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文章精选阅读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

文章精选阅读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

二鹿鹿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其他小说《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由网络作家“二鹿鹿”近期更新完结,主角姜安安周应淮,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疮膏,又能落下不少,攒一攒将来都留给安安置办嫁妆。雪花膏质地柔软,呈白色,香味淡淡的。只见售货员用一根扁长的木棍舀一大勺装进新瓶子里,仔细称好重量,最后还贴心地抹去零头:“下次来直接找我,我姓刘。”“刘姐!”姜安安从善如流,从篮子里捡了一把青菜送给她,“自家种的菜新鲜脆嫩,因为跟刘姐有眼缘我才送的,你可别推辞。”直到领完十个鸡蛋走出大楼,林美如依旧晕......

主角:姜安安周应淮   更新:2024-04-08 18:1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安安周应淮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阅读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由网络作家“二鹿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他小说《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由网络作家“二鹿鹿”近期更新完结,主角姜安安周应淮,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疮膏,又能落下不少,攒一攒将来都留给安安置办嫁妆。雪花膏质地柔软,呈白色,香味淡淡的。只见售货员用一根扁长的木棍舀一大勺装进新瓶子里,仔细称好重量,最后还贴心地抹去零头:“下次来直接找我,我姓刘。”“刘姐!”姜安安从善如流,从篮子里捡了一把青菜送给她,“自家种的菜新鲜脆嫩,因为跟刘姐有眼缘我才送的,你可别推辞。”直到领完十个鸡蛋走出大楼,林美如依旧晕......

《文章精选阅读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精彩片段


小女儿贴心的话让林美如十分受用:“妈老了,用不着什么好东西,倒是你可以做多两身。甭找什么裁缝?你忘了,你大姐的手艺在十里八乡是最好的,靠这门手艺攒下丰厚嫁妆呢。”

姜安安惊叹道:“大姐真厉害。”

“可惜婚后你大姐夫便不许她抛头露面接私活了。”林美如有些遗憾,“好在你大姐夫有本事,家里条件好,也不缺那几个钱。”

姜安安微微皱眉。

“……等等!全场满十块能领两个鸡蛋?”乍然见瞥见墙壁上的宣传标语,林美如惊喜地瞪大眼。

眼看领取鸡蛋的队伍已经排了很长队伍,生怕鸡蛋被领完,她火急火燎地拽着小闺女奔到化妆品区域。

“雪花膏三十八块一盒,不用票。”

售货员冷漠的声音如同兜头浇了盆凉水,林美如瞠目结舌:“这么贵?”

“没钱赶紧走,别挡着其他人购买。”这时候物资紧缺,雪花膏又是从沪市来的奢侈品,售货员态度相当恶劣。

霎那间仿佛有无数双目光落到母女俩身上,林美如羞窘得脸颊通红,却破天荒地不敢怼回去。

姜安安笑眯眯地揽着她胳膊撒娇:“娘,我天生丽质,根本用不着雪花膏。”

换个人说这句话早被售货员喷回去,甚至觉得天生丽质一次词说保守了。她忽然抓了一把牛奶糖递给姜安安,笑着询问:“同志,你平时是如何美白的?”

提到护肤周围不少女同志纷纷竖直了耳朵。

大白兔牛奶糖属于紧俏货,对方下了血本,于是姜安安笑得愈发真诚:“物理防晒很重要,平时多喝牛奶、柠檬水……”

售货员连忙用本子记录,一番交流下来受益匪浅:“雪花膏整瓶卖很不划算,可以按分量散装出售。”

她从柜台底下翻了个空瓶子,脸上露出了神秘兮兮的神情:“如果你们要的话,瓶子也可以低价卖。”

这种方式即零拷,花小钱得到最佳的效果。

林美如原本舍不得花这笔钱,但看着售货员那副“我只偷偷告诉你们两个人”的自己人样儿,心头算了算发现的确省了大半的钱,登时觉得不买就亏大发了,急急道:“来十块钱的。”正好还能领两个鸡蛋。

