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恪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阅读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由网络作家“天下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李恪李世民是作者“天下乐”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明天我就把长乐嫁了!”李世民冷笑了一声。“嘎?”李恪拉殿门的手立刻停下了,他不动声色的转过身,“咦,父皇原来你在这里啊,我还以为你在外面呢。”这个时候李恪才注意到,长孙冲居然还没走,顶着一对熊猫眼就在旁边拐角处默不作声的站着。长孙皇后则是笑的很开心,这孩子太让人开心了,其他的皇子公主可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好了,恪儿,进来吧,我保证......
《完整阅读带着仓库入大唐,父皇说我是天子之资》精彩片段
纠结了一番,为了避免挨打,李恪先将自己准备好的垫子穿在了里面,然后这才干脆骑马进宫。
长安外郭城大街上,因为百姓众多,除特殊情况,是不允许纵马狂奔的,但是宫城内是允许的,有专门的马道,因为很多官员进宫有重要的事情,所以允许骑马以及马车。
进了皇宫,过了太极殿,李恪就看到了几个侍女在等他了,带头的就是之前李恪见到的那个长孙皇后身边的侍女。
“殿下,皇后殿下在等您了。”侍女偷偷看了一眼李恪,果然蜀王殿下将长孙大朗又给揍了,而且这次动手还极狠。
“在哪里呀?”李恪很随意的问道,其实也在试探李世民到底在不在。
“立政殿。”侍女开口道。
“哦,那走吧。”李恪松了口气,李世民这个时间点一般是不会去妃子的住所,因为他每天有很多政务要忙。
跟着侍女很快他们就到了立政殿,到了这里,李恪就轻松多了,门口的两位侍女见到李恪过来,直接将殿门给打开了,李恪人还没等进去,声音已经先到了。
“母后,儿臣来了!”面对长孙皇后的时候,李恪还是要尊敬一些,毕竟也不是他的生母。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句,母后这个称呼……是李恪先叫出来的。当初第一次叫的时候,完全是因为后世的影响,其实大唐一般不这么叫,私下对亲生母亲叫阿娘,对皇后,叫皇后殿下或者是母亲。
李恪当时没想到那么多就直接叫了,虽然当时长孙和李世民都有些意外,不过两个人也没纠正,他们都听得懂是什么意思。
后来这称呼随着李恪叫,也就扩散了,有其他的皇子公主跟着李恪这么一起叫。
一边说,李恪一边抬腿走进里面,刚进去,李恪瞬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看到人影的瞬间,李恪想都没想,身子直接就调转一个方向,大声开口道:“母后,我突然想起来有一个礼物要送给母后,我回去拿。”
说完,李恪转身就要跑,见鬼了,李世民今天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噗嗤”一声,站在李世民身边的长孙皇后实在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
“滚回来!”李世民瞪着眼睛怒吼了一声。
“哎呀,母后我听见父皇叫我,我先去了。”李恪头都没回,又喊了一句,就向外面跑。
“你今天走了,明天我就把长乐嫁了!”李世民冷笑了一声。
“嘎?”李恪拉殿门的手立刻停下了,他不动声色的转过身,“咦,父皇原来你在这里啊,我还以为你在外面呢。”
这个时候李恪才注意到,长孙冲居然还没走,顶着一对熊猫眼就在旁边拐角处默不作声的站着。
长孙皇后则是笑的很开心,这孩子太让人开心了,其他的皇子公主可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的。
“好了,恪儿,进来吧,我保证今天你父皇不打你。”长孙皇后笑着道。
“嗨,母后您早说,爹,你也在啊。”李恪立刻放松了,直接向李世民摆摆手,算是打招呼。
李世民太阳穴突突直跳,这个逆子!
旁边的长孙冲嘴角抽搐了一下,尼玛,这孙子果然是个狠人!老子挨打不亏!敢跟李世民这么说话的,他就没见过。主要是日常李恪跟李世民相处的情形,他也不可能见到,他爹倒是有可能。
李恪这态度简直是冲击他的三观,现在想想,李恪连李世民都不怵,揍他更不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么一想,突然间心里就好受了许多。
“恪儿,好好说话,你要是再这样,母后也不敢保证能拉住你父皇。”长孙皇后掩着嘴偷笑了两声,她很少能在李世民身上看到这样的情绪,除了面对李恪的时候,也只有这样的时候,长孙皇后才觉得李世民像是个有血有肉的父亲,而不是一个皇帝。
“额,母后,您叫我来是有什么事情吩咐吗?您说,我做。”李恪噎了一下,赶忙开口道。
“没什么,主要是我跟你父皇商量了一下,关于长乐的婚事,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长孙皇后微笑着开口道。
李恪心里有些惊讶,独裁统治者李世民同志今天开窍了?居然找自己商量了?这种事情不是他直接做决定了吗?
