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微微亮,鸡鸣狗叫声不停传来,有种又忙又闲的感觉。
远处的田地早己有了忙碌的身影,江月就这么静静的看着,风景如画,感觉心灵都受到了洗涤,一切似乎都慢下来了。
江月每天就这样享受生活,饿了就吃,吃了就静静的坐门口看着。
时不时的就去村子里逛逛,熟悉下情况。
就这么悠悠哉哉半个月过去了,江月也算熟悉了这边的语言服装,不至于一出去看什么都稀奇了。
今天一大早,江月就准备坐村口的牛车去镇上逛逛,熟悉下当下所处的时代环境。
江月溜溜达达,不急不慢地晃去了村口,还好牛车上人不多,两文钱一位,还只是单程,来回就西文了,能买两个肉包子了。
一般人家都舍不得,宁愿自己走路去镇上,只有家里稍微宽裕些的人家才愿意坐牛车,所以位置倒不太挤。
江月悠闲的走向牛车,首到她走到牛车前,车上的人仿佛才看到她。
相熟的婶子立刻招呼江月上车。
“月月,去镇上呀?
来,坐这,这干净。”
这是家里隔壁的邻居大婶“宋婶”。
她抱着个小包袱,包袱里应该是一些手帕,荷包之类的绣品。
经过这两天的闲逛,她也听说过宋婶有一手好绣活,虽不是什么大师级,但是在这村里也是人人夸的。
加上这两年她家两个女儿也大了,也学会了宋婶的绣花手艺,依着这手艺,宋婶家生活过的还算不错,所以对牛车的这几文钱也还算舍得。
江月对着宋婶咧嘴一笑,就向她说的位置移去:“谢谢婶子,婶子又去镇上交绣活了呀?”
江月接受宋婶的好意,并回赠一句废话。
江月暗叹,村里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你客套来,我客套去,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你还不能不说,不然别人就得说你没礼貌,是不是对她有意见了。
这一点她还是更喜欢城市中那种,下班后不用顾及那么多的人情往来的生活。
她还是有些社恐的,碰见那些不是很熟的或者有时候心情不好,她真的不是很想寒暄。
可村里就不行了,不管怎么样,认识的都好歹要打下招呼,江月小时候因为不想跟人家打招呼,挨了好多打,主要是太犟了。
可大人越打,她越不想喊,长大后才算学会这一套,这算是完成了教育的闭环吗?
听到江月的回答,宋婶也是笑容满面的道:“谢啥谢呀,搞得这文绉绉的,这么客气”紧接着回答江月的问题“这不是家里缺了点东西,顺便去镇上换下东西”。
江月客气的回道“婶子家有门手艺就是好呀,日子过的是红红火火的”。
宋婶脸上的笑容更自豪了,有这门手艺确实是宋婶的底气。
因着这手艺,她婆家人也都高看她一眼,她自身说话做事底气也是足足的。
宋婶继续道:“啥手艺不手艺的,就是这缝缝补补的混口饭吃,倒是你这段时间干啥去了?
今天要不是碰见你,我都忘了。
好久没看到你了。”
“你说你这小小年纪的也不容易,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尽管来找我,说来也是奇怪,我感觉老是看不到你一样的。”
江月嘿嘿笑道:“好嘞,谢谢婶子关心,要是有需要帮忙的,我绝对不跟您客气”。
“我前段时间有些感冒风寒,所以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所以您肯定看不到我,没啥奇怪的。”
江月解释道“难怪,我感觉好久没见过你出门了,生病了是得好好养养。”
“嗯咯,这不是养了好多天嘛,今天天好我就打算去买点东西,顺便出门走走。”
“身体好了就好,今天天气是不错,病好了是要出门多走走,得空了去我家找你杏花姐,梨花姐玩。”
江月应道:“哎,好嘞,有空我就去找姐玩,您可别嫌我烦。”
路上就这么一边聊着天,一边听着婶子们说说的八卦。
牛车慢悠悠的到了镇上,这路上就过去了一个时辰。
天渐渐热起来了,牛车一停,婶子们都快速的下了车,三三两两的结伴去往自己所要去的目的地,一会功夫,人就散了。
小说《穿越古代灾年求生路》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