昨天大女婿孝敬的二十块还剩一半,待会儿去供销社扯块布、买冻疮膏,又能落下不少,攒一攒将来都留给安安置办嫁妆。

雪花膏质地柔软,呈白色,香味淡淡的。只见售货员用一根扁长的木棍舀一大勺装进新瓶子里,仔细称好重量,最后还贴心地抹去零头:“下次来直接找我,我姓刘。”

“刘姐!”姜安安从善如流,从篮子里捡了一把青菜送给她,“自家种的菜新鲜脆嫩,因为跟刘姐有眼缘我才送的,你可别推辞。”

直到领完十个鸡蛋走出大楼,林美如依旧晕晕乎乎的。听说娘俩还要领鸡蛋,售货员直接带她们去插队,还多送了八枚。

一个鸡蛋三分钱,八个鸡蛋两毛四!!

没想到城里人也这么好忽悠……啊呸,是好热情!

突然,她拍了下大腿:“哎呀,应该问问售货员商场还招不招工?”商场售货员体面工资又高,最适合她家安安!

姜安安麻溜地转移话题:“娘,菜叶子好像蔫了,咱们赶紧去给二姐送菜吧。”

别看售货员待遇好地位高,十几年后就沦落到底层。相比较起来,姜安安还是喜欢上辈子调解员的工作。家长里短、婆媳邻里……每天快乐吃瓜看戏,还能领薪水!!

现在是72年,距离恢复高考还有五年时间。这期间她会好好准备,争取考上大学,重新进入妇联端上铁饭碗。

林美如低头一瞧:“哟,还真是,菜要是真放蔫了送过去不好看……等等!安安,那不是你四堂哥吗?他哪来的自行车?”

蓦地,林美如整个八卦雷达开启,嗖一下冲了出去。哪怕拎着一大篮子菜,双腿依旧几乎跑出残影。

姜安安见状哭笑不得。

等她追上前,林美如已经紧拽着自行车后座,不停打探:“永荣,自行车不便宜吧,你多少钱买的?”

姜大伯六个孩子按照“祖国繁荣昌盛”取名,依据永字辈排序。

姜永荣眼神有些闪躲:“借、借的。”

“是吗?”林美如上下打量着自行车,忽然开始炫耀:“我大女婿也是凤凰牌的自行车,乍一看真像。”

姜永荣只觉身子如芒在背般僵直生硬,额头都布满了细密的汗,“自行车都大同小异,二婶,我还有急事得赶紧走。”

“你怎么慌里慌张的?”林美如窥见侄子心虚的模样,好奇心愈发旺盛,更不可能放他走了。

于是面色一沉,厉声诈道:“难道自行车是你偷来的?好啊,我要抓你去公安局自首。”

姜永荣几乎吓哭了,从实招来:“我没偷,是周康送的!”

林美如愣了下,压根不信:“放你娘的狗屁?自行车好几百块钱,我大女婿疯了才会送给你。”

她猛拽住姜永荣胳膊:“你个小偷,走,跟我去公安局说清楚。”

抓小偷?

路上不少人闻言聚拢过来。

“真是周康送的!”姜永荣吓得双腿发颤,一股脑儿全部透露出来:“周康今天要跟舒兰姐离婚,特地请了我爹娘、还有奶作见证,这自行车便是谢礼。”

空气蓦地陷入安静。

离婚!

在红旗公社可是个惊天动地的大新闻!!

姜安安恍然大悟:“难怪周康昨天突然送票又送钱,原来是早有预谋。”

显然也是想到这一茬,林美如的脸色沉如锅底,手里拽着的那两张工业票,几乎快要用力揉烂。

“帮婶子把这篮菜送到供销社。”

她不由分说抢过自行车,将菜篮子强塞到姜永荣手中,厉声警告:“把嘴巴闭紧了,先别告诉梅子家里发生的事。安安,快上车。”

供销社请假不容易,次数多了领导会有意见。三个女儿都很重要,林美如分得清缓急轻重。

姜永荣眼睁睁看母女俩消失在眼前,心中担忧个不停:这下完蛋了,但愿不要闹出人命吧!