“那个,母后,都说长兄如父,虽然儿臣不是丽质长兄,但也是丽质兄长,作为丽质的兄长,儿臣觉得,能配的上丽质的,必然是文武双全,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才行。”李恪二话不说直接开始忽悠,“不敢说,武比冠军侯,文比诸葛孔明,最起码也得武比李广,文比周瑜吧。”
李世民嘴角抽搐了一下,你给老子是真敢说,但凡有一个大臣在这,能喷你一头唾沫。你说的这人,大唐能找的出来吗?
长孙皇后则是笑的那叫一个开心,甭管李恪嘴里的话能不能当真,但是总归是为自己女儿考虑不是吗?
长孙冲则是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假装没听见,只是心里将李恪骂成什么样子,那就无人得知了。
“再说说咱家丽质,那真当的上是,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李恪无视了李世民那抽搐不已的嘴角,继续说道,“我觉得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四大美人也不为过。”
“闭嘴!”李世民实在是忍无可忍,直接开口道,“说你不学无术,你还能说出来这几句赞美女子的词句,说你学富五车,貂蝉那是汉朝女官位名,哪有人名叫这个的?!”
啊?是这样吗?李恪愣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就重新开口了,他李恪,大唐蜀王殿下别的优点没有,就突出一个嘴硬!
“怎么没有,貂蝉是大汉朝的女官位名,在我创作的三国演义一书当中,貂蝉就是天下一绝美女子的代称!我说有就有。”李恪狡辩道。
李世民:“……”你还要不要脸了,老子怎么生出你这么一个儿子,就你还写书?!
“你?写书?”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恪。
“怎么?不行啊。”心虚?心虚是什么,李恪根本不知道,他脸皮早就比长安城城墙都厚,再说了,罗贯中不服,有本事他来找我?切,几百年后,他罗贯中看到我写的三国演义,他也得说一声,蜀王殿下牛逼。
“算了,朕今天叫你来不是跟你吹牛的,朕今天来是跟你说丽质婚事的,你之前说丽质年龄太小,出嫁对身体不好,今年丽质已经十五岁了,现在开始准备,明年出嫁就十六岁了,年龄总归不小了吧?朕警告你,这是朕最后的容忍啊。”李世民警告了李恪一句,主要是,他怕这混账不给他面子。
虽然现在还不能制作更精良的纺纱机,但是已经足够对这个时代的纺纱机达到碾压了,光是成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十六倍!田蒙听的有些心驰神往!这意味着他们悦来商行出产的布匹成本只有别家的十六分之一,甚至更低!因为一个人同样的时间纺线十六根,和十六个人同等的时间纺线十六根,成本可是不一样的!
因为人工成本就是十六分之一,更不要说这里面还有纺纱机制作成本,以及场地成本等等。
“现在悦来商行有多少资金?”李恪回过头看着田蒙问道。
这些年他虽然没有跟悦来商行拿过一分钱,但是他也知道,悦来商行一直都在存钱,随时准备给他使用。
“有八万贯!”田蒙有些骄傲!虽然八万贯听起来不多,但是别忘记了,悦来商行除了正常的经商活动之外,还在不断的养活着一些刺探情报的人员,这些都是殿下教给他们的!
殿下告诉他们,经商就像是打仗,情报是最重要的!
所以基本各大商行里面的人都有悦来商行逐步安插的探子,这些人的忠心程度毋庸置疑,而他们的很多资金都是悦来商行给他们提供的。
这么多年,悦来商行在不断扩充的情况下,还能存下八万贯结余,已经属实了不起了。
要知道,他们很多时候还会以殿下的名义赈济灾民,收养孤儿,这些人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产生利益的。
所以,外面的那些蠢货总以为殿下是跟宿国公一样的莽夫,但不知道殿下真正高明的地方在哪里。
“长安城的有间客栈有多少间?”
