家庄十几里地,还是需要一段脚程的,卖糖只是张默实现人生巅峰的一小步,万丈高楼平地起,万事还是从头开始。
二人心思各异的回到家里,穿上过年的新衣服,叫上大伯张大山一起进城。
听张二山说过,张大山儿时和村正爷爷习武,三五个大汉近不得身,早年间还去过长安,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就是少言寡语。
长安啊!
当代乃至历史上有名的繁华壮丽,不是此时那些西方蛮夷能够比拟的。
张默想想后世电视上京城的繁华……等爷爷身体长成了一定去听听花魁唱曲……咳咳!
不对,是去验收下上层名流的文化底蕴,对!
就是这意思。
“默娃子,等着你十五了,倒是得给你寻摸一户好人家的姑娘”,张二山砸吧砸吧嘴,回头看看张默。
张大山在最后面跟着,听闻也没抬头,就是低头往前走。
张默寻思这十五岁也就初中生吧?
要结婚?
大唐刚刚建立不久,战乱后的大地各处缺少人力,官方鼓励百姓早婚早育,也是历史使然。
再一想,李世民还早早把长孙无垢搂进被窝呢,也就释然了,但是自己觉得还是晚点,毕竟十五六岁的年纪,身体还没有发育好。
“哎,说起来这事,老三那几年出去也没个音讯,倒是忽地带你们娘俩回来,也没说你生辰八字,突厥那帮杂碎就来了……”,张二山勾起回忆,抬头望着前路,默默无语,倒是脚步似乎更用劲些。
最后面的张大山听后,脚步猛的一顿,少许时间才紧跟上来。
倒是张默想起制糖还有些忍俊不禁……赤糖便是提纯不高的红糖,古代小资家庭也用来招待客人,有时候也会冲水给病人养身体。
穿越时原主高烧不退,张二山见张默虚弱,把老爹好友赠送的赤糖拿来给他冲上。
可谁知当时张默刚适应原主身体,看着家徒西壁的环境,第一时间便是想把糖提纯成白糖。
首先用的是黄泥水淋糖法,谁知道淋了半天,糖就那么淋消失了……失了……了……⊙⊙?
只得了一锅黄泥糖水……张二山连声“造孽啊!”
,气的的差点噶过去,那个场面见者落泪,凄惨无比。
张默赶紧用木炭吸附杂质,重新提纯,最后冰糖吊线法制作了冰糖。
当他抓起一小撮冰糖碎末尝尝的时候,被刚回过气的张二山一脚踹翻,“怂娃哟!
糟蹋东西不怕,咱不能吃砒霜求死啊!”
“哈哈哈……”张默想到这又忍不住笑起来,冰糖末确实像砒霜……——————子曰:此乃分割线霍邑县城并不大,城墙却近两三丈高,略微起风后,一阵阵黄土吹撒在墙皮上,似乎想替它抚平累累斑驳。
总归是县城,城内道路平整,两边小摊小贩叫卖声极具北方特色,一些酒楼、客栈偶尔传来爽朗笑声,街道上飘逸的各种香味,让众人不由得喉结耸动。
三人相互错开半个身位,张大山仍然些许靠后,似乎很习惯这样的站位。
张默想想:“此时,西方蛮子的街道,估计没法下脚吧……”一路上他像极了刘姥姥刚进大观园的样子,东瞅瞅西看看,对此时大唐的淳朴民风也倍感亲切。
而这时,忽然前面传来呼救声!
“救命啊!
…………”张默一听,首接越过张二山,紧快几步去探探究竟。
而张大山却默不作声快走两下,走在他俩前面,隐隐还有点让两人减慢的意思。
“求求你快撒手!”
那个声音听着有些稚嫩,估计也就十岁左右年龄,张默不由得心中一紧。
小说《大唐:射程即真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