众人都被这番话感动到了,比较感性的女同志们已经泪眼汪汪。看样子似乎个个都恨不得把姜安安一行人抓起来,好让他们狠狠的教训一顿。

“不能让老实人白白受欺负,我们帮你找姜安安。”

“对,一定要让她磕头道歉。”

在这一刻,姜安安就是阶级敌人,是人人喊打的坏份子。在这样激动的情绪渲染下,民众的怒火彻底被点燃,整个医院响彻着批斗的呐喊。

声浪一阵高过一阵,清晰穿过门板。

姜安安眸光沉凝如水。

这时代的乡亲们淳朴善良,富有同情心。不得不说她大伯真是个人才,利用仇富心理成功煽动大家伙儿。

“姜德柱简直放满嘴狗屁,老娘找他们拼了。”林美如撸起袖子,太阳穴上青筋暴起,作势要去开门干架。

姜安安制止道:“娘,大伯他们成功利用医院的人,现在大伙怒气高涨,只要咱们敢冒头都会被围殴。他们很快就找到这里,从窗子翻出去,先去公安局。”

“不,公安局太远了。”姜德贵反对。

两个女儿和小外孙身子骨娇弱,恐怕才跑到半路就会被抓住,而且小闺女伤到脑子不宜剧烈运动。

想到这,姜德贵彻底恨死他大哥了。

“去老于那。”林美如不甘心地咬着嘴唇,可外面已经传来乒乒乓乓踹门的声音,估计不出五分钟就能找到这里。

姜德贵眼前一亮:“对啊,老于家就住在附近。”

他快速打开窗子,先帮妻儿翻出去,才抱上病床上熟睡的外孙离开。

医院附近是一片家属区,沿着小路往巷子深处走。不知道拐了多少次,最后在一个悬挂着绿色帘子的门口停下来。

砰砰砰!

姜德贵左右瞧了瞧,抬手拍门。

“来了来了,谁啊!”

门拉开一条小小的缝,待看清楚来人,对方眉飞色舞地拉开门:“你小子怎么来了?嫂子也在?这是两个侄女吧?外边冷,快进来坐。”

姜德贵笑呵呵的:“这回来得急,上门没带什么东西,下次进城肯定给你多送点家里的新鲜瓜菜。”

“我媳妇最近害喜得厉害,就想念嫂子腌的酸萝卜。”老于一点儿也不客气,将人迎进来栓上大门。

林美如爽快地应承下来:“行。”

三人关系瞧着万分熟稔,姐妹俩还是头一次见爹娘居然不占人便宜,还主动要给对方送菜腌萝卜。

还挺稀奇。

这是个独门独栋的小院子,墙角堆放着七八个麻袋,袋子口敞开着,一眼望去有山货、有粮食、有鸡鸭蛋。一旁水池边,三个瘦骨嶙峋的小孩正在地上整理动物毛皮。

收上来的皮毛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分门别类的筛选、清洗干净,最后加工炮制,才能缝制成手套围巾等等。

这位于叔叔的工作不言而喻……

虽然外面明令禁止投机倒把,可城里物资紧缺,哪怕有钱有票也吃不饱穿不暖,于是催生了一批胆子贼大的小贩。

与黑市不同,能长年累月开在小巷子里,背后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未来这批人也会成为第一批个体户、万元户。

恰好此时多宝睡醒了,换了个地方既不害怕也不哭闹。他从姜德贵坏中跳下来,好奇地跑过去看小朋友们炮制皮毛。

姜德贵吃惊地问:“你打哪拐来三个手脚勤快的小孩?”

“都是这一片的,家里父母不管,到我这里混口饭。”老于言简意赅,进里屋拿了小饼干之类的吃食,放在托盘里端出来,招呼姐妹俩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