“回殿下,按照您的指导,地理位置最好的三间客栈,分别位于长安的东西坊市,善和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七间规模稍小分别位于外郭城的不同坊之周围。”田蒙躬身答道。
李恪点点头,东西坊市是长安最大的两个集市,整个长安城布局方方正正,李恪一度怀疑设计长安城的怕不是个处女座。
整个长安总计东西十四条街,南北十一条街横平竖直将整个长安城划分为整齐的108坊。
李世民太极宫位于长安城正北居中,太极宫正南是皇城,这里是官员每天打卡上班的地方,而皇城和太极宫左右两侧则是宫城,里面居住的都是大臣官员以及一些世家贵族等。
皇城正门就是著名的朱雀门,朱雀门到长安城最南的明德门,是整个长安的南北中轴线,这条街叫朱雀大街,也叫天门街。它和皇城正门朱雀门和太极宫正门承天门之间的承天门街将长安城均匀的东西等分。
而承天门街百姓是进不去的,但是朱雀大街和朱雀门面前的朱雀门横街是长安城最重要的两条交通枢纽。
善和坊就位于朱雀门的正南方向,朱雀大街右侧的坊市,如果不是因为李恪是皇子,他也在这个地方买不下地。
忘记说了,善和坊的那家店买的就是长孙家的。
那是李恪跟长孙冲讲了好久的道理才买过来的。
“这三间客栈是按照我的要求买的吗?”李恪没有管其他的几间,而是只关心这三间。
“是的,殿下,三间客栈包含周围的店铺我们能买就全部都买了回来,目前不管是东西坊市,还是善和坊内,我们的三间有间客栈占地面积是最大的。
“不错。”李恪微微点了点头,以后自己开始做生意了,这三间客栈所在的位置就是最重要的旗舰店!
“将这八万贯全部都支取出来,先拿出一万贯交给这位鲁大强师傅,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纺纱机制作出来,我这里还有织布机以及提花机要你们制作呢,所以你们抓紧时间,如果人手不够的话,让田蒙调人。”李恪开口道。
现在悦来商行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是殿下!”田蒙感动的差点泪流满面,殿下,八年了,你终于肯花我们的钱了!
“殿下用不了一万贯!”鲁大强有些激动,他没想到殿下居然记得他的名字,他赶忙开口道,一万贯太多了!就是制作个纺纱机而已,怎么可能用的了一万贯。
“用的了,因为你们先制作出一台,然后准备找人手扩充,我要大规模的生产纺纱机,虽然我不知道郑家和长孙家都经营什么行业,但是绢帛和丝绸绝对是他们必有的。”李恪冷笑了一声说道。
“是殿下,如果大规模生产的话,我们需要的人手恐怕有些多,主要是普通的学徒完全没有这个能力生产,需要田管家从其他地方调集大量的木匠过来。”鲁大强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不,足够了。”李恪摆了摆手,“你们采用流水线生产的方式进行。”
“流水线?”鲁大强有些疑惑。
“就是类似于模具生产然后组装。”李恪举了个例子。
鲁大强瞬间恍然,“您的意思是,让我们像生产模具一样,每个人负责一个部件的生产,最后进行组装?”
“对!”李恪微笑着点了点头,所以说,千万不要以为古人蠢,不要觉得流水线生产有多牛逼,古代虽然没有流水线这个概念,但是实际上类似的概念在秦朝时期就玩的不想玩了。
“每一组学徒按照相同的标准只负责打磨一个部件,这样的话可以最快速度的熟能生巧,然后交给专门的人员将这些零件运输到一个特定的组装车间,组装的人员也交给专门的人手来负责,前期速度可能慢一些,但是当熟练了之后,因为采用的都是标准化生产,后期某个零件损坏了,还可以相互替换。”李恪给详细的解释了一下。
流水线生产虽然在秦朝就有先例,大唐其实也有,但都是官方才能够组织起来的,民间的匠人更多的还是习惯于一个人打造某一个成品,原因很简单,匠人在古代的靠的是技术和口碑吃饭!
自己生产出来的成品如果交给其他人,某个部件不合格,那损坏的是这个匠人的名誉,他们更相信自己。
普通匠人干活吃饭不容易,十里八乡大家都找最有名的木匠打造家具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给李恪干活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最新评论